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莹梅 《考试周刊》2011,(74):87-88
数学是中职必修课程之一,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升学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等差数列是中职数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数列之一。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则是等差数列中的一个重要公式。作者围绕《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一)》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说明,通过试讲及修改的全过程,谈谈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恩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在应用求根公式解决一元二次方程时,我们发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通过系数之间的关系来表达的.本节课将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两根之积与系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教学时间长了 ,经常会遇到一些预料之外的事 .有时学生所想与课本介绍的或教师事先计划的不吻合 .这时 ,教师通常有两种选择 :一是调整学生的思路 ,使之回到预设的轨道上来 ;二是教师放弃原有的教学设计 ,让学生思维创新的种子萌发、生长 .笔者在一次数列求和公式的教学中邂逅此事 ,如今忆来 ,记忆犹新 .1 引例节外生枝按理说 ,课的准备是很充分的 ,备课时查阅了许多资料 ,总结得到推导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七种方法 .引入、讲解、小结、练习等一应俱全 .由于古印度国王奖励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已是人皆知之 ,因此在课的一开始精心安排了下…  相似文献   

4.
从教材内容来看,本单元主要涉及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以及倍角公式,教材首先用解析几何的方法证明了两角和的余弦公式,然后以此公式为基础,利用三角变换逐步推导出其它的三角公式.应该说,教材这样安排,一点也不浪费时间,从逻辑上看,也是非常严密的.但在一部分学生的眼里,这些三角变换似乎只是“符号、字游戏”或“一大堆符号的代换”而已.由于对公式缺乏直观的感性认识,所以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几乎是机械的.从和角公式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些公式均脱胎于几何命题,所以,借助几何图形帮助学生认识和角公式及其证明是本单元教学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组织的“一节好课”中,我和教研组的同事一道听了一位青年教师的课,课题是: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从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入手.用配方法得到求根公式。教师讲解得很严谨,注意到了二次项系数不为零、判别式要大于或等于零。  相似文献   

6.
在贵刊第11期的“专家评课”栏目中,我们研究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课,其核心活动就是在数“体积单位块”的过程中暴露学生思维上的困惑,真正探索发现体积公式。我们认为,让学生操作、摆弄体积单位块,数体积单位块的个数等活动不仅是公式教学的关键活动。也应该贯穿“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单元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7.
教学重难点及教法说明 说课内容是“圆的面积”。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通过直观演示,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圆的面积是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圆柱体、圆锥体等知识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面积;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3)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承黎明 《成才之路》2010,(36):75-75
《公式和函数》是EXCEL教学中的难点与要点所在,本文分析EXCEL《公式与函数》一课的课堂实践,皆在探讨经济高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教学与发现教学相结合,以任务驱动作为总体思路,三个任务结构相似逐层深入,每个任务的设计都隐含"陷阱",让学生在"陷阱"问题中归纳总结知识点。  相似文献   

9.
乘法公式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公式之一,应用也很广泛,但要真正学好它,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掌握公式的特征,认清公式中的“两数”  相似文献   

10.
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是概率论中的两个重要公式,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分别从公式的引入、理解及应用三个方面对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结合案例引导学生熟悉掌握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  相似文献   

11.
在正式学习长方体的体积之前,一个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知道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长×宽×高"(知道这个"事实"但不知道"原因")。如何让学生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对学生的理解要求到什么程度?在公式教学中如何真正激发学生的思考?张殿军老师执教的课,学生确实思考了,但直到下课仍有一个学生坚持认为长方体体积公式应该修正为"长×宽×1×高",怎么办?为什么会这样?  相似文献   

12.
本节课是在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数学应用课,由婚宴上香槟塔的摆放的事例引出了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通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的,将酒杯摆放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引领学生感悟数学、了解数学,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能够解决日常实际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教研会上,我执教了《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一课,教学过程简述如下: 上课伊始,我顺次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纸片,引导学生回忆再现它们的面积公式。接着,我将一长方形纸片沿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举起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14.
数列是刻画离散现象的数学模型,数列一章以现实问题为背景,体现了“现实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数列的概念及表示》是数列第一课,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数列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了解数列的分类,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有关概念,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通项公式.  相似文献   

15.
教材及内容:浙教版七下6.3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本节课是提取公因式法后公式法因式分解的第一课时,它是整式乘法中平方差公式的逆向运用.  相似文献   

16.
文[1]中对二重、三重叠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求和公式作了探讨,在这里我对k重叠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的求和公式试加推导.  相似文献   

17.
记忆化学热力学公式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记忆化学热力学公式的方法,这对于学习化学热力学部分及物理化学课将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两个公式的教学方法、板书设计以及两个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三复习课中实现数学育人、提升教学质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深度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U型模式包括下沉、潜行、上浮3个环节,强调学习过程的完整性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例,对一类已知递推关系式求通项公式的问题进行题源深挖、变式探究、回归本质,并通过对教材例题、习题及高考试题的变式、类比、推广,阐述高三数学复习课的实践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背景] 这是一节圆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课.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放手让学生将已分成的近似小三角形拼成一个近似已学过的图形.教师因势诱导,启发学生合作交流,对已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了"S=πR2"的计算公式.但课快结束让学生质疑时,有几个学生提出摆不出三角形和梯形.教者随即反问大家:"你们说能不能拼成三角形和梯形?"多数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能!"但有几位提问的学生不甘示弱地说:"不能!"此时,又有一位学生激动地站起来争辩道:"能拼成梯形,但不能拼成三角形!"大家激烈地争论起来,谁也不肯让步.教者抬手看了看表,下课时间快到,示意大家停止争论,并对少数几位提出异议的学生说:"刚才你们没有注意看老师是怎样拼的,课后再动脑筋拼拼看."争论暂时平息下来.歪于为什么拼不出来,其实学生和教师心理都没有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