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农村题材电视剧一直以来都是荧屏中非常重要的故事类型。相对于其他类型电视剧,其具有独特的视觉空间,文化内涵及审美趣味。从20世纪80年代《篱笆·女人和狗》三部曲开始,到后来的《希望的田野》三部曲、《乡村爱情》系列,以及近些年获得口碑和市场双丰收的《满秋》、《我的土地我的家》、《营盘镇警事》、《温州一家人》等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作品,30多年来,一系列优秀的农村电视剧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一个  相似文献   

2.
陈海燕 《东南传播》2020,(10):132-133
本文以热播电视剧《正阳门下小女人》《姥姥的饺子馆》为例,深入解析改革题材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从大变革时代对女性命运的改变、观念的重塑、精神的蜕变,以及情感世界的特殊体验入手,深入阐述"新时代新女性"形象的成因、特质和所具有的深刻意义,为新时代女性题材电视剧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自我国电视剧事业进入创作繁荣期以来,涌现大量优秀的电视剧,题材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新时期(2000年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迎来了发展高峰,但是从诸多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东北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因其独特的影像风格受到了更大的关注,对于山东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以《老农民》为例从与山东区域乡土文化密切相关的地域空间、人物形象、礼俗情节来对山东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乡土文化进行解构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是中国电视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类型。纵观近10年荧屏上热播的农村剧,我们不难发现,基本上都被具有浓郁北方气息的农村剧所占据,有学者指出"在强劲的东北风之下,南方农村题材电视剧集体失语"。有鉴于此,本文拟通过湖南的《八百里洞庭我的家》和吉林的《乡村爱情》对比,来寻找南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同时通过南北两种类型农村电视剧的比较,来观察地域文化、消费导向、语言障碍、经济环境等对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探析央视最新热播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喜耕田的故事》、《文化站长》在创作主题、创作特征、创作趋势等方面的新特点,并结合近期播出的一系列农村剧的情况作分析比较,为今后农村剧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剑芳 《新闻爱好者》2011,(14):139-140
周喜俊,一个从农村走出的女性作家,从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一路走来,成就斐然。至今,她已出版《辣椒嫂》、《周喜俊剧作选》、《周喜俊说唱戏曲集》等专著7部,在《中国作家》、《人民文学》、《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曲艺》等发表文学、戏剧、曲艺、电视剧等各类文艺作品600余万字,多部作品获省级和全国奖项。因创作成绩突出,她先后被评为河北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文联优秀青年文艺家等。2004年,由她编剧的电视连续剧《当家的女人》在荧屏亮相,好评如潮,成为当年重播率相当高的电视剧。随后,她创作了电视剧本《当家的男人》、长篇小说《当家的男人》和戏曲《七品村官》,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7.
周喜俊,一个从农村走出的女性作家,从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一路走来,成就斐然。至今,她已出版《辣椒嫂》、《周喜俊剧作选》、《周喜俊说唱戏曲集》等专著7部,在《中国作家》、《人民文学》、《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曲艺》等发表文学、戏剧、曲艺、电视剧等各类文艺作品600余万字,多部作品获省级和全国奖项。因创作成绩突出,她先后被评为河北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文联优秀青年文艺家等。2004年,由她编剧的电视连续剧《当家的女人》在荧屏亮相,好评如潮,成为当年重播率相当高的电视剧。随后,她创作了电视剧本《当家的男人》、长篇小说《当家的男人》和戏曲《七品村官》,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8.
徐行行 《青年记者》2016,(18):64-65
在电视剧类型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少得可怜,许多肤浅油滑的作品引起了业界的批评.电视剧《小麦进城》根据编剧倪学礼长篇小说《追赶与呼喊》改编而成.相比其他农村题材电视剧,《小麦进城》有着深刻的美学价值,彰显了作为文艺创作者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良知.  相似文献   

9.
蒋宏宾 《视听界》2014,(6):74-77
由吴秀波主演的农村题材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在央视播出后收视表现不俗,以生动的情节和自然细腻的表演吸引了受众。本文以该剧为例,从主调性、喜剧性、地域性三方面,探索农村题材电视剧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展现新农村发展变化的农村题材电视剧持续升温,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肯定。早先的《喜耕田的故事》、《美丽的田野》、《圣水湖畔》、《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女人当官》,特别是本山传媒拍摄的农村题材  相似文献   

