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母亲与儿子     
一位母亲参加家长会时,幼儿园的老师告诉她:“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眼泪。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说他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在第二次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考了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障碍,你最好回去检查一下。”回到家里看到惶恐不安的儿子,她又振作起精神,告诉儿子:“老师…  相似文献   

2.
在孙吴发展史上 ,孙权之母吴夫人与孙权之女全公主曾先后产生过决定性的作用。吴夫人身处孙吴立国前后 ,对协调孙策、孙权兄弟与南北士大夫的关系 ,组建谋士集团 ,决定独立发展的战略等 ,都有定夺之功。全公主在孙权中后期 ,正值乃父与儒学士大夫阶层矛盾激化之时 ,她乘机兴风作浪 ,为其生母争皇后位 ,参预安排权之继嗣 ,挑起孙权顾命集团的纷争 ,目的在于操纵实权 ,从而恶化了孙吴之政治斗争。二人虽同处后宫 ,皆参预朝政 ,但作用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3.
女儿在读四年级,成绩中上等。她有一个爱好,就是在做完功课后对我说:“爸爸,和我玩玩吧。”在得到我的同意后,她兴高采烈地摆上象棋或拿出扑克,或是和我背唐诗、说谚语,谈同学、说老师。久之,她会告诉我任何她知道的事,哪怕你再忙,她总会像跟屁虫似的跟在你后面说。我也常常在睡觉前坐在她床前和她谈学习、话未来。又想起了另外一则小故事:一位父亲常常早出晚归,与儿子难得有时间在一起。一日,儿子等父亲归来,问父亲:“您一小时挣多少钱?”“10美元。”“那么,请您借我1美元。”父亲当即掏出1美元给儿子。儿子赶忙跑回自己…  相似文献   

4.
徐女士因为儿子的“早恋”急坏了。几天前,她在儿子的手机上无意间发现一条短信息,内容荒唐而肉麻。经再三询问,儿子才“交代”说是班里一名女同学发给他的。她马上收掉了儿子的手机,并向老师反映了情况,可心里还是觉得不踏实。一个月前,正在读高一的蔡某缠着母亲,说是“班里好多人都带着手机,我没有,挺没面子的”。徐女士经不起死缠硬磨,便答应了儿子的要求。但事后她又感叹:“哎,现在的孩子,年纪小小的就要攀比,买了手机,能有什么用呢?”班主任在调查中意外发现,在学生中用手机收发“情书”尽管不是普遍现象,可也不是个…  相似文献   

5.
眼下,少男少女多爱另类打扮,怪模怪样的让家长又担心又生气,学校也作出了各种规定进行限制,可昨晚,一位家长却怒气冲冲地打来热线,抱怨自己儿子声称耳朵打眼儿是跟老师学的。徐女士昨晚偶然间发现,他儿子的一只耳朵上竟然打上了两个眼儿,她十分看不惯儿子的这个新嗜好,生气地教训儿子:初二的孩子就该有个学生样,别学什么另类。可儿子“理直气壮”的答复却让徐女士心中一惊:“我们地理老师耳朵上扎了7个眼儿呢,我是跟她学的。”一时间,她竟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与儿子的谈话。徐女士对这个出人意料的“内幕”既气且忧,甚至想到要…  相似文献   

6.
彭冰  贾一 《教师博览》2006,(6):19-20
最近,长春市的宋女士把家里刚装了半年的网线给扯了,为此,上初二的儿子正跟她闹别扭,觉得妈妈“既IT(老土),又DC(独裁)”。其实,让宋女士生气的,正是儿子总在网上聊天,聊完了,一张嘴就是“烘培鸡”、“偶稀饭”、“母代”这类让她一头雾水的词。“有时候跟儿子交流都成了难题”。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在重庆发生了一件新鲜事:一位女士来到《重庆商报》编辑部。她带来了一封“奇怪”的求助信,她希望报社能帮忙征集一对慈祥、有爱心的老年夫妇,作为她5岁儿子的外公外婆。原来,这位名叫赵佳的母亲发现,儿子常常为自己没有外公外婆而独自伤心落泪,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日子,他看到邻居孩子与外公外婆在一起的欢乐场面,总是不肯回自己的家。当有的小孩自豪地对她儿子说“你没有外婆,我有外婆”时,儿子便更加伤心。有时儿子在睡梦中都在哭喊:“外婆,妈妈,我要外婆!” 赵女士说,她实在不忍心让儿子为思念而受煎熬。那么,这…  相似文献   

8.
有位朋友向我介绍说,他的一位亲戚的儿子被某名牌大学录取了,而且这功劳应主要归功于孩子母亲,因为她对儿童心理很有研究。当她的儿子上小学时,家长会上,老师私下里跟她说:“最近一次数学考试,全班53人,你儿子排名49……”回家后,这位伟大的母亲却向儿子竖起了大拇指:“老师对你充满信心,说你不是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就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名28……”儿子上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等候着老师指责她的儿子,结果她没有听到。散会时,她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恐怕有危险。”回到家里,母亲再次向儿子竖…  相似文献   

9.
母亲与儿子     
一位母亲参加家长会时,幼儿园的老师告诉她:“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眼泪,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说他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在第二次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考了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障碍,你最好回去检查一下。”回到家里,看到惶恐不安的儿子,她又振作起精神,告诉儿子:“老师对你充满信心。她说…  相似文献   

