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MRS培养基倒平板法从泡菜中分离出乳酸菌,对其纯化、产酸速率以及发酵时间进行测定,选定了3种植物乳杆菌,最后运用冷冻干燥保存菌种,可作为泡菜新要求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制备益生效果强的鼠李糖乳杆菌培养物,从鼠李糖乳杆菌的选育进行研究。用牛津杯双层平板定量扩散法、酸度计测培养物pH值法及菌体干重法,对9种13株乳酸菌进行了抑菌活性、抑菌范围、产酸能力及生长速度的测定来筛选,再对筛选菌进行紫外诱变,最终选育优异益生菌株鼠李糖乳杆菌L3-22株。乳酸菌培养物中含有乳酸菌、多种代谢产物及变性培养基成分,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饲料添加剂。本试验的目的就是要选育出一株抑菌活性高而广,产酸性能强和生长繁殖速  相似文献   

3.
郭小霞 《科技风》2012,(10):45-46
本实验以干酪副产物——乳清为原材料,加入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干酪乳杆菌三种菌进行发酵,添加调味料后调制成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发酵饮料.对原料进行处理后,以 DPPH·清除率为指标,对干酪乳杆菌浓度、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乳清浓度进行单因素实验,再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抗氧化活性最高的发酵乳清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得到最佳发酵条件:干酪乳杆菌浓度为4%,发酵时间为8h,乳清底物浓度为10%,发酵温度为41℃.获得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发酵乳清饮料,其口感、色泽和组织状态好,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在酸奶中加入瑞士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做发酵剂,弥补单一的发酵菌发酵乳制品酸味重,风味欠佳的缺点,并对三菌混合发酵酸奶的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瑞士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混合作为发酵剂无拮抗作用,可混合作为酸乳发酵剂。发酵酸乳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最佳配比为1∶2∶1,接种量为4%,加糖量为10%,脱脂乳浓度为9%。  相似文献   

5.
以纯菌种发酵制备黄瓜泡菜.以植物乳杆菌B4、弯曲乳杆菌A8为发酵菌种制备黄瓜泡菜.研究了了黄瓜发酵过程中的pH、活菌数、亚硝酸盐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人工接种发酵的黄瓜泡菜与自然发酵的黄瓜泡菜相比,在第5天时有较低的pH、较高的活菌数,较低的亚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综述前人的研究,探讨运动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以及两者的交互关系。运动可以改善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菌群的丰度,服用以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卷曲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唾液乳杆菌为主的制剂,运动员运动持久力显著增强。适宜运动干预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进而改善机体健康。以运动干预作为手段,肠道微生物作为靶点,有潜力成为预防或者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用保加利亚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进行发酵,总接种量为8% ,接种到枸杞汁中,加生长促进物质3%发酵72h发酵菌数为9.6×10 10 /ml,经实验研究发现,枸杞汁对于保加利亚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的生长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为生产乳酸制剂,特别是双歧杆菌的培养找到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在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发酵通用培养基中添加了不同比例的豆饼粉和麸子粉,根据发酵过程中菌体数量的变化,对几种配方进行多次筛选试验,最终确定了通用培养基+1.5%豆饼粉+1.0%麸皮为最佳的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发酵培养基配方,即改良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植物乳杆菌是一类可在多种环境生存的乳酸菌,具有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营养吸收的功能。该菌广泛应用在食品发酵、工业生产以及医疗保健等领域。近几年,植物乳杆菌逐渐采用基因组序列揭示其部分益生特性和生理特征,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的基因组全图27株,草图159株。对植物乳杆菌全基因组的研究有助于全面揭示植物乳杆菌的生理和代谢特征,加速重要功能基因的进一步挖掘,为植物乳杆菌的筛选和应用打下基础。本文就植物乳杆菌基因组的最新研究进展和重要功能基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嗜酸乳杆菌菌株LAl、LA2在低pH值、高胆汁盐、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胆盐利用等指标的分析来评价嗜酸乳杆菌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茵菌株LAl、LA2在低pH值条件下’活茵数存活率分别为96.9%、72.1%1在高胆汁盐的条件下存活率分别为77.9%、62.9%1对几种常用抗生素的耐抒『生比较高;在含有4-706%/LTDcA的MRs培养基中,对TDCA的吸收率分别为94.8%、78.2%,而在含有2.2663g/LTDCA的MRS培养基中,对TDcA的吸收率分别为42.5%、40.4%。综合评价分析,菌株LAl的发酵特性优于LA2,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羽毛为底物发酵产角蛋白酶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成岗  郑晓冬 《科技通报》2009,25(4):451-455
以角蛋白酶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以羽毛为底物,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菌株KD-N2生产角蛋白酶的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NaCl含量为0.5 g/L,MgSO4含量为0.2 g/L,KH2PO4/K2HPO4含量为0.35/0.7 g/L时有利于角蛋白酶的产生,验证试验证明发酵24 h时角蛋白酶活性为(66.5±2.04)U/mL:各组发酵液pH值均呈上升趋势,发酵残留物重量也随发酵培养基组成不同而呈现一定的差异,表明以羽毛为底物发酵产角蛋白酶为一复杂过程.以天青角蛋白和酪蛋白为底物对酶活测定的结果表明了实验方法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科技杂志     
《中国科技信息》2013,(8):29-32
嗜酸乳杆菌细菌素的分离纯化及表面活性剂对其活性的影响摘要从本研究室保藏的一株来自于凯菲尔粒的嗜酸乳杆菌培养基质中分离出具有抑菌活性的蛋白组分——细菌素,对该嗜酸乳杆菌所产生的细菌素的分离方法及表面活性剂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在添加了油酸的MRS培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0,(23)
为了开发一种新型红树莓益生菌发酵饮料,本研究以从红树莓酵素中筛选出的优势菌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WD-1)为供试菌株进行红树莓果汁的发酵,测定了乳酸菌的发酵特性及其发酵后相关的代谢产物。结果显示,发酵后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比红树莓原果汁有较明显的降低,而总酸含量、有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较发酵前都有显著升高。研究结果将为开发新型树莓发酵饮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红枣为原料,选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乳酸发酵试验,探讨红枣乳酸发酵饮料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对产品加工工艺条件试验,最终得出枣浆最佳发酵条件为:复合稳定剂的添加量分别为:黄原胶0.09%,海藻酸钠0.06%,CMC-Na0.15%;杀菌条件:温度85℃,时间10min,饮料pH为5.7。  相似文献   