11.
曹榛 《视听》2016,(11):41-42
谍战题材一直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电视剧题材,也是被业界认为容易出精品的电视剧类型。而作为谍战题材剧优秀代表之一的电视剧《潜伏》,在较短的时间里引起极大的关注和热议,也直接说明我国观众对谍战题材电视剧的喜爱。而在湖南卫视这样一个受众面极广的平台播出的《麻雀》,同为谍战题材电视剧,但和七年前播出的《潜伏》相比,出现很多新变化。本文旨在分析由《麻雀》带来的新变化,以及我国谍战题材电视剧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农村题材电视剧经历了多年沉寂之后,出现了繁荣景象。《马大帅》、《圣水湖畔》、《美丽的田野》、《民工》、《趟过女人河的男人》、《都市外乡人》、  相似文献   

13.
戴清 《现代传播》2002,(6):65-67
本文通过对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以及相关题材作品进行文本比较 ,分析了电视剧创作与改编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道德观念 ,从而揭示了主流意识形态与文化环境因素对创作心态、创作方法所构成的制约与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孙宝国  吴瑕 《视听界》2013,(4):58-60
新世纪以来,国家在政策和管理层面积极鼓励和倡导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在立项上支持,在播出上扶持,在评奖上倾斜。这些措施对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较前一时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毋庸讳言,仍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一、相对数量仍偏少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绝对数量直线上升,成为堪与历史题材、军旅题材以及都市题材比肩的电视剧类型,获得了观众广泛的接纳和认可。尽管如此,与其他热门题材电视剧相比,农村题材电视剧在数量增长上尚处劣势,远未满足广大农村受众的收视需求。  相似文献   

15.
现如今,中国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正进入亘古未有的变革之中,而电视剧以农村社会生活为题材反映农村现实状况的作品数量之少、质量之参差不齐引人担忧。面对"三农"现实世界的影视创作,应以"注重现实生活、立足人民群体、把握时代特征"的观点,对亟待进行文化内核深入挖掘和农民风貌全新展示的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做出新的思辨,以期重塑我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发展思路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6.
徐旭 《声屏世界》2007,(10):32-34
中央一套黄金时段热播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乡村爱情》《喜庆农家》《福星临门》等成为央视新“风向标”,描绘出了一幅幅建设新农村的优美画卷。它们以鲜明的时代主题、深刻的思想内涵,向广大受众阐释了农村正在发生、发展着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陈惠 《视听》2024,(4):100-103
在文化传承语境下,非遗题材电视剧创作较以往更注重挖掘人文底蕴。《芝麻胡同》《鬓边不是海棠红》《正好遇见你》《后浪》等一批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所创新的代表性剧作,展现了文化视域下新时代非遗题材电视剧在内容创作、人物塑造、精神表达和审美体验等方面的艺术特色,有助于非遗题材电视剧创作在探索实践中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构起对民族和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赵本山从一个二人转艺术家转型为小品艺术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如今他又在中国电视剧行业中成为了佼佼者。继《刘老根》到《马大帅》,他所拍的电视剧都获得巨大的成功,而如今他挑战了一个新的题材,就是将农村题材搬到了荧幕上,一部反映农村生活的电视剧《乡村爱情》成为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播放的电视剧,火爆程度堪称一绝,本文基于此电视剧,探寻其本土化对于受众的情感影响,并确立出真正火爆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安建 《视听纵横》2007,(4):103-104
一、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创作近几年异军突起生机勃勃蔚为大观,特别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与《亮剑》等剧的播出,在荧屏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英雄旋风。这股旋风不仅支撑了主旋律电视剧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取得了良好的收视佳绩。是各主流频道争相青睐的好作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石静  杨滟 《新闻世界》2012,(7):69-70
近年来,随着我国影视创作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已然成为了当今荧屏中的主流,随着《蜗居》、《媳妇的美好时代》深受观众喜爱后,近期播出的《北京爱情故事》、《夫妻那些事》、《心术》也受到了观众的热捧。本文试从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热播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等角度,对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热播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