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梦然 《学苑教育》2023,(24):44-46
数感是学生的一种心智能力,是他们对数、数量、数量关系以及运算结果等数学要素具备良好的感知和感悟能力。作为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数感培养应得到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数感,指导学生通过利用多种方式表述“数”及应用“数”,帮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场景中快速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准确解决实际问题。基于此,文章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感培养展开探究,阐述了数感的内涵及特征,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提出培养学生数感的创新策略,以期进一步促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取得更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王雪艳 《江西教育》2022,(20):74-75
“量感”类似于“数感”“方向感”“空间感”等,是一种直觉、感悟,是一种心理感受、内在感觉,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数学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物质属性进行感受、体验;对单位量、标准量进行感受、体验;对累积量、叠加量进行感受、体验等,拉长学生的“体验”过程,发展学生的“量感”。  相似文献   

3.
2011年版课标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从数感这一概念的内涵来看,它是一种感悟;从数感所具有的功能来看,它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境脉是指“上下文”“语境”“文脉”,人或事物之间的关联情况。境,是外部的情境;脉,是内部的结构关系。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和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数感培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从桥接知识脉络,突破认数的阶段性思维壁垒;联通方法脉络,贯通数理的一致性本质内涵;蕴伏情意脉络,培育素养整体性协同发展三个维度来探索境脉视角下的数感培育新样态。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教学案例谈谈数感培养的策略,即“三个阶段、七个环节”。三个阶段包括:共同经历感悟、合作中感悟、个性化感悟;七环节:即读写、感知、判断、比较、拓展、转换、运用。“数感”的培养应遵循“准确性、灵敏性、发散性和主动性”这四个特性。数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分析学生的特点,琢磨可行的策略,在教学中要本着“以生为本”“智趣交融”的原则,把握好“四性”,并遵循“四性”进行培养,互为依托,互相促进,就可逐渐培养起学生主动、自觉、灵敏以致创造性的学习能力,树立良好的态度和意识,形成优秀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季彬 《广西教育》2014,(13):37-37
数感是一种主动、自觉的理解数和运用数及数量关系的态度与意识,简单说是感觉,深层说是感悟。正如球员要有球感、歌手要有乐感、演讲要有语感一样,数感是一项基本技能,也是重要的数学素养。在教学时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认识数,把握数量关系,进行合理的估算,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7.
对数感及其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数感”这一概念,一些学者对数感的含义作了探讨,认为数感是“感知”、“观念”、“知识,,等.其实,“数感”是对数的感悟,既有感知的成分又有思维的成分.数感发展的关键期是低学段.数感的教学需要实际背景的支持,需要学生亲身经历和实践.数感的培养需要直观经验与理性思考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关于“数”的学问,而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数感是新课标中所提的六个核心概念之首,强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不是通过他人简单传授便能获得,培养学生的数感,其实是培养学生对数与数之间关系的一种感悟,即对数的一种深入理解,之后内化成一种对数的驾驭能力.本人从事小学低段教学近十载,以下就如何培养与启发孩子的数感,浅谈本人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数感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或自动化的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应做到帮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培养数感,在动手实验中培养数感,在估算中培养数感,在游戏活动中培养数感。  相似文献   

10.
数感一词对于人们而言并不陌生,但是人们对它却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数感,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等的感知,感觉甚至是感悟。《数学课标》中将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教学标准,本文就对认识数感和发展数感提出了明确想法,数感的认识和发展要以实践为手段,以生活为背景,以学生为关注主体进行。数感的建立是一个建构过程,需要在已有知识和经验上进行补充,因而这是一个持续性、长期性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1.
量感是一种直觉、感悟,类似于数感、方向感、空间感等。欲培养学生的量感,就要让学生体验物质的属性,建立量感模型,以对“单位量”“标准量”进行尝试叠加,最终将相关联的量编织联结,促进量感的生长。量感的发展不仅要求学生心中有量,还要求学生眼中有量、手中有量,如此才能将量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可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数学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和重视的理念。这一理念已逐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充分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数感”呢?我们必须深入剖析其内涵,探讨如何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感的策略。一、对“数感”的认识1.数感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需要。“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  相似文献   

13.
数感是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拥有良好的数感,才能更好地认识数学问题、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感,开展多样的数学活动,逐步引导学生体验数、感悟数,从而发展数感。  相似文献   

14.
李桂芳 《江西教育》2003,(18):20-21
“数感”是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的进一步发展,小学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数感。美国国家数学教师委员会对“数感”作了如下的解释:充分了解数的意义;了解数与数间的多种关系;可以辨识数的大小;知道数运算的实际效果;能把数学知识与他们周围环境中常见的物体和情境相联系。很显然“数感”不只是一个观念,而是由学生本身多年有关数的经验所发展起来的一套认知结构。小学生形成数感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是形成数量推理的概念性基础。如何发展小学生的数感?笔者从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挖掘和开发教材资源,体现数从生活中来“新颖丰富的呈…  相似文献   

15.
刘海凤 《林区教学》2012,(12):73-73
数感首先是一种感悟,儿童的感悟与生俱来,又在他们的自主活动中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内容提出来,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几个阶段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让学生能体验到数概念的是生活的必需品、在生活情境中实践,把握数的大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计算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感悟”一词的意思是感受和领悟,感受的是过程,领悟的是结果。“数感”主要不是通过传授而使学生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培养数感。数感是人对数字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学生对数本质的认识非常重要,教师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让学生体会分数和整数、小数一样,由计数单位(也就是分数单位)累积而成,也就是分数跟整数和小数一样具备“可数性”,为认识运算一致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马敬雄 《新教师》2019,(6):62-6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数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是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可以说,数感是人们对数的感觉,就像美术有“美感”,音乐有“乐感”一样。培养数感,现在已成为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主题。当然,数感并不是为了学习数学而被定义出来的概念,它本身就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如果将人类的思维分成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数感就是基于充分的理性经验和思考,而得到的一种感性直觉,它是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汇合点。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悟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许爱华 《广西教育》2013,(37):88-88
数感是学习者对数量关系的一种感悟能力。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数感要立足于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之上,需要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建立数感  相似文献   

20.
陈云 《福建教育》2023,(45):52-5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数感和量感分开表述,引发教师的关注与讨论。虽然数感和量感在内涵意义和主要表现上有所区分,但“数”和“量”的难以分割使得量感和数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于二者关系探寻量感的培养路径,有助于教师对症下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