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听的训练音乐课上,听的训练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听旋律。学唱新歌之前,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所表现的主要内容。也可以在歌曲教完后,再次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再次感受旋律和内容,以提高自己对歌曲的理解。2.听音训练。这是提高学生音乐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开始时可以是听单个音,后来可以加大难度,听2至3个音,乃至听一个乐句。3.音乐欣赏。这是音乐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欣赏时,可以感受乐曲表现的情绪,也可以感受乐曲表现的主题。二、说的训练音乐课上说的训练,是学生对歌曲的一个内化过程。上述听训练中的三个方面,都…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反应能力、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区分美与丑,高尚与低俗的能力。改进教学方法以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是进行音乐教学改革的现实课题。过去,我们在教学中也陆续运用了一些国外教育家的方法(如柯达伊手式教学法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师生都比较刻意地追求手式动作的准确率,而忽视了声音、音色、音准的训练。因此,努力探讨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又有特色的教学方法,这是笔者一直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尝试的重要课题。现根据本人多年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谈谈几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一、注重听力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学生接触、认识和熟悉音乐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感受歌曲旋律印象、识谱视唱的“准备阶段”,它为唱歌和视唱打下基础。在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时,可以让学生听录音伴奏带2—3遍,反复刺激,不断加深学生对曲谱的记忆,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听,对歌曲的旋律有所熟悉,并能够轻声哼鸣,或用“u—”声轻唱旋律,再学习曲谱视唱也就简单容易多了。或者在学习新歌时...  相似文献   

3.
张武 《广东教育》2003,(8):35-35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新课程标准突出了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提出教唱歌是次要的,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真善美是首要的,强调不要把音乐课上成单纯的唱歌课。那么,怎样扭转长期以来把教唱歌、认乐谱作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的倾向呢?我觉得,加强对小学生的“三练”引导,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好办法。一是练耳。练耳主要是训练学生对音高、音准、和音的长短、强弱、渐强渐弱等音乐要素的感知,引导他们对乐句的走势、歌曲的情感等等的理解和分辨。在这个练耳阶段,要让学生多听,循序渐进地听。可以从听比较熟悉的歌曲的终止音开始,逐步过渡到听旋律音程中的冠音、根音,然后在这基础上听乐句中的某一个音、某一个小节,也可以用找音名、唱名等游戏或填写完成乐句的方法来提高学生们听的兴趣,巩固听的耐心,最后才听和声音程、和  相似文献   

4.
歌曲可以表达人的情感体验。在英语课堂上,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就是师生之间沟通、分享美的感受的最好媒介。许多英文歌曲动听的旋律和生动的内容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感悟。一、听说训练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主要是以学生听教材为主。教师通常的做法是:让学生听一遍以懂大意,再听一遍做书上练习,最后教师讲评、校对答案。这样一堂课还未结束,学生就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逐渐分散。  相似文献   

5.
廖雪花 《湖南教育》2005,(16):29-29
一、运用录音、录像,增强语感和说话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应督促学生多读、多说,多听录音磁带。首先,在听录音的过程中感受语言、培养语感。感受语言是英语听力训练的基础。我们接触的每一个句子都有它的重音、停顿、语气、语调、节奏等,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感情。多听、多说,语言中丰富的思想感情就能出于口、入于心。学生只有在听音朗读中形成语感,才能更准确、更深刻地说出并表达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其次,可以让学生听录音朗诵、表演、欣赏歌曲等。如“Fourteen Birds”中写的是一个谜语,我抓住学生喜欢猜谜语的特点,打开录音机,让学…  相似文献   

