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是西方作家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主观意义上的自我解读,兼具自我性和真实性。美国主流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无论是天堂还是地狱,无非是借此传达对本国或赞美或不满的声音,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成分。美国华裔文学要发挥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功能,既有效消弭西方主流文学对于中国形象的误读,又能从数代海外华人奋斗史中汲取有益的教训,不断锻造出一个崭新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2.
王慧开 《绥化学院学报》2013,(12):93-95,134
张爱玲一生深受中西文化的影响,张爱玲作品中有许多表现中国和异族形象的叙述,在小说中叙述中国“自我”和异族“他者”,站在民主理性的西方文化立场批判中国,展现腐朽衰败的中国形象,站在伦理和道德的中国传统文化立场通过叙述“他者”,否定和排斥异族,展现丑陋虚伪的异族形象.通过小说中塑造的这些形象,可以看出张爱玲陷入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之后的迷茫与文化选择的尴尬,使小说呈现出苍凉的文化蕴味.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美国诗歌的中国形象之所以呈现一种异于19世纪西方文学中国形象的风貌,与诗人们想象中国的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大致而言,20世纪美国诗歌建构中国形象的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再造性想象、互文性想象、相反性想象.运用再造性想象,20世纪美国诗人再造中国器物表征与再造中国化视觉空间,旨在通过"发现"中国来言说自我.运用互文性想象,20世纪美国诗人对中国诗歌文体、句法结构、立意进行仿拟,对中国字和句进行直接粘贴,意在通过"师法"中国文学和文化来丰富自我.运用相反性想象,20世纪美国诗人将混乱、称霸的美国与和谐、友善的中国进行对比,意在通过"正视"中国来反思自我.可以说,这三种想象中国的方式,在20世纪美国的不同历史情势下,都成为这一时期美国诗人具有积极意义的批判性武器,它们以中国文化为参照系,对美国现实进行了社会和审美等方面的批判.  相似文献   

4.
马克·吐温在《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后简称《再度出洋》)这部小说中,以美国人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华人劳工"艾送喜"的形象。华人形象作为美国文学中的异国形象,成为"他者",成为"非自我"的存在。本文试从失判的"他者"身份和渗透的"他者"身份两方面入手分析小说,来阐释异国形象作为"他者"的文化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5.
西方作品对中国男性形象的建构大致分为两类:"乌托邦化形象"和"意识形态化形象",而这两类刻板形象并不是西方对文本之外的中国男性真实情形的原样复制,而是欲望化的他者、一种幻想、一个虚影。这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总体认识与主体情感,另一方面,又代表着整个西方对中国文化的集体想象,同时也是作家和本民族的精神关照。直到20世纪,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作品的兴盛,才逐渐打破了这一刻板形象,塑造了全新的华裔男性形象。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促进了文学中对异域环境和人的想象,喜欢抒写爱情的西方文学,自文艺复兴以来,在中西文明交流的背景下,便开始热衷于描写异国恋情。随着中西文学交流日渐频繁,到20世纪,这类小说层出不穷,但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爱情模式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是被西方话语想象出来的,中国其实是西方人不断构建超越自我、肯定自我的一个文化他者。对此现象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反思自我文化,重塑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7.
越战文学是美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西方视角下的越战文学更多地展现美国人记忆中的越战,反映越战对美国各方面产生的影响。美国越裔作家阮清越在2016年凭借其处女作越战小说《同情者》拿下第100届普利策小说奖,它与其他越战小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在讲述越战中越南难民生活状态的同时,多次提及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中国形象"。本文详细解读小说中的"中国形象"特征及其内涵的变化,以加深中国读者对越战文学中"中国形象"书写的审视与理解,引起中国读者对其背后社会历史与文化形态的深刻关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概述十三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中“中国形象”变迁的背景下,基于赛珍珠双重的文化身份和在中西文明碰撞中的成长背景,解构了赛珍珠的一系列中国乡土小说中的中国形象,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形象的固有看法,促进了中西文明的共融与理解。  相似文献   

