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有“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探究实验。本人指导学生按照教材的实验操作,效果尚不理想。①实验中由于幼苗是以“睡姿”的方式放在培养皿中培养,根尖的生长就容易受到培养基的阻碍,长得弯弯曲曲,不容易进行画线标记。②由于根尖一直浸没在培养皿的水中,容易使根尖的标记线褪色,影响实验的观察。③如果把培养皿竖起来摆放,虽然可以使根竖直生长,但是培养皿中的水容易流出,不容易控制,加大了实验操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蜗牛回家     
中午,妈妈在洗生菜时发现菜叶上有一只蜗牛,便把它放在瓶子里,让我去观察。只见蜗牛背着一间“小屋”,在瓶子里爬来爬去。头上两根触角像两根天线,一碰到就缩进去。妈妈说蜗牛的眼睛是长在触角上的,所以一碰就缩进去了。我发现蜗牛一直想爬出来,就晃动瓶子把它抖下去,过了一会,它又爬上来了。呀,它肯定是想家了,不愿意呆在玻璃房里!后来我们决定把它放回大自然中去。于是,我飞快地跑到楼下,把蜗牛放到草地上。有很多蚂蚁爬过来围着蜗牛。蚂蚁会不会吃蜗牛呀?我很担心。我希望蜗牛能好好地活着,我还希望蜗牛能和蚂蚁交朋友。偶然间发现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我的探索     
一天,我在草丛中抓到一只小如黄豆的蜗牛。“无巧不成书”,那天,妈妈也带回来一只家养的“白玉蜗牛”,它大如核桃。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有褐色的大大的壳,用来保护自己小小的身体。晚上,我和妈妈一起把大蜗牛放在纸上,熄了灯,点上蜡烛,观察蜗牛的行踪。只见它向有着蜡烛的方向爬  相似文献   

4.
有趣的实验     
夏天的一个傍晚,我在院子里玩,忽然发现有几只蜗牛缓缓地向墙上爬。我好奇地瞪大了眼睛: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它的鼻子、眼睛在哪儿?……一连串的问号在我脑海中浮现。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决定亲自做个实验。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我找来了白菜叶子、馒头和蚊子等“食物”,把它们放在蜗牛面前。只见每只蜗牛都选择白菜嚼了起来,而对别的食物却全不理睬。这下可以断定,蜗牛是个大害虫!蜗牛的眼睛、鼻子在哪儿?我把一片白菜叶放在一只蜗牛面前,只见那只蜗牛先伸出一对较长触角碰了碰,又用下面较短的另一对触角碰一碰,这才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相似文献   

5.
蜗牛的表演     
看过这样一则家教故事:一个周末的晚上,全家人一起吃过了晚饭,明明就到房间去看少儿节目了。等他出来的时候,明明惊奇地发现在刚才吃饭的桌子上竟然放着一只蜗牛、一盘牛肉、一盘粮食、一盘蔬菜和一把青草,还有一杯盖着盖的热水和一杯盖着盖的凉水,爸爸、妈妈在桌旁坐着。明明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他们笑而不语,却开始了表演。妈妈先把蜗牛放在热水杯的盖子上,只见蜗牛爬来爬去,烦躁不安;妈妈把蜗牛移到凉水杯的盖子上,蜗牛静静地伏着,不再乱爬;妈妈把蜗牛放在粮食盘中,它丝毫不感兴趣;妈妈又把它放在牛肉盘中,蜗牛同样是…  相似文献   

6.
我依然记得     
和孩子们在一起六年了,有些记忆已经随着岁月消逝,有些记忆则随着时光永远雕刻在我的心里。 一天,早春的北京刚刚下过小雨,空气中还留有泥土的芳香。孩子们一到操场就被小蜗牛吸引住了。有的孩子拨动小草,瞪圆眼睛在寻找小蜗牛;有的孩子轻轻地把小蜗牛放在手里观察;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用各种方法让小蜗牛伸出头来……每个孩子都流露着喜悦之情!要回班了,这些小蜗牛怎么办呢?孩子们都用依依不舍的眼神望着我,似乎要我给他们一个答案。  相似文献   

7.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各种小动物都开始出来活动了。我们的系列主题活动——动物,也就是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里开展着。在前面我们的孩子已经认识了青蛙、蝴蝶,这次要认识的是蜗牛。为了让幼儿能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蜗牛,我带着他们来到活动室后面的草丛里寻找蜗牛,并让每个孩子把找到的蜗牛带回活动室,放在桌子上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8.
有趣的蜗牛     
我和哥哥在我们家后院玩,玩着玩着,看见泥土里爬着几只蜗牛。想到科学老师布置我们观察小动物,我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惯。我连忙跑回家拿来个小盒子,把那几只蜗牛小心翼翼地捏进纸盒里,再把它们放到水泥地上,接着便认真地观察起来。  相似文献   

9.
我在观察蜗牛的时候,无意间把一只蚂蚁吹进了蜗壳。当蚂蚁被蜗牛顶出壳时,蚂蚁已神秘地死了。蚂蚁只是接触蜗牛就死了,是否可以认定蜗牛身上分泌的体液具有杀蚁功能?  相似文献   

