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以及硬度计,研究了在6061合金中添加少量的 Mn,对6061合金的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6061合金中添加微量的Mn,合金的微观组织中出现白色的鱼骨状和条块状的AlSiFeMn结晶相。在对含Mn量为0.7%的6061合金进行XRD分析时发现有Mn12Si7Al5相的衍射峰。对比6061合金的铸态硬度和时效硬度随Mn含量的变化趋势,发现添加微量的Mn对合金的铸态硬度的提高较明显,而对合金的时效硬度的提高所起的所用较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真空电弧熔炼炉制备了Al0.5CoCrFeMn0.3Ni高熵合金,并对其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分别为:900℃-72 h、1 000℃-72 h和1 100℃-72 h。并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铸态Al0.5CoCrFeMn0.3Ni高熵合金由枝晶和枝晶间组织构成。枝晶组织由FCC相组成,枝晶间组织由BCC+B2相调幅分解构成。而经过热处理后,B2相消失,枝晶组织由针状BCC相组成,枝晶间组织由条状FCC相组成。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条状FCC相先变细小后又增大。与铸态合金相比,热处理1 000℃-72 h后合金在延伸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屈服强度提高8.23%。  相似文献   

3.
欧子义 《大众科技》2012,(1):49-51,69
选取Al、Co、Cr、Cu、Fe、Ni六种常用的金属元素,通过改变Ni的摩尔含量研究该系列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变化规律。采用氩气保护真空电弧炉熔炼合金,再运用OM、SEM、EDS、XRD等手段对铸态高熵合金进行微观组织及相结构的分析,再对合金的硬度进行测试研究,探讨几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利用喷射沉积技术制备了新型Mg-12.55Al-3.33Zn-0.58Ca-1.0Nd合金,经热挤压工艺得到最终试验合金,采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研究了试验合金经固溶和时效热处理后的微观组织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挤压态试验合金主要组成相为α-Mg相和Al_2Ca相,组织致密,晶粒细小,第二相数量多,弥散分布在基体上。固溶处理以后,第二相大量回溶,均匀分布在基体上;试验合金经时效工艺处理后,第二相重新析出。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9)
本文研究了该Ti-TiCN复合细化剂对Al-Mg-S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i-TiCN细化剂的加入使Al-0.6Mg-0.4Si的晶粒由树枝晶转变为等轴晶。当细化剂含量增加至0.25%wt,α-Al晶粒尺寸变小,树枝晶也变得更加细小。在性能方面,合金硬度随Ti-TiCN含量增加一直提高,添加0.5%wt细化剂后维氏硬度达到78HV,比未添加时提升了41.8%;未添加细化剂时Al-0.6Mg-0.4Si合金的抗拉强度为175MPa,当添加0.25%wt的细化剂时增加至212MPa,但细化剂含量继续增加时,抗拉强度又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低成本生产低合金高强度结构用钢,采用添加少量微合金元素成分设计,利用微量元素的特性,改善钢材的微观组织。采用以上工艺的冶炼的Q345B钢,获得了良好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大于350MPa,抗拉强度大于480MPa,V性冲击功大于70J。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铗合金的强化处理方法。不同元素对镁的影响不同,通过加入不同的元素得到不同性能的镁合金;有些合金元素加入后形成固溶体,起到固溶强化。有些元素可析出第二相,起到第二相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真空电弧熔炼炉制备Ti-15Mo-Cux (x=0,8,1 6,20,25质量比)系钛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洛氏硬度仪、电化学腐蚀等方法,实验研究了Cu含量对Ti-15Mo-Cux合金微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1 5Mo-8Cu主要由β相组成;Ti-15Mo-6Cu主要由原始的β相,伴有针晶间针状α相及短棒状初生相且树枝晶出现分布均匀的第二相颗粒状和黑色带状物Ti_2Cu;Ti-15Mo-20Cu主要由残留的β相组织和组织粗大的CuTi_2和CuTi化合物相组成;当Cu的质量比在0.25%变化时,硬度变化趋势是升高-降低-平稳的变化规律;合金电化学腐蚀实验表明Ti-15Mo-8Cu合金在3.5%NaCl溶液中耐腐蚀性最优。综上所述,通过对Ti-15Mo-Cux(x=0、8、16、20、25质量比)系列显微组织、硬度测试以及耐腐蚀性能测试综合分析,Ti-15Mo-8Cu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优于其它四种合金。  相似文献   

9.
通过组织观察和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固溶处理对Al-7.0Zn-1.7Mg-1.1Cu铝合金挤压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0℃~480℃范围,随固溶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非平衡相回溶效果提高,合金强度增加;继续提高固溶温度,合金强度逐步降低;试验合金适宜的固溶制度为470℃×60min。  相似文献   

