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舒适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旅游地旅游季节长短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浙江省30年气候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指标,对浙江省各地区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各城市适宜旅游时间是不连续的,全省旅游舒适期基本分布在春季的后两个月(4月、5B),秋季的后两个月(10月、11月).全省可以分为浙北平原浙东盆地区、浙西中丘陵区、浙南中山区、海滨近岸岛屿区4个旅游气候区.浙西中丘陵区和浙南中山区两区的温湿指数在3月到4月有一个跃迁现象.也就是说这两区4月份就能很快地进入旅游舒适期.同样的跃迁现象在浙北平原浙东盆地区和浙西中丘陵区的9月到10月的季节转换中也存在.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气候舒适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旅游地旅游季节长短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陕西省30年气候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指标,对陕西省各地区各月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陕北各地区旅游舒适期在5月~9月,关中各地区的旅游舒适期多在4月、5月、9月和10月,汉中和安康舒适期在4月、5月、9月和10月,商洛的旅游舒适期在4月5、月、6月、8月和9月,不舒适期以榆林最长为4个月,以汉中和安康最短为0个月。由于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不同,陕西省内各个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度有相当的差异,在南北方向上差异尤其明显。冬季南北差异性表现尤为突出,舒适指数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全省可以分为陕南、关中、陕北、秦岭4个旅游气候区。 相似文献
3.
中国沙漠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建立沙漠旅游气候舒适指数(DCI)模型,检验该模型后,对29个沙漠旅游发展潜力区的月度气候舒适指数进行计算.确定沙漠旅游活动“不适游因素”的阈值,并对各区4月-10月不适游天数进行统计,生成DCI修订值,再将修订后4月-10月气候舒适指数求和.得出如下结论:①11月至次年3月各沙漠区旅游气候舒适条件较差,气候舒适月份主要分布在4月-10月;②气温和风速是制约沙漠旅游开展的两个主要天气因素,不同地区的主要制约因素也不尽相同;③4月-10月DCI求和后,排在前四名的地区都是沙漠旅游开发较好的地区;④气候条件是沙漠旅游发展的重要条件,不同沙漠区应有不同的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北京山区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北京山区面积为10 417.5km2,占北京市土地总面积的62%,主要担负着北京的生态屏障功能,而其经济的发展是山区生态功能发挥的有力保障,生态旅游是协调二者的有效途径,应成为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由于气候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对旅游气候舒适度进行定量评价,可为山区的旅游规划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利用北京山区1km2网格的气候资料,在GIS的支持下,计算了各网格的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并由此推算出了1月~12月的旅游气候舒适度及不同舒适度等级的分布面积。结果表明,北京山区旅游气候适宜期较长,除1月、2月和12月份旅游气候不适外,其它时间均为旅游气候适宜期,其中旅游气候舒适期可从4月持续到10月底。由于山区地形的复杂性,利用1km2网格的气候资料进行北京山区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与单纯利用6个山区气象台站的气候资料进行评价相比,可获得更加科学和可靠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5.
6.
根据日照市气象站1971-2000年气象资料,分析与人供。舒适度有关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基本气候特征,研究日照市人体铺垂度的时间分布特征,进而对日照市的旅游人体舒适度进行评价,探讨各气象要素对不同季节舒适度的影响以及舒适度的变化趋势,分析日照市最佳旅游时间。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山东省旅游气候舒适度精细化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ArcGIS),采用山东省1983-2012年气象站的气象常规观测资料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参照人体舒适度指数等级标准,对山东省各地区实际地形下分辨率为1km×1km的旅游舒适度进行精细化估算与评价。结果显示:①山东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分布秋冬主要受纬度效应和地形共同影响,春夏主要受海陆分布和地形共同影响;②各季代表月的分析结果表明春秋季全省绝大多数地区气候舒适,非常适宜旅游活动;冬季大部分地区舒适度等级为-1级,仍较为适宜旅游;夏季气候较适宜旅游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和山东半岛局部沿海地区;③绝大部分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期为8~9个月,气候舒适期较长的地区分布于山东半岛南部沿海、鲁中山区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8.