10.
蜗牛小记     
蜗牛,你好雨后回家的路上,远远看见一个顶着一对触角的小脑袋,原来是蜗牛!更有趣的是,顺着墙面,我又一连发现了四只大小不一的蜗牛。“来吧,小家伙,许多小朋友想见见你们呢!”第二天,我把五只可爱的蜗牛带到了班上。为了便于观察,我将蜗牛分放在两个生物盒里。三只小蜗牛可能不大适应新环境,躲着不肯出来,倒是两只大蜗牛比较勇敢,探出头来。“蜗牛,你好!”孩子们争着向蜗  相似文献   

11.
这天,我正准备着第二个活动用的教具。忽然,小雨跑来报告:“老师,文文和超超他们把蜗牛带到活动室来了。”听到喊声的小朋友一下子把文文等几个孩子包围了起来:“哪儿呀?让我看看……”这时,我本想进行已准备好的教育活动,但看到孩子们对蜗牛如此感兴趣,脑海里马上闪过一个念头:这是多好的观察机会呀!索性把蜗牛分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都  相似文献   

12.
蜗牛产卵     
今天,我和谭渊到工程学院的后山上玩,在一棵古树上发现了许多蜗牛。我很好奇,说:“谭渊,捉几只大蜗牛吧!”于是,我们一人捉了两只大蜗牛。我们把这几只蜗牛放在盒子里,里面铺了些树叶。  相似文献   

13.
猴子买了几只蜗牛,他把蜗牛放在了山洞里,并为蜗牛准备了它最爱吃的食物。可是,不知为什么,蜗牛总是缩在壳子里不肯探出头,令猴子十分着急。莫非蜗牛害怕自己?于是,他耐心地向蜗牛做了自我介绍,并表明决不伤害它们。可他说了一大通,也不见蜗牛探出头来。  相似文献   

14.
养蜗牛     
朋友送给我一只小蜗牛,我特别高兴。小蜗牛黑亮的宝塔似的壳紧紧地保护着小蜗牛,小蜗牛不时地把带着柔软触角的小脑袋伸出来,左瞧右看,可爱极了!我把它放在一个塑料盒里,洒上一点水,从此这就是它的“家”了。有一天,我放学回来,发现它不见了!我找啊找,最后在水池下的墙壁上看见  相似文献   

15.
蜗牛(大班)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爬行方式,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与习性。2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和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活动准备放大镜、玻璃瓶、塑料板、木板、玻璃板、木棍、各种食物等。活动过程一、捉蜗牛雨过天晴,带领幼儿到野外捉蜗牛,引导幼儿观察蜗牛喜欢住在什么地方。提问:你是在哪儿捉到蜗牛的?捉了几个?二、采用多种方法观察蜗牛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外形,说出其特征。2.用手触摸蜗牛的身体和壳,轻触四牛的“角”,看有何反应。3.将蜗牛分别放在塑料板、木板和玻璃板上爬…  相似文献   

16.
<正> 青霉素,是六十几年前由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的,它使许多先前不能治愈的疾病可能被治愈,使医疗水平产生了飞跃。 这一发现特别富有戏剧性。1928年,弗莱明无意中把一块带有细菌菌落的培养皿放在窗台上。时过不久,一种普通的绿霉菌穿过打开的窗子,飞落在培养皿中,仔细观察,细菌死亡了。通过分析,弗莱明发现被霉菌污染的周围有一种能杀灭或防止细菌生长的物质,  相似文献   

17.
台湾作家张文亮的《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把教育孩子比喻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引导低段孩子学写话,如同牵着"蜗牛"去散步。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牵着"蜗牛"学写话又何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独断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感悟"会长大"的语言魅力,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语言文字中的回响。  相似文献   

18.
“老师,泓宇把小蜗牛全放在水里了。”我跑过去一看,可不是吗,本来放在自然角中的蜗牛现在全都在水中“游泳”。我真是又惊又气,真想把泓宇狠狠批评一番,可转身一看,泓宇早已被眼前发生的事吓住了,这时正可怜兮兮地望着我,怎么办呢?我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然后问他:“你为什么要  相似文献   

19.
捉蜗牛     
今天下午,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我和同学们决定去捉蜗牛。尹莎说:“咱们到草丛中找吧。”我犹豫地说:“草丛中会有蜈蚣吧?”蜈蚣倒是没看见,却有另外的收获。张思扬挖出了一条毛毛虫,王得力挖出一只打屁虫,我们都让它们牺牲了。捉蜗牛时我小心翼翼,仔细地观察土壤中是否有蜗牛。突然我眼睛一亮,一只背部深褐色的雄蜗牛,在慢吞吞地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条涎线。它不知道危险正在逼近,我一把捉住了它,它的壳是一圈一圈拱起来的,脑袋上有一双小眼睛,瞧,它的小脑袋在东摇摇西晃晃,我摸一摸,它马上缩进壳里。我把它放在手心上…  相似文献   

20.
蜗牛     
今天,我摆弄(bai nong)爷爷种的花草时,发现 了几只蜗牛(wo niu)。我 想看看它们是益虫还是害 虫,于是做了一个实验。我把 一片菜叶、一小块馒头、一块 米糕(mi gao)放在桌上, 把蜗牛捉来,也放在桌上。不 一会儿,它们就向自己喜欢 吃的东西爬去,一只、两只、 三只……都是往菜叶上爬 的。这下,我知道蜗牛是害虫 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