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生产增长的基本趋势,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生产资料比消费资料增长更快,也就是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另一种则认为是平行发展,而否认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本文也就这一问题,谈一谈笔者的一些粗浅看法。一、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比重变化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分析社会扩大再生产时,对于两大部类增长速度的关系问题,并没有做出明确的结论,只是论证了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从上面所引的马克思的公式来看,根本不能得出第一部类比第二部类占优势的结论,因为这两个部类在这里是平行发展的。这个公式未予注意的正是技术进步。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所证明的,技术进步表现于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之比(V/C)逐渐缩小,而在这个公式中却是把这个比例当做不变的。”但是,必须承认,马克思关于不变资本在资本中的比例越来越增长的思想在《资本论》中是多次表现出来的。马克思说:“资本技术构成的这一变化,即生产资料的量比推动它的劳动力的量相对增长,又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即资本价值的不变组成部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精神生产的现实意义一般地说,唯物主义主要是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中去界定精神,把精神作为物质相对立的哲学范畴,从物质的客观性角度来理解精神的本质.本人坚持这一观点,承认物质的第一性.因为,吃、喝、穿、住、眠等都是人类起码的物质生活,人们每天付出大量的劳动,甚至大半生的筹谋,为的都是它们,也因为有了它们,才能保持人的肉体的存在与繁衍——这是精神赖以存在的基础.正如马克思说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积累资金按什么比例向两大部类投入,这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能否得到平衡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积累资金向两大部类投入的比例究竟以什么程度算适当,在数量上有没有标准,能不能用数学方法来表示,这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笔者就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本文是在两大部类生产比例协调的基础上,探讨积累资金向两大部类投入的适度比例问题的.由于生产资料积累向两大部类投入的比例一旦确定,全部积累向两大部类投入的比例是容易计算的.因此探索积累资金向两大部类投入的适度比例问题就转化成为探索生产资料积累向两大部类投入的适度比例问题了.还应说明,文中的扩大再生产是属外延型的.  相似文献   

5.
以2012年和2017年福建省投入产出为数据基础,根据相关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关的产业部门归类和划分准则,对福建省各产品部门的两大部类进行归类,计算各产品部门的三大价值系数,然后分析福建省36个产业部门的价值构成,进而揭示每个产品部门的发展潜力。研究结果显示,少数产品部门的两大比例关系失调是导致福建省经济无法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以及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两大部类生产增长速度对比规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经济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了解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条件,弄清它是否是一条伴随技术进步发生作用的贯穿于一切社会形态始终的普遍规律,对于我们确立长远时期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制定计划,无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篇中详细而周密地论证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从而确立了科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但马克思并没有提出生产资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内需求不足,突出表现为对消费资料的有效需求不足,我国当前第Ⅱ部类人口比重太大,而第Ⅰ部类的人口比重太小,乃是造成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原因,仅靠刺激第Ⅱ部类人口的消费,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根本的出路还是要大力发展第Ⅰ部类(包括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增加只消费消费资料而不生产消费资料的人口,因此,当前和今后扩大内需,表面上是刺激消费,实质上是扩大投资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正确处理生产和需要的关系?近两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本文拟从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的理论,就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大部类生产同满足人民消费需要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马克思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公式辩证地反映了生产和需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显得越发重要。课程制度与课程体制、课程组织、课程系统、课程政策等概念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学校课程制度是一定时期内,在学校形成或制订的,结构严密、相对稳定、体现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全体人员都必需共同遵守的程序、步骤和规范体系,是学校进行课程规划、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与校本教研等一系列活动的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和运行保障,具有公共性、确定性、系统性、合理性和文化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三次产业的划分和第三产业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阿·费希尔于1935年提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流行和广为应用。第三产业理论是否科学?能否为我所用?是否可以把它吸收到马克思  相似文献   

12.
学校管理包括教育观、学校管理体制和学校管理机制三要素,本文论述了学校管理三要素的关系,进而通过对学问中心课程和人本主义课程的比较研究讨论了课程与学校管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它符合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教育型模式,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联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受教育的中介和桥梁,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涵义、类型与意义等基本问题,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杨慧莲 《考试周刊》2009,(21):165-167
隐性课程是现代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开发并充分利用隐性课程,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已成为当代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从隐性课程的内涵、特征入手,系统阐述了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中遇到的困难,最后进一步就学校教育中应如何开好隐性课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学校课程制度是由学校形成或制订,体现学校教育价值观,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全体人员必需共同遵守的程序、步骤和规范体系。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既是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又是课程改革理念和措施具体落实的必要保障。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高度一体的中央集权制课程管理,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方面的工作几乎没有。探讨学校课程制度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课程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学校课程规划制度、学校课程实施制度、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制度、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学校课程评价制度与校本教研制度等。  相似文献   

16.
所谓课程建设,指特定课程或特定课程体系实施条件的建设。对一所学校来说,课程建设不仅涵盖房舍、器材、图书资料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更涵盖教育价值观与培养目标、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7.
论研究学校课程的重要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一 研究学校课程的重要意义 学校课程不仅把各科教学内容和进程变成整个便于教学的体系,而且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一个蓝图,所以它是很重要的。课程论是学校教育学中一门重要的科学分支。这门科学同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以及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主要是生产方式决定了学校课程的内容和性质。历来我们说,教育的性质是由统治阶级决定的。但是,作为  相似文献   

18.
所谓课程建设,指特定课程或特定课程体系实施条件的建设。对一所学校来说,课程建设不仅涵盖房舍、器材、图书资料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更涵盖教育价值观与培养目标、管理理念与管理制度、师资质量与师资结构、课程方案与实施计划等软件的建设。学校课程建设的管理,不仅关系到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优化与整合,也关系到制度资源、特色资源与地方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相似文献   

19.
构建符合学校情境的课程结构体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这是学校课程结构改革的趋势。学校课程结构是以学校为主体,对学校中的课程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并形成一定的组织形式。学校课程结构是一种彰显学校目标价值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基于学校情境的课程创生,是一种校本化的课程领导行为。学校课程结构的构建要在审视学校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分析各种课程类型和具体科目的价值与功能,从中选择符合学校课程目标的课程类型与具体科目,并形成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任意给定某一时期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和价值构成,存在唯一一条均衡积累曲线和唯一一个持续均衡积累率。均衡积累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一对均衡的两大部类积累率,可以保证社会总产品的供求在这一时期达到均衡;持续均衡积累率则可以保证社会总产品的供求不仅在这一时期而且在下一时期从而以后各个时期都达到均衡。持续均衡积累率把所有可能的两大部类意愿积累率分为收敛和发散两个部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纯粹市场经济分散决策的条件下,当意愿积累率落在发散部分时,最终将会导致生产资料生产的相对过剩和经济危机;尽管政府干预可以部分地克服纯粹市场经济分散决策的缺陷,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由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所造成的恶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