10.
朱雪梅  张彦生 《科技通报》1992,8(4):197-200
采用阳极极化测量、俄歇能谱仪与X射线光电子谱仪研究了Fe-30Mn-(1~9)Al系奥氏体合金在1mol/L Na_2SO_4介质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与钝化膜.在弱酸性介质(pH=5.55),中,随Al含量增加,自腐蚀电位E(corr)升高,自腐蚀电流密度I_(corr)减小,Al量增至5%,合金呈现钝化.Al是钝性元素,形成以Al_2O_3为主要组分的钝化膜.因此,增加Al含量,可以显著提高Fe-Mn-Al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制的焊丝,以TIG焊接方法,制备了成型质量较好的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焊缝金属。通过XRD、金相显微镜和XRF研究了不同时效温度对焊缝金属物相结构、显微组织和元素含量及分布状态的影响,通过硬度试验、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研究了时效温度对焊缝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金属主要由富铬的α’相、ε-Cu和NbC相组成,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马氏体的晶格常数先增大后减小;焊缝金属的显微组织为马氏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细小的析出相,随着时效温度的增加,马氏体板条间距增大,时效温度为621℃时,Cu元素脱溶生成ε-Cu,部分马氏体开始发生分解转变为逆转变奥氏体,析出相数量增加;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Cu、Cr两元素含量增加且分布越来越均匀;力学性能试验表明,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硬度和抗拉强度下降,冲击韧度提高。焊缝金属力学性能主要受显微组织形态、析出相大小和数量两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铸态镁合金ZK60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因为它在现在所有商用镁合金中强度最高。通过光学显微镜(OM)对组织进行分析,研究不同退火温度和时间条件下铸态镁合金ZK60的显微组织。分析了退火温度和时间对铸坯组织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工艺时间360℃,退火时间为8小时。  相似文献   

13.
刘国明  刘炳 《内江科技》2010,31(3):15-15,88
通过M-2000型磨损试验机和LED-1430VP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铝锰合金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进行了研究,讨论了铝锰合金干滑动擘擦磨损特性与含锰量、硬度、加载载荷的关系,并分析了磨损表面形貌及磨损机制。研究表明:铝锰合金的干滑动摩擦磨损特性与含锰量、铸态硬度、加载载荷密切相关。随着含锰量的增加,铸态硬度升高,铝锰合金耐磨性增强。磨损量减少;随着加载载荷的增加,含锰量在共晶点以下的试样磨损量明显高于含锰量在共晶点以上的试样。  相似文献   

14.
熔体过热处理是细化组织提高合金力学性能的有效途径。本文探讨了高温过热时,在Al-5%Fe合金熔体中加入同种成分Al-Fe合金的过热处理丁艺,对Al3Fe相组织形貌的影响。试验表明:合金未经过过热处理其组织大多由粗大的针片状和针状组织组成;采用Al3-Fe合金过热处理时,当过热温度为1000℃时,组织为较小的针状,过热温度过高时,合金组织又会变得粗大。试验中还发现,组织中有部分的Al3Fe相出现分叉,花朵状的分叉更为明显,本文对这种现象的形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连铸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连铸坯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超纯净钢的开发和应用对铸坯的质量、凝固组织和成分均匀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磁搅拌技术对提高铸坯的等轴晶率、细化凝固组织、降低夹杂物含量并促进成分均匀化、改善铸坯内部、表面和次表面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次改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电磁搅拌棍发生挠度变形的支撑机构。  相似文献   

16.
铸造铝硅合金的组织中的硅相以及粗大的树枝晶会严重影响合金的性能,传统的变质细化对组织的改善能力较为限。目前国内外已有利用半固态成形技术来控制合金中的初生相,并且对于组织控制机理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各种半固态成形方法的效果及机理,并展望了铝硅合金半固态成形技术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7.
韩献堂 《科技风》2014,(19):91-92
采用单辊熔体急冷法制备了非晶Fe39.4-xCo40Si9B9Nb2.6Cux合金薄带,在不同温度退火后得到双相纳米晶合金。研究了纳米晶合金的静态磁性随退火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490℃退火后可以得到最优的静态性能;研究了Cu含量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u含量的增加,纳米晶合金晶粒尺寸得到有效细化,使得其静态磁性更加优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褐铁矿化(铁帽)中Cu、Pb、Zn等元素活动相态(即水溶相、吸附相、碳酸盐相、铁锰氧化物相)的测定,比较主要成矿元素相态空间变化规律,元素各相态变化时与成矿元素总量的关系,从而研究相态变化时对成矿与否的指示意义,以及相态变化对成矿中心的预测.本文通过顺序提取法对成矿元素各个相态逐一研究,结合前人成果从而寻求一种寻找成矿矿床的新的思路.此外与以往不同,本论文采用的样品为初碎样品,主要测试样品表面成矿元素在各个相态中的含量,而非测试全岩含量,意在寻找一种通过表面残余相态成矿元素含量及规律来判断成矿与否以及成矿中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含量Sn合金化ZA62镁合金的显微组织、高温性能及相结构形成的难易程度,结果表明:MgZn相中固溶少量的Al、Sn,随着Sn含量的增加,ZA62合金中析出弥散分布的Mg2Sn相。电子态密度的计算发现:与MgZn2、Mg(AlZn)2及Mg(SnZn)2固溶体相比,Mg2Sn在低能级区有更多的成键电子,易在ZA62合金中形成。由于Mg2Sn相弥散分布时,对α-Mg基体起强化作用,有效抑制MgZn离异共晶体的形成,因而Sn合金化提高了ZA62镁合金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20.
汽车行业减重的意识促进了镁合金的应用,其中Mg-Al-RE系镁合金的低成本化研究成功,使镁合金的使用领域拓宽。本文对Mg-4Al-4RE稀土耐热合金加入Si元素后的性能现状进行综述。采用硬度仪测试了合金材料热处理后的硬度,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试样的金相组织,结果表明:Mg-4Al-4RE合金由α-Mg相和Al11RE3组成,加入Si元素后合金由α-Mg相和Mg2Si相和Al11RE3相组成,经过热处理的Mg-4Al-4RE合金相转变为α-Mg相和Al2RE相;经过热处理的Mg-Al-RE-0.3Si相转变为α-Mg相、Mg2Si相和Al2RE相,合金中加入Si元素硬度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