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基于老公营子煤矿软弱围岩大采高综采面开采条件,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数据实测,开展软弱围岩分层大采高综采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底分层工作面上中下位置周期来压步距相差不大,来压时动载系数差距不大。分层开采顶板矿压显现不剧烈,支架基本满足该地质和开采条件下的支护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潘三矿1771(3)工作面地质条件为研究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程序对不同采高(3m,4m,5m)以及不同的稳定时步(5000,6000,7000)进行模拟研究。研究表明:不同采高工作面围岩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煤层一次采高的增加,工作面煤体内支承压力峰值呈下降趋势,峰值位置超前工作面距离增大,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快慢将影响到超前支承压力的显现,快速推进的工作面矿压显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对于大采高工作面来说,煤壁前方压力集中,容易出现冒顶煤壁片帮的现象,工作面矿压现象显现明显。加之机械设备的大型化、采高的加大以及支架-围岩系统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对工作面的矿压规律进行观测。本文主要针对我矿2075W工作面进行研究,分析工作面矿压的基本规律,并对支架-围岩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4.
鲁展  吕福海  宋杰 《科技风》2014,(3):39-40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ZY6800/20/42液压支架性能,并对其在孤岛、大倾角、大采高、煤层不稳定、工作面不等长、老峒断层交织等复杂的地质条件下适应性进行研究,提出该套支架在类似的地质条件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淮浙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顾北煤矿近年来在研究探索煤层复杂地质条件下开采技术中,为实施资源内涵挖潜,精收细采,优化工作面设计,部分工作面采用刀把式布置,并且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综采工作面对接技术,解决了工作面回采与对接切眼支架安装、支架与支架对接、刮板运输机中间段对接、动态回采条件下液压支架对接前安全间隙控制等技术难题,应用此技术可提高综采工作面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实现综采工作面的持续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谢桥煤矿工程技术地质条件为背景,运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煤层群开采采场围岩力学特征及上部煤层所受采动效应进行了系统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工作面开采后采场围岩应力场、位移场分布特征及下部煤层开采后上部煤层的采动效应规律,研究表明随着采动影响应力壳是不断演化的发展的,采场上部煤岩体的应力是受控于应力壳的发展与演化,因此下部煤层开采上部煤层的应力分布特征与应力壳息息相关,应力壳笼罩下的煤层属于低应力区,壳基影响的区域是应力集中区域。  相似文献   

7.
大采高工作面顶板压力大,煤壁前方支承压力集中程度高,为了研究特定煤层赋存条件下大采高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的矿压显现规律,建立了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力学模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谢桥煤矿1351(3)工作面煤层稳定,局部有起伏,煤厚0.2~9.90m,平均煤厚5.7m,针对此工作面地质条件,综合考虑煤层厚度、煤机最小通过高度及支架最大支撑高度,确定工作面最低采高不小于3.8m,煤层增厚处最大采高不得大于6.3m。初放期间采高控制在4.5m~5.0m。对此提出该面设备选型方案,并进行验算论证,经实践证明,效果明显,对大采高工作面的设备选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煤矿工作面采煤生产中,必须注意工作面矿压的显现,研究影响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因素。影响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因素主要有:采高与控顶距、工作面推进速度、开采深度、煤层倾角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急倾斜煤层储量丰富,产量比重也较大.因急倾斜煤层倾角大,急倾斜煤层埋藏的地质条件复杂,采区及工作面生产能力、机械化程度和效率较低,因此,要合理安排上、下煤的开采顺序.本文主要阐述了急倾斜煤层的倒台阶采煤方法、水平分层和针切分层采煤法、伪倾抖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等开采方法.  相似文献   

11.
裴沟煤矿井下地质构造复杂,小断层多,受地质条件且采面顶底板软和煤质软"三软"影响,支护困难。目前,随着悬移支架的推广应用,一些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暴露出来,通过不断改进,逐步适应了"三软"不稳定煤层开采的需要,代替了∏型钢梁配合液压单体支柱的支护方法,但是悬移支架在倾斜长壁工作面应用时,工作面两端头的闭帮支护工作成为一个难题。倾斜长壁悬移支架工作面两端头采用短片木配合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闭帮使用椽子、竹芭。由于工作面两端头应力集中、压力大,所以经常出现冒顶、蹩帮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作面的正常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2.
