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母鸡和小鸡     
母鸡和小鸡词/寒枫曲/嘉评游戏创编/美安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友好感情。游戏准备10名幼儿戴上小鸡头饰,扮演小鸡。老师戴母鸡头饰,扮演母鸡,带领小鸡们听音乐做动作。游戏过程1小节~2小节:母鸡拍翅小跑,两臂侧后举,上下微动。3小节~4小节:小鸡拍...  相似文献   

2.
老鹰抓小鸡     
准备:老鹰头饰.--只,小鸡头饰若干。 玩法: 1.全体幼儿坐成半圆。请一幼儿当老鹰.请6、8名幼儿当小鸡。 一2.教师奏曲尸,- “老鹰”在座位上不动。 “小鸡”两手握拳,两食指伸出拼拢放在嘴前,边唱边走碎步到半圆中间。 3.教师奏曲二。 “老鹰”两手在体侧摆动,走碎步在半圈外来回飞动作觅食状。 “小鸡”按乐曲傲以下动作: ①、④小节:手动作不变,一下蹲,有节奏地点头做吃食动作。 ⑤~⑥小节:手动作不变,慢慢站起。 ⑦~⑧小节:两手在体侧上下摆动做拍翅膀动作,走碎步自转一圈。 4.曲二奏完,“老脚”即扑过去抓“小鸡”,“小鸡”同时即跑回自…  相似文献   

3.
教学要求: 1.让幼儿在喜爱新歌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会唱新歌《小金鱼》。2.复习歌曲《我是一朵小花》,要求幼儿唱好切分音、休止符,表达出歌曲愉快的情绪。3.音乐游戏《小鸡和小鸭》,练习小鸡和小鸭律动,让幼儿欢乐地游戏。教学准备:金鱼图片1张、小鸡小鸭头饰36只、老鹰头饰一只、小花36朵、小乐器36件,“花坛”、“池塘”磁性黑板一块。幼儿欣赏过新歌《小金鱼》。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模仿动作,敲锣、打鼓、吹喇叭、放鞭炮,自由地走进教室。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碰一碰》,理解歌词内容,学习听音乐合拍走。2.启发幼儿创编不同的相互触摸动作。3.认识、区别身体部位,培养良好合作精神。活动准备1.母鸡头饰1个,小鸡头饰若干。2.课前准备:教师头戴母鸡头饰,全体幼儿头戴小鸡头饰。用一个幼儿较熟...  相似文献   

5.
一、小鸡找家目的:记住座位。玩法:老师扮鸡妈妈,幼儿当小鸡,幼儿的座位当小鸡的家。老师说:“我的小鸡宝宝,快跟妈妈到草地上去吃虫吧。”幼儿离开座位做小鸡找虫吃的动作。老师说:“天黑了,小宝宝回到自己的家睡觉了。”让幼儿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好作睡觉状。老师又说:“天亮了,小宝宝起来到草地上去玩吧。”游戏重新开始,可反复进行几次。玩时最好给幼儿载上头饰。  相似文献   

6.
在音乐游戏中,教师带着小朋友们正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由一位幼儿扮演老鹰,一位幼儿扮演母鸡,其余孩子扮演小鸡.孩子们都玩得很起劲.老师为了发展游戏情节,说:"老鹰觉得很饿,想出来找食物吃.这时候正好遇见鸡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们到草地上来捉虫吃."  相似文献   

7.
应用题的层次化要求是指把应用题的内容,按年级段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层次段并分别提出相应的要求。其中,低年级段应用题的教学应以实物图为主,如“小方有苹果5个,小红有苹果3个。小方比小红多几个?”可引导学生作图:中年级段的应用题的教学应以示意图为主,如“小红家养了6只母鸡。养的小鸡比母鸡的3倍多2只,他家一共养鸡多少只?”可用“○”替代母鸡,“△”替代小鸡作出如右上示意图:母鸡○○○○○○6只小鸡一共养了多少只鸡?比母鸡的3倍多2只高年级段的应用题教学应以线段图为主,如“一个发电厂原有煤2…  相似文献   