6.
一、充分利用录音进行唱歌教学,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唱歌教学是整个音乐课教学的中心环节,它是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感染和教育,掌握唱歌技巧和感受、理解、表现歌曲的能力,若能正确使用录音教学便可加速学生掌握唱歌要领,提高演唱表演能力。l、用录音范倡导入新课,能起到开门见山,揭示新课内容,激发学生学歌曲的兴趣。如我在教唱《悄悄话》时,首先请同学们聆听录音范唱,然后我再接着录音伴奏,有表情、有动作地演唱一遍歌曲后提问;“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这首歌曲的内容是什么?我们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歌曲《铃铛舞》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具有苗族民歌风味的歌曲《铃铛舞》,通过听、跳、唱、辨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韵律,让学生记住歌曲的骨干音,并能充分理解表现歌曲。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在音乐合唱教学中,如何通过听、唱的训练让学生更好地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听:通过听单音与和声音程、听旋律、听自己的声音与他人的声音、听作品这几个方面来训练。唱:通过唱谱与唱词、读节奏、练气息等方面来练习。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窖:人音版第七册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 教学目标: 1.感受与鉴赏目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在处理歌曲的环节上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能力,并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进行简单评价。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针对学生唱不准音、不敢大胆表现等问题,以及目前大部分音乐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教唱、学生跟唱;教师动、学生做”的现状,教师可将旋律线教学法引进课堂教学中,以生动、直观、简洁的旋律线将歌曲旋律展现于学生眼前,让学生跟随旋律线的发展感受不同的歌曲旋律,以此强化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旋律感。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歌词绘制图谱,借助柯达伊手势法体会旋律线的旋律,再通过现场描画音线来强化学生的音乐体验,并以旋律线组织合唱,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年级:小学二年级 活动课:“音的高低” 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鲜花爱雨露》 2、音乐活动“音的高低” 教学目的:1、进一步热唱歌曲旋律.感受歌曲情绪,能有表情地独立演唱。 2、能基本听辨日常生活及音乐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色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一、运用录音进行模仿性听说训练,以听促说。   借助录音手段及语言实验室设备中的复读功能帮助学生感受标准英语发音,分析词语的重音、连读等语音特点,并反复地跟读、模仿,直到他们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在情景对话读背练习中,教师可以先领学生听读,而后将录音对话中的一个角色的声音作技术处理,让学生代替与录音对话,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背诵对话,培养类似交际情景中的语言反应能力。在复述故事练习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听读完整的故事或段落,然后将他们自己的复述录在磁带上,再与原故事录音作比较。通过分析找出自己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在英语课堂上,多媒体教学使语言、人、环境密切结合,可以构成一个语言学习的“三维空间”。在这样的“三维空间”里进行英语教学,学生容易进入交际角色。具体做法如下:1.课文内容配有录音的地方尽量使用原版录音。让学生多听地道纯正的原版英语录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及口语水平。2.给学生尽可能创造学习英语的条件和环境,如教唱英语歌曲。下午的英语课,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昏昏沉沉,若唱上一二首英语歌曲,学生的精神随即被提上来。3.上课多用幻灯片。它的好处远远大于挂图,一是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过去有不少人认为,听力主要是靠学生自己努力,多听是唯一出路。还有人认为,听力训练就是不停地让学生听,教师的任务就是告诉他们听不懂的内容。 以前我们听力课较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1、上课放录音,学生一句一句地听,听不出的,教师告知谜底。 2、听录音前,教师介绍材料背景,然后听录音,听完之后提几个大的问题,学生回答大  相似文献   

15.
音乐蕴含美感。小学音乐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我在教学中 ,是从培养学生美感做起的。一、重视音乐欣赏 ,促使学生感受“美”。小学音乐教材中安排了一些优秀的民歌、名曲欣赏。上好这类课 ,有利于学生从欣赏中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并培养其审美情趣。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 ,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在反复听音乐的过程中 ,感受乐曲的变化和词意的和谐。如 :在教学四川民歌《盼红军》时 ,我先放录音 ,让学生听这首轻快的乐曲 ,以优美的旋律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欲望 ;接着 ,教师有表情…  相似文献   

16.
弱智儿童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音乐听赏,但音乐听赏,不能简单理解为让学生听听录音,看看音乐会的录像,是通过听赏培养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能力,让学生在听赏音乐的和谐欢娱的气氛中,矫正感知的障碍,补偿生理心理上的缺陷,这到发展学生想象力,丰富生活和使其将来适应社会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朱娟芬 《儿童音乐》2012,(11):79-81
【教学内容】选自人音版第三册第五课《爱劳动》表演:《种玉米》【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用听唱法学唱《种玉米》,感受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2、认知目标:能够准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音符。教学重难点:1、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2、附点音符特别是连续两个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儿童歌曲。歌曲为2/4拍、G大调,是一首坚定有力、充满热情的劳动歌曲。歌曲一开始就用了八分休止符,产生了果断、带有号召性的旋律。旋律突出运用了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使得音调更为坚定有力,描绘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教育学生将劳动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用辛勤的劳动换取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轻快优美的情绪,以欣赏为主线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能够用饱满的情绪、优美亲切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3、通过听、想、说、唱、动等音乐活动,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的能力。【教学重点】1、体验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2、引导学生有感情演唱。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也在日益改进和提高。一九九三年,国家出版了初中英语的新教材,而且出版了与之配套的听读磁带。新教材的突出特点是注重听、说、读的训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能满足初中生的知识含量,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新教材的出版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转换脑筋寻求能适应新时期初等英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重点是锻炼学生说英语的准确性,因此,学生反复地模仿,教师耐心地指正是非常关键的,针对这些,主要运用方法如下: 1.录音教学法。新教材出版的同时配备了录音带,这为录音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可在课堂上把所要教的音一遍遍地放给学生,让他们仔细听,然后再让学生跟着录音带读,之后把录音机关闭,让学生反复地练习模仿,教师指正,最后学生把自己的音录下来,与原录音比较,看有什么不同,再改正,经过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歌曲创作能力,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我们可以通过选填结束音的练习,培养学生的终止感并了解终止的作用;通过进行旋律连接的填空练习和音组排列来发展学生的旋律创作的初步能力;通过为歌词填写旋律以及学写歌词来发展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歌曲创作能力不但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还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开发他们的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