张家界市客流量年内变化与旅游气候舒适度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家界旅游业发达,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然而客流量年内变化较大,主要受气候舒适度的影响.本文结合近3年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客流量的年内变化,计算了客流量月指数并划分了旅游活动的淡旺季;利用1971年-2000年气候资料,对张家界市旅游气候舒适性进行了评价,划分了旅游活动的适宜性等级和时段分布;在对气候舒适度与若干虚拟因子数值化的基础上,采用OLS方法建立了客流量月指数与气候舒适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①入境游客年内变化主要受气候影响,入境旅游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1.7382%;②国内旅游不仅受气候舒适性影响,还受7月-8月暑假以及"五·一黄金周"、"十·一黄金周"的影响,客流量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为1.9297%.本项研究,为张家界市客流量年内变化预测、旅游地开发、景区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海口旅游气候舒适度与客流量年内变化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旅游地开发的重要因素,旅游气候的舒适性及持续时间,直接影响到旅游季节的长短及客流量的年内变化。本文利用近30年气候资料,对海口市旅游气候舒适性进行了评价,划分了旅游活动的适宜性等级和时段分布;结合近3年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客流量的年内变化,计算了客流量月指数并划分了旅游活动的淡旺季;在对气候舒适度与若干虚拟因子数值化的基础上,采用OLS方法建立了客流量月指数与气候舒适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① 入境游客年内变化主要受气候影响,入境旅游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1.3253%;②国内旅游不仅受气候舒适性影响,还受7月~8月暑假以及2月春节的影响,客流量月指数气候弹性系数为1.0200%。本项研究为海口市客流量年内变化预测、旅游地开发、景区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50年来东部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综合舒适指数及相关气候资料,对50年来东部5个典型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①50年来各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变化明显,北方城市各月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的变化幅度大于南方城市,纬度越高变化越大,纬度越低变化越小;②各月气候舒适指数变化存在较大差异,6月-9月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变化较小,1月、3月和10月-12月变化较大;③综合舒适指数以4月-5月、8月、10月和12月变化为最大,其它各月变化幅度较小,各城市气候舒适度变化形状变胖、谷变宽变深;④纬度较高的城市年综合舒适指数呈上升趋势,气候舒适期增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纬度较低的城市年综合舒适指数呈下降趋势,气候舒适期缩短,抑制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全球升温,气候舒适度呈下降趋势的城市将越来越多,对我国旅游业的抑制作用将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11.
应用格尔木市胡杨林和察尔汗盐湖(气象观测站)4年气象观测资料、昆仑山口(气象观测站)3年气象观测资料,计算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着衣指数、人体舒适度指数,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三个景点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表明:旅游观赏胡杨林叶片适宜月份是8月下旬至9月下旬;察尔汗盐湖景区适宜的旅游月份是6月至9月.昆仑山因海拔高度过高、空气稀... 相似文献
12.
《科技通报》2021,(2)
应用唐山地区11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1974-2019年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唐山地区的总体气候条件,并计算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综合分析唐山地区生态宜居气候舒适度,结果表明:(1)唐山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入春晚,入夏、秋正常,入冬早,秋季最短,春季次之,夏季较长,冬季最长。(2)冬季(11~3月)为气候不舒适;春季(4~5月)为气候不舒适到气候较舒适或气候舒适的过渡时期;夏季(6~8月)多为气候舒适,仅7月部分地区为气候较舒适;秋季(9~10月)为气候舒适到气候较舒适或不舒适的过渡期。(3)唐山地区总体舒适期为6个月,集中在5~10月,各地生态宜居气候舒适度较高,其中市区、玉田、丰润、丰南舒适期为5~6、8~9月,较舒适期为7、10月;遵化、迁西、滦南、迁安、滦州、曹妃甸舒适期为5~9月,较舒适期为10月;乐亭舒适期为6~9月,较舒适期为5月。这与唐山各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四季入季时间和四季长度有关。