8.
一、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卵生动物的生长史、生活史。2.让幼儿动手操作,教给幼儿按动物生长过程进行排序的方法。3.培养幼儿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二、准备1.小鸡(实物)若干只。2.反映鸡生长过程的图片一套:许多蛋→母鸡孵蛋→许多小鸡→许多小公鸡小母鸡→公鸡母鸡。底图一幅(见左图):(?)3.幼儿人手一份动物生活史  相似文献   

9.
黄老师十分重视幼儿的口语练习,她上的课要求明确、讲得生动、注意练习。一只玩具鸡在桌上嘣嘣嘣嘣,一边跳着,一边吃米,黄老师问孩子:“这是什么?”“这是小吱(Zi)。”黄老师说:“这是小鸡,你们听我是怎么说鸡的,ji、ji、ji。”小朋友个个睁大了眼睛看着、听着,“你们跟着老师说,ji、ji、ji。”课堂上发出了小朋友的练习声。“你们知道小鸡是怎样叫的?”叽叽叽……”黄老师又拿出了头饰说:“现在我做鸡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小鸡,妈妈要听小鸡说‘小鸡小鸡叫叽叽’,看哪只小鸡说得最好听。”她  相似文献   

10.
游戏准备:青蛙头饰两个,害虫头饰六个,禾苗头饰六个。游戏前老师分配好角色,并帮助戴好头饰。幼儿站成圆圈,担任角色的幼儿,站在圈上等待音乐开始。游戏进行: 1—6小节:圈上幼儿边唱边拍手,“禾苗”站到圈内两手叉腰,“害虫”蹲到“禾苗”旁做咬禾苗状,“青蛙”跳到圈内作东找西望捕虫状。7—13小节:圈上幼儿边唱边拍手。“禾苗”合着节拍身体左右摆动作被风吹动状。“青蛙”双脚跳追捉“害虫”,“害虫”双脚跳四处逃避。“青蛙”拍到“害虫”的身体,这个“害虫”就算被吃掉了,要蹲下不动,不能  相似文献   

11.
陈景润同志在一次对中学生谈话中谈到“百鸡问题”;“设公鸡每只价5元,母鸡每只价3元,小鸡每3只价一元,今用100元钱买100只鸡,问买公鸡、母鸡及小鸡各多少只?设买公鸡x只,母鸡y只,小鸡z只.  相似文献   

12.
大母鸡     
目的:训练幼儿听音乐做动作及快速反应的能力。方法:请一名幼儿作母鸡,戴母鸡头饰。其余幼儿平均分成两组。一组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扮鸡蛋,另一组幼儿在圆圈外自由站立扮小虫。音乐起至12小节,扮母鸡的幼儿右手五指分开放在头顶表示鸡头,左手五指分开在背后表示鸡尾,围着“鸡蛋”两拍一步慢步走。扮鸡蛋的幼儿拉成圆圈,随着音乐节奏逆时针方向走。扮小虫的幼儿在圈外,随着节奏模仿小虫的  相似文献   

13.
那天,我给小班幼儿上美术课,学画小鸡。我出示了范画,问小朋友小鸡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七嘴八舌地回答:“圆圆的头、圆圆的身子”,“一个嘴巴、两只眼睛、两只脚”……突然,李石灵嚷道:“不对,小鸡一只眼睛!”小朋友们默不作声。当时,我真想抓一只小鸡来,让小朋友们正面、侧面好好地看看。怎么办呢?我急中生智,先正面对着小朋友问:“你们说,老师有几只耳朵?”小朋友们齐声回答:“两只耳朵。”我侧转身子问:“那么,现在你们能看到老师几只耳朵?”小朋友一起说:“一只耳朵。”这时,贝贝喊了起来:“我知道小鸡为什么只有一只眼睛了。”……课上得很成功。这堂美术课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给了我许多启发。启发之一,要重视幼儿的提问。这堂课完全超出了我  相似文献   