基于谢桥煤矿1161(3)工作面煤厚为1.5m~7.3m,平均煤厚为5.33m的地质采矿条件,分析了大采高工作面的综采设备选型原则,对淮南矿区第一个6.5m大采高全套国产综采工作面谢桥煤矿1161(3)工作面设备配套选型进行总结,并对该套设备液压支架支护强度进行了验算。该项大采高国产综采配套技术,对该地区厚煤层开采具有重要的试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采高开采是综采工作面面临的重要开采类型,对于厚度较大的煤层,选择使用大采高的方式进行开采,可较好克服采用底分层开采存在的弊端,提升开采的效率与安全性。通过将智能化开采技术应用到大采高开采中,可较好的提升大采高整体的开采效果。从大采高综采智能化工作面开采关键技术要点分析入手,研究了大采高综采采煤工艺适用性,并针对性提出了提升大采高综采采煤工艺效果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14.
巷道底部煤层无保护开采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人们对这种技术的研究还不是非常的成熟,经过详细的分析之后发现,巷道受下方煤层开采影响程度和工作面的采高和巷道与工作面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要结合巷道下部施工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对不同的开采条件下巷道的应力和其中所显现的数值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了下方煤层开采的影响范围和活动的具体规律,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了非常强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区段巷道的矿压显现一般仅为采动全过程变形量的1/3左右。巷道的围岩变形量除了取决于开采深度、巷道围岩性质、工作面顶板结构等,还与沿空护巷方式及保护煤柱宽度密切相关。不采用煤柱保护巷道时,为沿空保留巷道。底板巷道从开掘到报废,由于上部煤层的采动影响,引起围岩应力反复重新分布,围岩变形速度随之变化。围岩变形将经历掘巷期间明显变形然后趋向稳定,各时期围岩变形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护巷煤柱的宽度、巷道与上部开采空间的距离及围岩的性质。掘巷影响趋向稳定;跨采引起围岩变形急剧增加,跨采后围岩变形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收集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寺河矿首次采用6.2米液压支架回采特厚煤层的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数据,了解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变化情况,分析6.2米大采高工作面老顶来压特征,以此确定6.2米大采高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步距、强度等特征,得出回采空间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关系,全面掌握6.2米大采高工作面采场矿压显现基本规律,为今后6.2米大采高采煤工序安排、顶板管理方式、采煤机械和支护设备的选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门克庆煤矿3102综采工作面涌水量大、矿压显现明显的开采技术条件,分析了顶板砂岩水带来的后果及其治理难点,介绍了回采期间采取的多项水害治理措施,同时针对矿压大致使排水路径单一、排水效率不够高的现状,提出了下一步向相邻采空区疏水、增加排水路径的治理建议,为深埋近水平煤层强矿压开采条件下综采工作面防治水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现场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涡北矿北二采区煤层赋存条件较为复杂,倾角大、构造多、煤层极其松软。采用大采高综放回采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顶煤易发生漏冒,造成大面积空顶,液压支架易出现失稳下滑、歪架,甚至倒架现象,工作面一度处于停产状态,严重威胁着我矿的安全生产。对8203工作面回采以来出现的倒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孔德中  孙慧  王兆会 《科技风》2012,(23):109-110
本文以东庞矿大采高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为研究背景,利用现场实测方法,从顶板来压特征、超前支承压力以及塑性区分布规律等方面对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研究。为类似条件的工作面顶板控制提供了完善、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在煤矿开采与加工领域中,地质软岩孔隙度大、强度低、结构松散,是影响矿采安全和生产效率的重难点问题之一,其中三软煤层在煤矿开采中指的是软的顶板岩层、主采煤层以及煤层底板岩层,其岩层脆弱、结构复杂,对煤矿开采T作造成了较大阻碍.为了提高围岩的稳定性与矿采安全,我国煤矿企业通常会采用巷道支护的方式来保障矿井巷道畅通与围岩稳定,由于矿井下地质结构复杂、围岩变化性大,巷道支护应当不断优化,以达到降低失修率、提高安全保障的作用.笔者将以《巷道支护》一书作为理论参考,深入分析与研究三软煤层巷道围岩的变形机理与巷道支护特点,并进一步探索巷道支护技术优化,为我国三软煤层巷道支护发展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