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语文第四册《井岗翠竹》一文里的“青青”一词,既没有注音,也没有释义,这样容易产生误解。在古汉语里,“青qīng”是与“菁jīng”相通的。如《集韵》注:“青,与菁同”《释文》:“青,本亦作菁”;洪兴祖《楚辞补注》:“青,茂盛也,音菁”。那么,《井岗翠竹》一文里的“青青”,是否应当作“菁菁”解呢?我以为应当作“菁菁”解。因为“青青”是作为描绘毛竹茂盛的叠音形容词出现在课文里的。如:  相似文献   

2.
“青”字确实容易让人上当,其实,在不同语言场合,“青”字表示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比如,“青青河边草”,这里的“青”指翠绿色无疑;韩愈的“青天白日映楼台”,“青天“显然是指蓝天;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青”当理解为黑色;此外,“青”还可指白色呢,如“鸡叫头遍,天已发青”。  相似文献   

3.
纵观世界万物,其形象无不有色,其景境无不带彩。这就决定了文学描写中色彩描绘的重要性。没有色彩描绘,形象无法展现,意境无法开拓,内含的情感也难以揭示。故此,古往今来,写景诗文多重视色彩描绘。《诗经》即有“瞻彼淇兮,绿竹青青”(《工风·淇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等句,勾画出了鲜艳明丽的形象。至于《楚辞》中的“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九歌》),“青黄杂兮,文章烂兮”(《橘颂》)等句,则已经注意到色彩的交织映衬。到了唐诗宋词,颜色形象的调配达到了十分高妙的艺术境地。  相似文献   

4.
“青”字确实容易让人上当,其实,在不同语言场合,“青”字表示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比如,“青青河边草”,这里的“青”指翠绿色无疑;韩愈的“青天白日映楼台”,“青天”显然是指蓝天;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青”当理解为黑色;此外,“青”还可指白色呢,如“鸡叫头遍,天已发青”。那么,“青睐”的“青”是什么颜色呢?黑色。所谓“青睐”,是指用黑眼珠看人,传达一种喜悦或器重的情感态度。这里的“睐”是动词。《现代汉语词典》释“青睐”为“青眼”,可能和阮籍的“青白眼”有关,但确实说得不够清楚,…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功能语法的角度分析了零冠词的形式及其语法意义。以此界定“零冠词”与人们通常所说的“不用冠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零冠词”具有多种语法功能,而“不用冠词”是名词已具有明确的所指,不需要冠词再赋予任何意义。因此把名词前没有冠词形式一律说成是不用冠词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在英语学习中正确识别和区分这两种形式对于准确理解原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5岁的青青正在画小太阳,大家都说太阳应该是圆圆的,于是青青画了一遍又一遍,可青青的太阳总是没有那么圆。画了一个又一个不太圆的太阳以后,青青不乐意了,把笔一摔,翘起小嘴巴嘟囔着:“臭太阳,坏太阳,那么难画,不画了不画了。”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孩子半途而废的情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是家常便饭。怎样才能让你的孩子和“半途而废”说再见,成为意志力坚强的坚韧宝宝呢?我认为首先是应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意志行为环境。比如孩子专心致志地做一架飞机模型时,大人不要包办,也不要随便改变孩子的意志,在孩…  相似文献   

7.
叠字修辞的特殊功能(下)安徽/邵名尉刻画人物 栩栩如生在字用于写入,可绘外貌,可展言行,可现心理,用字不多却使人物形象栩翎如生。10.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古十九首青青和畔草》)青“青青”来描写“...  相似文献   

8.
《白水青菜》也许在大多数读者眼里营造了一种感情的境界,而其中的男主人公却没有能够体会到“清水白菜之平淡背后的深厚蕴藉。同时,和那个“她”对应的还有一位年轻时髦的女孩嘟嘟,对比之下,她的食谱连同她这个人都显得非常浅薄。然而,读完小说之后我还是有些困惑,就是“白水青菜”能否成为深情厚意的象征?借用时下流行的经济学里的“博弈论”,我们可以将“他”、“她”和嘟嘟视为一场感情故事中博弈的三方,而博弈的主要对手是“她”和嘟嘟,博弈的对象则是一个共同的男人。博弈的手段或者说资源,对于“她”来说,是“白水青菜”,这不起眼却…  相似文献   

9.
每天面对教室里二,三十名孩子,作为老师,也许会更多地喜欢那些聪明的、能干的、听话的、守纪律的孩子。而对于那些所谓调皮的、不守纪律的、爱讲话的“不好”的孩子,则会另眼相看,区别对待。其实所谓“好孩子”与“不好的孩子”,这只是个别老师从自己的喜好角度错误地把孩子们区分成了两个等级。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相似文献   

10.
安妮 《家教指南》2009,(9):24-26
青青与老师的“官司” “妈妈,老师不好。”这是青青从幼儿园出来跟妈妈说的第一句话。妈妈简直大吃一惊。“老师怎么不好了?”妈妈满心惶惑地追问青青。“老师不给我玩玩具。”青青噘着小嘴,泪珠儿滚滚。“老师给别的小朋友玩玩具了吗?”“给了,就没给我。”“你找老师要玩具了吗?”“要了……老师……不给我。”青青更委屈了,小肩膀一耸一耸的,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妈妈的心里开始酝酿一股怨气。这老师怎么回事儿?  相似文献   