14.
音域在八度之内,音符只有4分音符和8分音符,基本上每一个音符对应于一个词,适合于中班教学。教法提示:山西临猗县直第一幼儿园韩水田1.带幼儿观察母鸡孵小鸡的情景,如果能在养鸡场见到小鸡出壳的过程最好。2.将这首歌编成情景表演,可由一位教师扮母鸡,四名幼儿手拿蛋壳道具扮演小鸡。3.让全班幼儿欣赏《小鸡出壳》情景表演,引发幼儿学唱这首歌的愿望。  相似文献   

15.
<正>一、活动背景【活动来源】区域活动时间,几个小朋友在语言区拿着绘本《最奇妙的蛋》边看边讨论。“如果再有一只母鸡,是不是就直接生下一只神奇的小鸡。”“小鸡是生出来的吗?母鸡是下蛋的吧。”“那鸡妈妈是怎样把小鸡生下来的?”“是不是和我妈妈生妹妹一样,鸡妈妈肚子变大就会生出小鸡?”“不是啦,小鸡是孵出来的,把蛋放在鸡妈妈肚子下面孵出来的。”“老师,我们能不能也来孵小鸡?”……我鼓励幼儿自己去探寻孵蛋的秘密。关于孵蛋的探索就这样开始了。  相似文献   

16.
猫捉老鼠(小班)文/苏丽玲游戏准备猫头饰两个,老鼠头饰若干个。游戏玩法老师和一名幼儿分别扮演猫妈妈和小猫,其他幼儿扮演老鼠。音乐响起。第1、2小节:猫妈妈带小猫出来游戏,按音乐节奏模仿小猫的动作。第3、4小节:猫妈妈和小猫张开五指,屈臂于胸前,向前跳...  相似文献   

17.
小鸡出壳     
[提示与教学建议]这首歌形象地描绘了小鸡从蛋壳里出来时既有趣又可爱的样子。歌曲由三个乐句构成。第1~4小节为第一句。这一句中的“奇怪真奇怪”、“可爱真可爱”会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注意,第5~9小节为第二乐句,描述了“圆圆的蛋壳里钻出一个小脑袋”这一有趣的情景,以及“小鸡呀一出壳叽叽叽叽唱起来”的可爱模样。10~14小节为第三乐句。后三小节为了情绪表达的需要,旋律略有变化,进行到调式主音上结束全曲。这首歌适合小班幼儿学唱。教歌前最好能让幼儿看看小鸡出壳的情景,或者让幼儿看看表现这一情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好品质,练习平衡动作及两人协调走。准备:小鸡、小鸭头饰与幼儿人数各半,荷叶片数与小鸭相等,鼓一只,音乐磁带一盒。场地布置如图: 玩法:把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2队、分别扮小鸭和小鸡,站在起点线上。音乐开始,小鸭和小鸡分别走过小桥,小鸡到草  相似文献   

19.
教育经验     
在小班的一次游戏中,我让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动物,要求他们听口令去找不同颜色的“小房子”。当我发出“请小白兔到红颜色的房子里去”的口令时,有些幼儿一时忘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使得游戏难以正常进行。事后,我找到了原因。原来,小  相似文献   

20.
让幼儿按意愿表演好在幼儿故事表演中,我以往总是习惯地做好头饰,分别给几个幼儿戴上,幼儿分到什么角色,就扮演什么角色,一切由我说了算,幼儿是无意愿可言的。这学期在进行故事表演《三只蝴蝶》时,我打破了惯例。表演前让幼儿自己选择角色并制作角色标记。如喜欢“红蝴蝶”的幼儿,就用蜡笔在白纸上画一只红蝴蝶,用剪刀剪下:喜欢扮演“白花”的幼儿就自己做一朵白花。制作完毕,我帮助幼儿将各自的标记佩戴在身上,小朋友都高兴地喊了起来:“我是红蝴蝶,我是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