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霸权主义形式的新变化,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应对"单边主义",以和平方式对霸权主义进行有理有据的斗争,以倡导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与法制化,以促进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处抵制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霸权主义。蕴含在和谐世界理念中的反霸思想,坚持了邓小平反霸思想的精髓——在与强权国家长期共处中,妥善处理对内对外关系,维护地区与世界的和平,创造条件发展自己,逐步限制、削弱世界范围内的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一直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大旗,同美、苏等新老霸权主义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坚决斗争。新中国50年来的反霸斗争昭示我们:霸权主义不可能长期肆虐下去,最终逃脱不了失败的厄运。中国人民不怕压、不信邪,敢于和霸权主义作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50年来的反霸斗争中壮大起来。今后,中国人民将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反恐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反恐斗争是世界反恐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东突”势力的分裂活动逐渐成为了我国面临的主要恐怖主义威胁。我国当前反恐斗争应注意坚持国家利益原则、坚持以联合国为主导、反恐与反霸相结合、打击与防范相结合等原则和立场。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府新世纪前10年阐述的十点反恐立场和政策是:恐怖主义是危害当代世界主题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公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向世界公布中国境内恐怖组织,严打中国境内恐怖组织;反对在反恐上搞“双重标准”;反对随意发动“反恐战争”,滥伤无辜民众;反对将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与某民族、宗教,国家挂钩;反恐要加强国际合作,发挥联合国的协调作用;反对核恐怖主义;反恐要标本兼治,重在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社会根源;反恐要服从和服务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5.
现代恐怖主义始于1968年,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是一种反人类的罪行,因此在对付恐怖主义问题上切不可掉以轻心."9.11"后,我国初步建立了反恐工作机制,但在某些具体方面仍不完善.由此,我们应尽快完善反恐运作机制,建成一个无缝联结的反恐系统.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反对恐怖主义的重要思想,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反恐理论既有很多“共识”之处,也与部分国家的反恐理论有本质上的区别和自己的创见;江泽民反对恐怖主义的重要思想,表达了中国人民向往和平的真诚愿望,为人们正确认识和打击恐怖主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在国家安全战略选择上,提出了“新型安全观”和“共赢、共享安宁与繁荣”等新的创见,为国际反恐斗争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7.
英国的地铁爆炸案,又一次使我们的目光聚集在恐怖袭击上。恐怖主义对人类和平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每一位热爱和平的人,都强烈要求把制造恐怖袭击的人绳之以法,并寄希望于反恐部队。在本期的“军事世界”中让我们看看各国是怎样组建自己的反恐部队的。  相似文献   

8.
英国的地铁爆炸案,又一次使我们的目光聚焦在恐怖袭击上。恐怖主义对人类和平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每一位热爱和平的人,都强烈要求把制造恐怖袭击的人绳之以法,并寄希望于反恐部队。在本期的“军事世界”中让我们看看各国是怎样组建自己的反恐部队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理解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能力目标:通过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通过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思想觉悟目标:帮助学生认清当前国际形势,明辨政治是非,坚定自己拥护世界和平、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反对霸权主义的政治立场。【教学重点】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相似文献   

10.
国际反恐与保障基本人权--兼评美国当前的反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恐怖主义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公害",国际反恐势在必行.国际反恐必须纳入国际法和国际反恐公约的框架内,应以促进和平与发展、保障基本人权为最终目的.美国当前进行的反恐战争,在某些方面违背了国际法和国际反恐公约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恐怖主义活动出现了新的特点和发展态势,活动范围扩大,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犯罪动机复杂,手段残忍,反人类特点鲜明;与邪教组织同流合污,严重危害世界和平与各国国家安全。通过对冷战后恐怖主义新特点和发展态势的分析,从反恐的国际合作、各国内部的综合治理以及如何发挥超国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等多种角度,寻求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关注和平     
关注和平宗介世界人民渴望和平近来,世人关注国际形势发展的焦点,主要在于围绕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推行霸权主义与反对霸权主义、用和平手段与用武力解决问题、维持“一超”地位与世界多极化发展格局之间的斗争和较量。这次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的发生,可...  相似文献   

13.
二战以来,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益泛滥,恐怖组织和个人使用暴力或其他毁灭性手段,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社会的极度恐慌,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自美国"9.11"事件以来,恐怖活动非但没有收敛的迹象,反而愈加猖獗,至其发动伊拉克战争又触发了新一轮的恐怖袭击高潮.全球各国谈"恐"色变,恐怖主义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与世界和平进程的头号公敌.本文试从国际恐怖主义的含义与起源入手,来深入剖析恐怖主义产生与泛滥的真正根源,并通过对国际恐怖主义发展的新特点的分析和对比各国针对反恐所采取的措施而得出的经验,提出合理构建加强全球合作的国际化防治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新闻背景:联合国大会9月8日一致通过了《全球反恐战略》,以协调和加强联合国各个成员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努力。这是联合国192个成员国第一次就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战略达成一致意见。《全球反恐战略》由一份决议和一个行动计划组成。决议说,恐怖主义是国际和平与安全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威胁之一,因此要“坚决和明确地强烈谴责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5.
恐怖主义本来和南北关系没有什么内在联系 ,但由于后冷战时期世界战略力量对比失衡、南北关系极不对称、霸权主义猖撅 ,出现了南方国家的一些民族宗教组织针对美国等北方国家采取的恐怖行动。尤其是“9·11”事以后 ,美国等北方国家的反恐矛头直指部分南方国家 ,反恐问题由此进入南北争论视野。尽管双方在反恐问题上达成了一些重要共识 ,但它们之间的分歧却不容忽视 ,且从这些分歧产生的原因看 ,短期内很难弥合。  相似文献   

16.
人们对恐怖主义的理解的分歧体现在恐怖主义的定义上,某种程度的共识并不能形成统一的定义;反恐战争与中东和平之间有联系,但并不等同;美国在中东地区反恐军事行动建立在美国国家利益基础之上,是冷战美国战略调整和称霸中东方针的一部分;但是,单纯的军事打击并不能彻底消除恐怖主义,相反更能激起反抗,刺激恐怖浪潮的高涨;要彻底根除恐怖主义,实现中东和平,必须认清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国际社会各方面的长期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中国外交总纲经历了三次大的选择。从“反对帝国主义”到“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再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构成了一根简约化的中国外交总纲发展主线。从既反外交又反内政,到只反外交,不反内政,避免干涉他国内政之嫌,再到彻底排除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干扰,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本精神,中国外交逐步拓展了活动空间,增加了回旋余地,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以来,恐怖主义活动变得越来越猖獗,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恐怖主义内涵的分析,结合当代恐怖主义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反恐怖主义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理解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能力目标:通过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通过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思想觉悟目标:帮助学生认清当前国际形势,明辨政治是非,坚定自己拥护世界和平、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反对霸权主义的政治立场.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的想;关于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思想;关于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根本原则的思想;关于用“一国两制”的方针推动祖国统一、解决国际争端的思想及关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是邓小平的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