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恐怕很多老师在工作中都会遇到类似这样的尴尬场面:家长甲:“我的小孩在小学时成绩从来都是班里数一数二的,现在居然不及格了。”家长乙:“我的小孩以前什么话都跟我谈,现在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却啥都不告诉我。”家长丙:“我女儿以前很自信的,现在变得很自卑,她以前是班长呀,你怎么安排她当个小组长呢?”家长丁:“你们学校作业怎么布置得这么少?我都没见过儿子周六周日做作业,他老是玩电脑游戏。”碰到这样的家长,老师通常会对这种质问语气感到不满,更多的是一种难以沟通、不被理解的无奈。家长重视孩子而说出这些话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却凸现了…  相似文献   

2.
剪指甲     
每周三都是我给孩子们剪指甲的日子。以前,我要一个一个地请他们到我这里。现在,我只要说一声“谁的指甲长了,快来找我剪”,孩子们就会检查自己的手,指甲长了的就主动找我来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原因在于现在剪指甲的时候,我都要和他们说上几句,聊一聊天。...  相似文献   

3.
克寒 《家长》2000,(Z1)
有一天,我听到一位家长在抱怨:“我的孩子今年13岁了,我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操心!”她长叹了一口气接着说,“你不知道,我的孩子以前很听话,可是现在长大了,简直叫你没办法。你说什么他都不听,他还特别倔。有时我都不敢和他说话。”我想,可能有不少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怨言。难怪人们把11~14岁叫做“令人操心的年龄”。  相似文献   

4.
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我总感到效果不明显。在教学《珍珠泉》快要结束时,孩子们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为什么有些课文后有资料袋,有些却没有呢?仔细一想,这个问题真是自己以前没有涉及的一个教学空白。我决定让孩子们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让孩子们去讨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不仅明白了编者有选择的安排意图.还激发了学习兴趣.自己为喜欢的课文做“资料袋”。对孩子们提出自己制作“资料袋”的这个提议,  相似文献   

5.
救救孩子     
“明天老师开会,不上课了。”“哇——塞!”我刚一宣布,孩子们齐声欢呼起来。听到这发自内心的欢呼,我感到莫名的悲哀——孩子们在“哇塞”什么?现在,我明白了:孩子们在“哇塞”自己得到了久违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有学生发现“得意扬扬”一词与以前学过的“得意洋洋”不一致。疑惑一提出来,孩子们顿时像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议论开来,有的则睁大了眼睛看着我。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以前读书时见到的无一例外都是“得意洋洋”呀,怎么现在换成“得意扬扬”了呢?是排版的错误,还是编者刻意的安排?课间,同教研组的几名教师展开了讨论,还是不能确定。只得翻阅字典:得意扬扬,形容得意的样子,也作洋洋。大家都恍然大悟,纷纷笑言自己知识上的浅薄。同时,另一个问题又摆在了眼前,怎么向孩子们解释呢?难道只是简单地告…  相似文献   

7.
似曾相识从哪来?这是一节向家长开放的英语课。家长们饶有兴致地看着孩子们拿着调查表跑上跑下,惊讶地发现孩子们一下子就学会用英语询问别人将来的计划及表达自己的计划。这时,屏幕上显示出一个问题“Whatwillyoudotobeagoodson/daugh-ter?”在孩子们热火朝天地讨论时,家长们都很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想怎样做一个好儿子(好女儿)。当他们听到“I'llstudyharderanddomorehousework.”“I'llnotmakemyparentsangry……”等回答时,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这时,一个叫何保报的学生倏地站起来说:“老师,我可以念首诗吗?”我愣了一下,这个平常不爱发言,…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第十一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中,有学生发现“得意扬扬”一词与以前学过的“得意洋洋”不一致,存在疑惑。问题一提出来,孩子们顿时像树上的一群小麻雀,叽叽喳喳,更多的是睁大了眼睛看着我。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以前读书时见到的无一例外的都是“得意洋洋”呀。怎么现在换成“得意扬扬”了呢?是出版的错误,还是编者刻意的安排?  相似文献   

9.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孩子与以前不一样,他们的观念不一样,他们的行为不一样,家长说,孩子难管,不管不行,管了还是不行,老师说,现在的孩子难管,关键是父母管教不严,太宠。没有一位家长说是自己的不对,没有一位老师会说也有我的一份责任。  相似文献   

10.
《四川教育》2010,(2):82-84
2008年1月8日星期二晴看着琳琅妈妈留在“家校联系”上的“和三年级相比,孩子们的作文好像没有多大的进步”这句话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其实.孩子们进入四年级以来,我就有同感,只是一直没有勇气直面罢了。现在家长已经给我挑明,我还有什么理由回避,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章乐 《生活教育》2008,(12):63-63
"现在条件好了.为什么我(班)的孩子却不珍惜学习的机会?为什么我(班)的孩子一点学习兴趣也没有?为什么我(班)的孩子就是贪玩,从来不自觉?我们的家长、老师经常这样抱怨。在抱怨之余.很多家长和老师又会用自己小时候珍惜学习机会、有学习的兴趣.自觉学习的经历来教育自己  相似文献   

