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开放、智能、互动、高效的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是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安全、可靠、智能、高效充电服务,构建良好的充电网络生态环境的基础,也是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本技术对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运行综合评价体系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深入剖析影响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运营与服务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涵盖充电汽车充电网络中合理性规划、服务能力、网络运行安全、网络运行经济效益等评价模型的综合评价系统框架;通过对充电网络关键环节开展指标考核,完善评价指标的分类,以运行合理性、服务高效性、安全稳定性、运行经济性为衡量指标构建充电网络运行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充电设施标准体系。标准体系的目标是:经过2—3年时间,初步建立与我国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智能电网发展相适应、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协调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体系,制定一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基础标准、关键设备性能和测试方法标准、接口和通信标准、充电站建设技术标准、建设运行管理标准,为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标准支撑,同时积极推进我国自主创新技术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的国际化工作。  相似文献   

3.
孟庆嵘  陈雷  杨秋生 《科技风》2014,(24):51-51
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产业的代表,以其高效无污染的交通行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城市建成区中缺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布点规划,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在城市中发展的瓶颈。系统研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点的意义和作用,提出合理化规划布点建议,对构建清洁高效的新城市意义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4.
基于最新颁布的国内充电设施接口标准,提出一种电动汽车交直流充电接口一致性自动化检测系统和装置,可以实现对交流和直流充电设施的充电接口一致性以及充电通信兼容性等方面自动化检测。该装置可促成电动汽车交直流充电接口的统一,实现电动汽车交直流充电接口的综合检测,并可以将检测结果以报表的形式输出,有效规范不同运营商充电设施接口和充电通信兼容性等问题。经试验得出,该检测装置可以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单项检测时间缩短为5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5.
基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对电动汽车需求的扩张效应,分别建立Cournot和Stackelberg的充电设施投资市场中政府和私人企业投资的双寡头博弈模型。对比两个模型结果发现,政府与企业均在Cournot博弈模型下获得更大利润,而在Stackelberg模型下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总量更大。基于某市电动汽车实际应用的相关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需求扩张效应刺激政府与私人企业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投资,当环境因素比社会财富更重要时,政府应成为市场引导者,推动市场中充电设施的投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状况,对未来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模式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初步研究。充电站建设耗资大,周期长;而且快速充电对电动汽车蓄电池的损害非常大,将大幅降低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电动汽车充电主要还将以家庭慢充为主,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将成为每辆电动汽车的必备选择。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国家促进电动汽车以及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推广应用。本文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以及其产业链的发展进行总结。对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考虑到的因素如用电电荷、布局、以及政策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当前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动汽车的销售量和保有量持续增长,同时也加大了对电动车充电需求,国家对充电桩产业支持政策不断出台,也加速推进了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的发展。据政策要求:到“十四五”规划末,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台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汽车公用充电设施产业将进一步扩大。电动汽车公用充电桩作为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其计量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大车主的切身利益。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及时颁布了新修订的充电桩检定规程。各地市州相继完成了电动汽车公用充电实施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和计量体系建设。经过前期摸底排查,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动汽车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电动汽车是以清洁的电力能源代替传统的化学能源,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发展迅速,有效的改善了环境污染的问题,但在电动汽车的配套设施建设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目前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智能配电网背景下的大规模新能源电动汽车接入对配电网影响及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智能配电网的基本概念及其背景下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以某地区的实际案例分析了智能配电网对于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的意义及优势。  相似文献   

11.
季亮 《科技风》2012,(15):38
电动汽车是新兴产业,而且代表着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而电动汽车以及其相关产业链条的发展,都离不开电动汽车的普及,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充电汽车的巨大需求。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发展,又是这个链条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了充电设施规划的基本内容、模式以及规划中采用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电动汽车能否普及关键是有没有足够的充电站,日产汽车公司约在全国设置200座充电站,三菱汽车公司约在全国700家店铺设置充电器,两家公司已经达成协议,电动汽车可共享设在全国各地的900座充电设备。到2020年,政府计划设置5000处充电设施。但目前购买电动汽车仍多有不便,一是高速路旁充电设备少,二是充电设施和汽车加油站相比少得可怜,在一家充电站充电后能否到达下一家充电站客户心里没底。  相似文献   

13.
王峰 《科技管理研究》2018,(23):228-234
在对电动汽车充电特性和负载配置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居民区的充电运营模式、运行策略及典型方案设计。首先分析传统充电服务运营模式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联合汽车厂商和充电桩厂商混合运营模式和共享充电桩运营模式;给出一种面向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运行策略,包括充电价格的确定方式、基于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的引导性充电模式和电动汽车老旧电池储能装置综合利用,仿真结果验证所提出运行策略的有效性;最后完成面向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典型设计,为电动汽车的广泛普及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尽快出台合理的充电服务费定价标准成为充换电设施网络建设运营的重要影响因素。文中运用动态评价指标,基于调研数据分别测算投资者和消费者可接受的充电服务费,认为不存在双赢的价格区间。针对充电服务费的影响因素,提出政府应健全保障措施,制定合理规划,创新运营模式并推行峰谷分时的用电政策。  相似文献   

15.
充电站风云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试点工程已建成并投运87座标准化充换电站、5179台充电机和7031台交流充电桩,覆盖26个省级地区。充换电站及充电桩数量已居世界第一,我国成为世界上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已是各国提升自身在世界技术、经济等综合国力角逐中的地位,争夺新形势下高新技术领域市场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开拓全球市场,各国都出台了各种发展规划与政策,因此新能源汽车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但充电设施作为电动汽车最为基础的辅助设施,影响着一个区域内电动汽车的覆盖率。因此充电设施的建设水平、形式以及覆盖率,在某一城市内对新能源电动车的普及起着决定性的影响,那么如何在经济较为落后的西藏高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对电动汽车充电特性和负载配置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居民区的充电运营模式、运行策略及典型方案设计。首先分析了传统充电服务运营模式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联合汽车厂商和充电桩厂商混合运营模式和共享充电桩运营模式,接着给出了一种面向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运行策略,包括充电价格的确定方式、基于峰谷分时电价政策的引导性充电模式和电动汽车老旧电池储能装置综合利用,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运行策略的有效性,最后完成面向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典型设计,为电动汽车的广泛普及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青海科技》2014,(5):64-65
<正>充电设施的配套实施跟不上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一度是新能源电动汽车难以大量"上路"的瓶颈。目前,中国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全球首个无线充电动汽车技术已经开始进入试用阶段,该技术可将现有路面和停车位改造成充电位,为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技术是通过非接触的电磁感应方式进行电力传输。当充电车辆在充电停车位停泊后,就能自动通过无线接入充电场的通信网络,建立起地面系统和车载系统的通路连接,并完成车辆相  相似文献   

19.
新能源电动汽车采用高电压、大电流方式通过充电枪向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时插拔很容易造成接口松动和DC+、DC-触电接触不良,产生拉弧火花现象,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充电枪头温度检测系统来解决以上问题。该充电枪头温度检测系统电路结构紧凑,计算方法及检测过程简单,能够准确判断温度报警故障,可靠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20.
基于价值网络的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动汽车商业模式是推动电动汽车技术创新扩散的重要途径,而商业模式价值网络中消费者效用和经营主体盈利性决定了该模式是否可持续。运用比较法和动态盈亏平衡分析法(BEP),从经济性视角重点对"深圳模式"进行剖析,发现充电运营环节的购电和充电差价、充电时间、充电需求量是影响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参数。并以此为基础,对国内电动汽车商业模式中各主体的盈利能力进行考察和评价,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