15.
鼠李糖乳杆菌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鼠李糖乳杆菌LGG(ATCC53103)是从健康人体内分离而得,也是目前全球研究最多的益生菌之一.该菌能够耐受动物消化道环境,具有能够在人和动物肠道内定植,起到调节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腹泻、排除毒素、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预防龋齿等功能特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LGG功能的研究状况,并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具有抑菌活性乳酸菌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致病菌大肠杆菌、单细胞里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以乳酸菌SMN3-3为试验菌株,研究发酵条件对菌株SMN3-3发酵乳上清液抑菌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乳酸菌SMN3-3以5×106CFU/mL为接种量,37℃发酵24h,得到的发酵乳上清液的抑菌效果为最佳,结果表明,不同的发酵条件对乳酸菌SMN3-3抑菌效果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唐良华  夏黎明  苏敏 《科技通报》2006,22(5):622-627
利用均匀设计法对Bacillus sp.ZJU318产酶的最佳培养基进行了快速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其最适产酶培养基为:3.28%黄豆粉,0.023%蔗糖,0.075%K2HPO4,配制时的pH为12(灭菌后pH为8~9);此外,其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28℃,接种量20%,摇瓶装量20mL(250mL三角瓶)。在最适的发酵条件下,脂肪酶的发酵水平可达24.7U/mL。Bacillus sp.ZJU318脂肪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5℃,40℃保温1h,活力几乎没有损失;但是,在50℃和60℃的条件下保温1h后,酶活降低得比较明显;酶作用的最适pH为9.0。在pH7~10,该脂肪酶较稳定,但是在酸性的环境中,酶的稳定性较低。  相似文献   

18.
磷是抗生素发酵培养基中的重要营养来源,对抗生素菌体生长和抗生素的合成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四环类抗生素发酵中,发酵液中磷浓度作为抗生素开始产生的限制性因素,对抗生素的起始合成量和最终的产生量有重大的关系。同时,相同磷浓度的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种类的磷源构成对抗生素的产量有密切的关系。发酵培养基中磷的来源可以分为有机磷源和无机磷源,有机磷源主要是黄豆饼粉、玉米浆等,无机磷源主要是磷酸盐的化合物,如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等。本文讨论在发酵培养基中磷含量相同的情况下,两类不同的磷源对抗生素产量的影响,以及如何将两者进行合理配比解决一些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青霉素发酵培养基中玉米浆含量变化对茵丝、氨氮代谢、糖代谢、发酵周期、发酵效价等工艺参数的影响,发现培养基中玉米浆含量为3.6%-4.0%(以玉米浆干物质计),硫酸钱第一次补加时间在30~50h时,对提高发酵效价和发酵液质量、降低发酵成本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西藏自然发酵牦牛乳的理化成分及微生物种群分布,本研究以西藏主要牧区采集的牧民自然发酵牦牛乳为供试样品进行了营养成分和微生物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各样品营养成分有差异,综合蛋白质、脂肪、干物质和矿质元素等含量以采自那曲镇的样品质量最佳;自然发酵乳中微生物主要由乳酸菌与酵母菌组成,以乳酸菌占优势,其范围在7.34×105-4.94×108,酵母菌次之,范围在0-6.39×107,以采自那曲安多县和那曲镇的样品中菌群数量最高;不同样品中乳酸菌与酵母菌有差异,这可能与发酵时间、发酵时的温度和处理方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