12.
“我的孩子怎么啦?” 我所带领的班级。在进入初二年级以后,常常有家长忧心忡忡地来到学校,向我我发出这样的疑问:“我的孩子怎么啦?”这些家长好象在一夜之间突然不认得自己的孩子了。“我的孩子从前不是这样”张觉非的妈妈对我说。“他以前回家经常给我讲学校里发生的各种事情,某某被老师批评了,某某和某某打架了……等等。可是到了初二,他回到家沉默寡言,再也不讲学校里发生的的事情了,回家来不是看书就是听录音带,完全变了一个人。’其他家长也有类似的感触。 其实,对这一时期的孩子们的变化,我这个当班主任的所观察和了解到的,何止这些。常言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孩子们进入初二,除了第二性征开始明显了以外,他们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亦在发生悄悄的变化。这一时期的孩子具有了独立、好奇、闭锁、反叛等特点。他们独立,不愿再让妈妈牵着手上街、访友,他们不但深怕再尾随妈妈而遭别人耻笑,而且把父母过多到校,即使是老师“有请”,也视为  相似文献   

13.
一、风景写生能激发幼儿对美术的浓厚兴趣。我园地处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附近,一眼望去,西湖美景尽收眼底。但要从美景中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至能面对实景作画,则非易事。我从写生一棵树、一座桥开始,由浅入深地示范讲解,耐心地启发诱导,让他们慢慢地掌握了写生的基本要求,懂得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就画出不同的画面。随着写生次数的增加,孩子们画出了白堤上的一株杨柳一棵桃,“新新”饭店的三种不同造型的楼顶,放鹤亭、九曲桥等,孩子们为自己的成功欢呼,绘画兴趣骤增。有个小朋友说:“写生以后,我越来越觉得杭州更美了。”还有个小朋友说:“我以前不喜欢画画,现在觉得画画真有趣,白堤都到我的纸上了。”孩子们会经常三五成群地坐在湖边聚精会神地画呀画,俨然像个小画家。  相似文献   

14.
小鬼当家     
精心制作的“家长园地”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却难有家长驻足观看。原因在于每期的版面一成不变,缺乏新意。后来,我设想让孩子们来设计版面。当我宣布这一想法时,活动室里沸腾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抢着讲述自己的设计方法。他们剪的剪、画的画、折的折,忙得不亦乐乎!很快,充满童趣的版面出现了,有美丽的花朵、可爱的小鸟,也有让人想咬上一口的大苹果……想像丰富,色彩和谐,这“赫赫战果”让孩子们十分自豪。放学时,只见昔日门庭冷落的“家长园地”吸引了众多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位家长,我最艰巨的任务之一便是向孩子们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对于类似“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或者“为什么树木会在秋天落叶?”这些问题,我可以借助自己广博的科学知识来应付。然而现在,我还得面临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做?”或者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家长会上,一位九年级学生的母亲提出:“现在就在课堂上公开跟孩子们讲述家庭生活,特别是关于夫妻之间那些不便公开的事情,是否为时过早?”针对她提出的问题,我反问道:“请告诉我,您和您的丈夫在家中是否常跟孩子们谈论有关男女青年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你们希望他或她将来有一个怎样的家庭一类的问题呢?”这位母亲答道:“当然不。”  相似文献   

17.
我认为散文至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现在的“散文热”是一种无序、混乱的状态。 我不认为“五·四”散文就是高峰。现代散文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即“思想”(观念)的自觉和“文体”的不自觉。现代散文的大师们没有解决好散文的审美观规范  相似文献   

18.
快乐随想     
如果想实现自己的理想,现在就得认真学习;如果现在不抓紧时间学习,将来就找不到好的工作——家长们就是这么说的。现在的家长真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呀!每到节假日,就送子女去补习班或兴趣班,刚上完数学又去上英语,刚弹完钢琴又去学舞蹈。就这样,孩子们的休闲时间都花在这些培训班上了。可是,家长们,你们可知道我们也需要休息。要知道我们不过是一群十三、四岁的孩子。你们的文章上经常写道:“童年多美好。”童年美好吗?我们的童年除了学习还有什么?我们多么羡慕你们的童年——有清澈的小河,河水流淌着孩子们嬉戏的笑声;有美丽的树木,林…  相似文献   

19.
王晓燕 《山东教育》2005,(15):38-38
我班在2004年度顺利开展了六次“爸爸义教”活动。这一活动使家长、幼儿园、幼儿都受益匪浅。爸爸老师 们说:以前我认为给孩子讲课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可亲临现场,才发现问题很棘手,我讲的内容孩子们不理解、接纳。通过请教老师,亲自实践,我对孩子的学习特点有了一定了解。孩子们说:和爸爸老师一起玩,一起游戏,又是新鲜又带劲儿。  相似文献   

20.
借还是不借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总是不忘记对孩子进行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教育,孩子们也都做得不错。可是最近我发现在孩子们中间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明明看到某个孩子的学习用品都在,可他还是不断地向别的孩子借,也有一些很大方的孩子,谁借什么都给,难怪一些家长反映孩子的学习用品用得太快了。于是我就注意观察了一下,一天,看到谢佳欣又在向小朋友借油画棒,我就过去问他“:你的抽屉里不是都有吗?”谁知他的回答让我很吃惊“,我的用完了就没有了!”原来孩子们还有这种“节约意识”呢。课后我就神秘地对孩子们说:“老师现在有一双像孙悟空一样的火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