10.
教师节     
在教师节里,一位幼儿园老师正在接受孩子们送给她的礼物。 花匠的儿子递上他的礼物,老师摇了摇,轻易地猜了出来。 下一个学生是糖果店老板的女儿,老师把她送的礼物举过头摇了摇,说道:“我敢打赌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是一盒糖果。” 下一个学生是酒店老板的儿子,老师把他送的礼物举过头顶,有液体漏了出来,她用手指沾了一滴漏出来的液体,试了一下味道。 “不是”,小男孩回答,老师又用舌头尝了一滴漏出来的东西,然后问:“是香摈吗?”小男孩又说:“不是”,老师说:“好吧,我放弃了,里面是什么呢?”小男孩说:“是一只小狗。”…  相似文献   

11.
精神     
终于,她答应陪儿子去吃“肯德基”了,不过,她说:一言为定,只买一份鸡腿、一杯饮料。这事的提出已经有三个月了,她推说我们是享受“肯德基”的人家吗?儿子列举了班上同学吃过“肯德基”的数据,可她一直不松口。  相似文献   

12.
儿子们     
两个女人在从井里打水。这时候又来了第三个女人。还有一位老头儿,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于是,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说:“我的儿子又灵活又有气力,谁也制服不了他。”“可我的儿子会唱歌,像夜莺一样唱得好听。谁也没有他那样的歌喉。”另一个女人说。而第三个女人不说话。“你怎么不谈谈自己的儿子呢?”她的女邻居问。“有什么可说的呢?”那女人说,“我的儿子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三个女人把桶装满了水,提走了。而老头儿跟在她们后面走。女人们走几步就得停一停。手臂酸疼,水泼溅出来,背都压弯了。突然迎面跑来三个男孩子。一…  相似文献   

13.
姜方 《贵州教育》2010,(3):15-15
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老师说:“你儿子有多动症,3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下了岗又离了婚的母亲,靠上门做钟点工供养上初中的儿子。她对真实的家境闭口不谈,儿子要求买在同学中流行的“李宁”T恤衫,要求买价格不菲的参考书和英语磁带,要求和同学一起参加海南四日游,她都咬牙答应下来,宁可自己晚上不休息全天超负荷工作。这位母亲做出了很大牺牲,但这一切并不利于儿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杨波  肖梅 《家庭教育》2007,(2X):18-19
“我儿子凡事三分钟热度,兴趣怎么培养”,“我女儿对音乐有兴趣,可让她学琴她又没兴趣了”,“我儿子对围棋感兴趣,我希望他学画,该怎么引导”……说到孩子的兴趣培养,父母困惑很多,本期,我们就请有经验的父母为大家解惑。[编按]  相似文献   

16.
当妈的福气     
这天,又听到同事们的议论:“她真福气,儿子从来不要管。”“她呀,儿子两岁半就硬性全托了,哪个有她想得开。”见我走来,更是调侃有加:懒人有懒福,这个儿子多争气,又是区级三好学生,又是班上成绩第一名。同事们没说错,在儿子身上,我没有像其他母亲那样牵肠挂肚,更谈不上像月亮那样围着“小太阳”转。还是在儿子  相似文献   

17.
一天,老奶奶去看两个在外生活的儿子。她先来到大儿子家。大儿子是做蜜饯的,家门口的一大片地上,正晒着各种各样的果脯呢。老奶奶看到儿子又勤劳又快活,很高兴。她问“:儿子啊,你现在最盼望什么?”儿子说“:我最盼望有太阳的好天气,最害怕下雨的坏天气。有了好天气,我的果脯就晒得快啊。”老奶奶离开的时候,说“:儿子啊,我和你一起盼望有太阳的好天气。”接着,老奶奶又去了小儿子家。小儿子是做雨伞的,他正在家里忙着呢。老奶奶问“:儿子啊,你最盼望什么?”小儿子说“:我最盼望下雨的好天气,最害怕有太阳的坏天气。有了天天下雨的好天气,我…  相似文献   

18.
一日,我班三好学生杨晓的母亲孟女士到校来访,谈过杨晓的学习情况后,我顺口说了句:“杨晓这孩子,品学兼优,又懂事,真为你做母亲的感到幸福!”没想到孟女士顿时涕不成声。在惊讶和震撼中,听她讲了一个她将铭记一生的事:两个月前,孟女士住院切除胆囊。住院的第一天傍晚,她痴痴地等儿子的电话,希望儿子放学回家能给自己一个小小的问候。可是她失望了,一直到晚上8点仍未有儿子的声音。孟女士实在忍不住就往家里打电话,儿子正在看电视,接到电话,才不好意思地说:“老妈,对不起,我忘了”。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三十位小朋友,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  相似文献   

20.
一次和儿子、儿媳及孙女儿在一起吃饭,正在上高中的孙女儿问道“爷爷,你猜猜看,我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我沉思片刻,回答说“上重点大学。”她摇摇头。“买时尚服装。”她又摇摇头。“去境外旅游。”她还是摇摇头。看我犯难的样子,孙女儿笑嘻嘻地说“我最大的幸福就是你们别让我吃鸡蛋。”我觉得好奇怪鸡蛋营养价值高,健身又补脑,我和老伴儿、儿子、儿媳都要求她每天至少要吃上一个鸡蛋。我问她为啥。“我喜欢吃烧烤食品,闻着香喷喷的,吃起来有滋有味,而吃鸡蛋味同嚼蜡,咽不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