不舒适期主要集中在冬半年,各地生态宜居气候舒适度较低,主要是气温偏低的缘故,可通过调节室内温度来改变人体舒适度感受。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81-2017年武义县逐日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的观测资料,计算了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人体舒适度气象指数四个气候舒适度相关的综合性指标。结果表明:(1)武义县气候舒适度全年较适宜。夏、冬季舒适等级低,舒适日数较少;春、秋季舒适等级高,舒适日数较多。(2)过去的37 a中,气候往更加适宜方向发展,舒适日数逐渐增多。(3)每年气候舒适时段为3月18日~6月16日(共91 d)与9月5日~11月21日(共78d);最舒适时段为4月7日~5月31日(共48 d)与9月25日~11月10日(共46 d)。(4) R/S分析揭示出武义县未来的舒适度指数值(日数)仍将继续当前的趋势朝舒适偏暖(增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7)
利用克什克腾旗阿斯哈图景区自动站2015年~2016年气温、降水、风速资料,与克什克腾旗国家气象观测站同期气象资料作比照,推算分析了阿斯哈图景区旅游季气候特征,并进行风寒指数计算。指出夏季酷热难当之时,山上温度差越大,选择上山游玩非常舒适;秋季舒适略显偏凉,却不会感到很冷,国庆节期间是观赏秋色的好去处;冬季寒冷,不适宜游玩;春季温度逐渐回升,应当根据天气情况,采取一定的防寒、防风措施观赏雪景、雾凇、雨凇等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巴丹吉林、雅布赖(1988-2017年)、阿朝、曼德拉、巴丹吉林沙漠旅游站(2014-2018年)五个气象观测站点降水、气温、湿度、风速等要素为基本资料,着重针对阿拉善右旗旅游与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采用通用热气候指数(Universal Thermal Climate Index,UTCI),分析1979-2014年中国气候舒适度的空间格局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①中国除青藏高原地区外,年均UTCI呈纬向分布,由北向南增加;青藏高原地区呈“环岛状”分布。夏季“无热应力”覆盖面积最大,冬季最小;②“无热应力”频率最高值(> 70%)位于云贵高原南部,最低值(< 10%)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极端冷应力在长江以北均有出现,内蒙古地区东部和东北北部(14%~32%),及青藏高原大部(16%~40%)最为频繁;中国中东部和新疆盆地区域均有极端热应力出现,其中塔里木盆地东部频率在4%以上;③年均UTCI的趋势在中国东北部为正,西南部为负;最大的上升和下降趋势分别位于长江三角洲((0.6~0.8)°C/10a和青藏高原西部(-0.8~0.6)°C/10a)。夏季UTCI在全国范围一致上升,冬季相反;④“无热应力”频率的趋势在中国北部为正,南部为负;上升和下降幅度最大的区域分别为青藏高原东部与黄土高原交界附近((0.8~1.5)个百分点/10a~1.5个百分点/10a))和云贵高原南部(1.5个百分点/10a~2.8个百分点/10a)。极端冷、热应力频率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为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7.
气候因素对滨海旅游目的地旅游需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独特的气候条件是滨海旅游目的地优势之一,气候要素对旅游决策、旅游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海南这一典型滨海旅游目的地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引力模型的、整合经济因素和日照时数、温度、降水、海岸线长度等非经济因素的旅游需求模型,着重分析气候因素对赴琼旅游者旅游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日照时教、降水对旅游需求有明显影响,但显著性水平低于经济因素.夏季,温度对赴琼旅游需求有正向作用,影响仅次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日照时数负作用于旅游需求,其影响占到了第三的位置;冬季温度和日照时数对旅游需求影响不显著,可能和游客先验的"海南无冬季"印象有关.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旅游气候舒适性与气候风险的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旅游气候评价着眼于温湿指数、风寒指数、衣着指数的测定。忽略了高原气候的风险性,难以对高原旅游气候做出全面性的评价。本文引入高原反应风险和紫外线辐射强度,以青藏高原99座城市为样本,依据1980-2010年气候观测数据,分析各指标的时空动态变化。结论如下:1海拔是气候舒适性与风险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海拔增加,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减小,高原反应风险和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2气候舒适性与风险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的舒适性高、紫外辐射的风险性大、高原反应的风险小,冬季相反,春秋两季属于过渡性季节;3空间上,受青藏高原的地形影响,气候舒适性与风险性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马蹄状"分布和"阶梯式"递变规律。在此基础上,将舒适性与风险性进行二维矩阵组合分析,划分为6种类型区。本研究为游客适时、适地进藏旅游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