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可一味说“行”过去,家长们认为子女应该一切服从长辈,什么都是父母说了算。现在,一些家长却由“绝对专制”走向了“极端民主”,对孩子或放任自流,或百依百顺。心理学认为:“过分的自由造就没有界限和没有责任心的人。”阿莎·菲利普斯在《说不——为什么对你和你的孩子非常重要》一书中指出:“为了避免专制者形象而只知道说行的父母,只会造成一种脱离现实生活的幻想和危险的形势。”孩子长期处于受宠的特殊地位,要风得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独生子的母亲,有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潜意识里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按照我的设想去发展,去成就一番事业。因此对他的各方面都有所要求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母子间难免产生摩擦和碰撞。可是现在回想起这些摩擦和碰撞的顺利化解,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和满足。毕竟母子间的亲情和理解比什么都重要。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你  相似文献   

3.
《中学教育》2005,(10):49-50
“别人打你,你也打他,打不过就咬”;“咱们宁可赔钱,也不能吃亏”。这是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小孩子时经常说的话。大人的本意是“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可是,这种教育要把握好尺度,如果在成人偏颇、过激甚至错误的引导下,孩子心理中善良的成分会越来越少。在一些家长看来,“从小不吃亏”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实际上,没有善良之心的孩子也不可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4.
唐志琴 《文教资料》2009,(15):92-93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在孩子成人、成才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从家庭教育的优势、家庭教育的误区,以及如何正确进行对孩子的教育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北京市教委新修订了<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和《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原规范的第20条最后一名是“遇到坏人坏事要主动报告、敢于斗争”,现在“敢于斗争”被去掉了。  相似文献   

6.
面对自己的孩子,父母们往往宠爱有加。对于孩子的行为以及他们提出的各种要求,父母们更是千依百顺,从来不会拒绝。因此,我们的身边才会有了小皇帝、小太阳。然而,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容易使孩子形成娇生惯养、任性的习惯。一个不曾经受失望和拒绝的孩子,他  相似文献   

7.
我们正处在一个光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时代。但是,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阴暗角落、颓废思想、丑恶现象。对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应当积极谨慎地和周围的人和事接触,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相似文献   

8.
9.
Liwa 《父母必读》2010,(10):128-128
5-7岁 让他认字,他玩手里的玩具;教他数数,他读两个就跑掉。能引起他注意的只有虚幻世界的卡通主人公!为什么我的宝宝这么不爱学习,将来上学可怎么办?  相似文献   

10.
爱兔说     
《父母必读》2013,(9):124-129
亲爱的宝贝, 当年你在我肚子里, 就像是只小兔。 不动的时候静悄悄, 动起来没个停。  相似文献   

11.
12.
这是一位母亲的来信。信中的母亲充满了无奈和无助:  相似文献   

13.
背景新闻近期,《藏在书包里的玫瑰》一书火爆哈尔滨书市。这是一本与生命对话的书,它直面的是一代人的青春和几代人的牵挂。这是一本描述和分析中学生性关系的书。它以深刻的笔触,揭示了中学生隐秘的一角,从而引发了人们对青春期性教育的沉重思考。“接吻就是舌头之间在攻击、18岁流产、懒得避孕”,书中运用了一个个颇具冲动力的小标题,概述了13名过早涉足性生活的学生访谈录,同时爆出了个令人咋舌的话题———在13名发生性关系的学生中,半数以上是公认的好学生;有三分之一学生来自重点中学甚至是名声显赫的学校。他们初次发生性行为时,100%…  相似文献   

14.
爱说骂人话     
丁丁 《父母必读》2012,(12):120-120
最近宝宝总是爱骂人,边说边乐甚至捂着肚子哈哈大笑,别人越是说“那样说不对”,他越是来劲。  相似文献   

15.
带学生出门,自然面临一定的危险,何况,如今的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实在不敢高估!不出门,让学生闷在学校那巴掌大的地方,怎么开阔眼界,锻炼多方面的能力?鱼与熊掌,可能兼得?不能因噎废食,不能斩脚趾避沙虫,不能把学生关在“笼子”里……显然,支持出门的呼声更高一些。那么,安全隐患如何消除?出门前要做哪些长期和短期的准备?龚希修、许春良二位老师支了高招。而谢留娟老师的“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则运用了逆向思维:人不出门心出门也是出门!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总之,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放飞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责无旁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因为,危险与安全永远相伴存在。  相似文献   

16.
许多家长也许都曾面临过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到了入学的年龄,却不愿去;或者是,孩子上学没几天,新鲜劲一过,就再也不想去了。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们为此煞费苦心,劝说、利诱、威胁,甚至责骂,无所不用其极。结果孩子是上学了,但孩子苦,家长也累。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高高兴兴上学呢?其实,在孩子入学前,家长们就可以采取一些预防干预措施,增强孩子对学校生活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不爱洗澡     
娟子 《父母必读》2012,(6):119-119
小家伙出生前都是泡在羊水里的,那么熟悉水。现在居然怕水,不爱洗澡了?如何重新培养宝宝对水的青睐?  相似文献   

18.
记得我的儿子5岁左右时,曾多次拿我背包里的钱去店里买东西,少则1元,多则10元,害得我把钱包东藏西放,最后还是被他找到。我骂过,也曾讲过道理,但是没有用。最后逼自己去反思:为什么孩子会偷钱?因为孩子手中从没有零花钱。看别的孩子有吃的,他没有;看别的孩子有花的,他没有。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这样下去,会渐渐让孩子养成偷钱的坏习惯。堵不如疏,如果能对孩子的需要给予适当满足,那他还会偷拿钱花吗?再说,这个年龄的孩子也该培养金钱观了。于是,我干脆来个大转变: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2005,(10B):45-45
眨眼睛是身体自身对眼睛的一种保护,眨眼睛的时候,眼皮会把眼泪均匀地涂在眼球的表面,冲洗掉讨厌的灰尘。要是一直不眨眼睛,眼睛就会又干又酸。常眨眼睛也会让眼睛得到休息。  相似文献   

20.
罗明华 《父母必读》2013,(11):109-109
“不”“我不要”“我不吃”“我不走”,他不亦乐乎地沉浸在一个说“不”的世界里,这真是让爸爸妈妈很挠头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