11.
句子有单名和复句两种。单句和复句的主要区别是:单句只有一套句子成分,复句则有互不作句子成份的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成分。有些同学往往分不清单句和复句,认为句子中没有标点的是单句,有标点的是复句,这种区别方法是不科学的。比如,“一见困难他就害怕”句中虽然没有标点,但它是一个紧缩复句。是由“只要一见困难,他就害怕”紧缩而成的复句。“他一向认为,要做一个真正的为人民所爱戴的艺术家,首选要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各方面都能成为表率的人。”这句子虽然很长,中间也有标点,但它是单句,因为只有一套句子成分,“认为”后面的句子都是“认为”的宾语。 那么如何区分单句和复句呢?下面介绍几种分  相似文献   

12.
非法同居酿苦果,吸毒“夫妻”致使13岁中学生青青无依无靠……生活无着的青青当庭愤怒地诘问母亲:“你不养我,为什么生下我?”——哭泣的不应该只是一个中学生!因为没有固定生活来源,寄人篱下的青青面临辍学,为了继续上学,她亲手写下起诉书,将母亲告上公堂——“我要读书!”  相似文献   

13.
《诗经·淇奥》关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中“绿竹”的解释,历代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为“绿,王刍也。竹,篇竹也。”另一种则是以“绿竹为竹”。是草是竹,时代久远,世事变迁,已不可确考。但从淇川地区的出土文物、朝廷对淇川地区设置的管理竹林的官职,说明了在远古时期,淇川是有竹的。此外,南北朝前,多个史料证明淇川有竹。此后,史料中不再有竹的证明。或许在南北朝前,淇川确实有竹,后因某些原因,竹林不再存在。  相似文献   

14.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健康是指“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弱而已”(引自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心理健康则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心理健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心理健康应该是广义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衡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主要从学习、人际关系以及与自我有关的活动、社会适应能力四个方面来衡量。其标准如下:(一)心理健康与学习。智力发展正常是青少年学生能  相似文献   

15.
《诗经·淇奥》关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中“绿竹”的解释,历代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为“绿,王刍也。竹,篇竹也。”另一种则是以“绿竹为竹”。是草是竹,时代久远,世事变迁,已不可确考。但从淇川地区的出土文物、朝廷对淇川地区设置的管理竹林的官职,说明了在远古时期,淇川是有竹的。此外,南北朝前,多个史料证明淇川有竹。此后,史料中不再有竹的证明。或许在南北朝前,淇川确实有竹,后因某些原因,竹林不再存在。  相似文献   

16.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团聚与别离,总是辩证的.有团聚自然有别离,反之,团聚亦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常言人禀七情,对于客观现实中的任何一事物都会因之受到触动,而其间最突出的,除生与死之外就应当是对聚与分的感受了.团聚则欢庆,分别则悲伤,不仅成为人之常情,而且使欢与聚、伤与别之间构成两个难割难分的概念;“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  相似文献   

17.
讲“通假字”,讲“古今字”,其目的都是为了训释字义,以读通古籍。它们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很难严格区分。过去的训诂学家认为今字在《说文》里没有的,是古今字,借字与本字在《说文》里都有的,是通假字。这是不可靠的,如“悦”字《说文》里没有,段玉裁认为“说悦,古今字。”其实《孟子》里就有了“悦”字,如《孟子梁惠王下》:“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这怎么解释呢?  相似文献   

18.
从学生到教师,从教学资料编写者到中考命题者,对于“浮力与深度是否有关”的问题常有着这样的认识,例如“当物体没有全部浸没时,浮力与深度有关”,再如“在不完全浸没时,浮力与排开体积有关,也可说成浮力与深度有关”.笔者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应该进行教学创新,从表象到本质,凸显科学思想,从而突破在不完全浸没时,排开体积与深度难以区分的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9.
文题材料:现在,电视字幕错别字实在太多了,有的字错得简直离了谱:“三思而行”成了“三四而行”,“斗智斗勇”成了“斗志斗勇”、“撮合”成了“搓合”等等,简直让人笑掉大牙!荧屏上错别字之所以如此之多,主要原因是有关人员工作不认真,校对不仔细,当然也不排除文字功底差的因素。中学生有没有写错别字的,你如何看待这  相似文献   

20.
许多同学在平时也许会不自觉地使用某些词语,但对于它们的“来历”和深层含义却不是很清楚。本文,我们就以“青睐”这个词为例,来谈谈这方面的知识。“青睐”中的“青”字,含义很多,除了有“绿色”的含义外,在中国古代,它还有着“蓝色或蓝色颜料”和“黑色”的意思,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中的“青”,就是一种靛青色(深兰色)颜料。“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中的“青丝”就是黑发的意思,但多用来指少女的头发。而“睐”,是一个形声字,从目来声,意指眼睛向旁边看。“明眸善睐”这个词,就是用来形容姑娘的眼睛十分明亮、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