9.
中美版电影《花木兰》塑造的不同花木兰形象反映了中美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强调"忠孝""妇德"以及民族英雄主义,与美国文化所宣扬的个性自由、追寻自我价值和个人英雄主义形成了鲜明对比。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可以提高人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敏感度,加深人们对母文化的自我认知与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10.
严歌苓是当代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的重要作家之一,关于美国移民故事的书写是其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移民小说中,严歌苓描绘了丰富多样的美国形象,在对美国“他者”形象的观照中,折射出“自我”的形象。严歌苓站在移民的边缘立场上,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思感恬,来关注东西两种异质文明之间的相遇、碰撞和交流,通过对美国异域体验下的独特感受、文化差异下的他者存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自我和他者的认识,展示出对自我和他者共同规范之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按照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辜鸿铭笔下的中国妇女属于自塑形象。在中西文化激烈对抗冲撞的背景下,辜氏在塑形象中更多地表现为自我的言说,即对西化运动的批判和对中国文化的鼓吹。由于接受的是正统西方教育,又是用英语写作,辜氏的自塑形象对西方世界而言是一种有效的言说,使西方直接听到了中国文化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文章延续外国人笔下的中国形象这一话题,旨在以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为指导研究当代美国白人女性作家妮科尔·莫娜笔下的中国形象之"关系"."关系"既指中国人的家庭本位观又指中国的走后门现象.通过对莫娜笔下"关系"的探讨,发现这一形象不仅仅反映了一定的中国现实,更是莫娜言说自我、表达身份认同的工具,对中国人认识自我、发现社会问题和实现中美双方更好交流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表面上看,《沉静的美国人》是格林"第三世界"小说的继续,但实际上是一部以美国为"他者"的小说,不同于传统欧洲文学中由于缺乏知识和教养而无知的美国人形象,小说塑造了一个由于意识形态狂热而无知的新派美国人的形象。通过这一形象,小说对战后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进行了批判,并试图揭示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相互交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金斯伯格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情感,在他的诗中,中国以美国的政治对手、古老文明国度、现实生活存在三重身份存在,不可避免地带有幻影的因素。金斯伯格诗中的中国形象之所以如此,有着社会历史的原因,这对于西方人认识中国和中国人认识自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作家塑造第三世界女性形象的作品中,男性权力话语与帝国权力话语往往形成共谋关系,共同想象"属下"妇女形象。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文静的美国人》通过描写英国记者福勒、美国青年派尔对待越南舞女凤儿态度的差异,折射出格林对双重权力话语的皈依与背离。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的前期小说主要是"自我小说",所塑造的"自我形象"虽然表征各不相同,但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在与"他人"的相互"注视"中,生存处境在"自我"的感受中被极限化.由此,"自我"在爱欲、家庭、社会、国家及至自我实现与生死抉择的多个层面被撕碎,同时又被拼接.其精神内质的复杂性,可视为"五四"落潮时期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般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17.
美剧是当今全球化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很多流行美剧中,都会出现有关中国的形象,然而这些形象大多数体现的是西方价值体系下对中国的"误读"。本文以两部经典美剧《老友记》和《欲望都市》为例,总结美剧中出现的中国形象和特征,分析在带有偏见色彩的西方话语下,美剧对于"他者"中国的构建和塑造,以此阐释"误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比较文学异域形象学理论为依据,把电影<大地>放置于中国历史语境和西方文化语境中加以考察,依次分析影片对主人公土地情怀的展现、对东方异国情调的描述、对部分人物形象的刻画、对西方先进技术的运用和中国革命的讲述,深入认识这部电影对中国这一他者"形象"的展示,从而探析该影片折射出的美国社会文化心理和需求.  相似文献   

19.
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本文以《在中国屏风上》一书中在华西方神职人员形象为切入点,探讨毛姆描述的在华西方神职人员形象的性格特点,揭示在中西方文化碰撞冲突下,在华西方神职人员意识形态当中,既有对"他者"开放的人文关怀,更有"自我"狭隘的优越感和在"他者"异域环境下的恐惧、孤独、焦虑等复杂情感,是西方自我的另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郁达夫,曾留学生活日本长达十年之久,与日本结下了复杂的因缘。他创作的一系列小说、散文等作品呈现出十分鲜明的日本形象。文章通过梳理其具有代表性的关于日本形象的作品,来分析这些形象,并探讨作为形象学理论层面上的"他者"形象——日本的意义。主要包括日本自然风景形象、日本女性形象、日本男性形象。希望从中探窥出郁达夫所理解和认知的日本以及对"自我"身份返观的审美心理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