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华锋 《中学理科》2006,(10):40-40
九年级物理“功”的教学是在力、简单机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力学中的功,严格地说,应称为“机械功”,在初中把它简称为“功”。功的概念是全章和整个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有效的途径,是对简单机械知识的深化,反映了机械工作的本质和原理,有其重要的实践意义。所以,学好功不仅对前面的内容有巩固和提高作用,而且对后继内容,如热学中的热和功,电学中的电功、电功率等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更为高中进一步研究功和能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小议“物理功”和“生理功”曹华挺编者按在“功”的教学中,这篇文章所举的生活实例,确实影响着学生对物理学中“功”的定义的理解。曹老师对此提出自己的见解.作为一家之言予以发表,本刊欢迎物理界同仁各抒己见。物理课上,教师讲到功的两个要素时.常常举出这样的例...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1997年,我市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7000多人,这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担负着我市基础教育的重任。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决定了我市基础教育的质量。根据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要求,经过充分论证,我市提出了“采用‘三功一优’模式,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研究课题。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一)“三功一优”的界定及内涵“三功一优”,即在我市中小学教师中开展全员性的高层次的教学基本功、教研基本功和科研基本功训练,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强调开展高层次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是指在继续教育和“两课一评”活动基础…  相似文献   

4.
初中物理P184对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定义如下: 利用机械工作的时候,对我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这部分功是必须做的。 对人们没有用但不得不额外做的功叫额外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叫总功。 这三个概念的定义都属于描述性的,乍看起来通俗易懂,但更进一步对概念中的几个关键词,“有用”、“没有用”、“必须”、“不得不”进行探究,发现这些关键  相似文献   

5.
“功的原理”(以下简称原理)是机械做功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初中阶段研究功和能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教材分析从教材结构看,“原理”是本章教材的第二节,它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材从功的观点研究简单机械,抓住主要矛盾,忽视次要矛盾而抽象出“原理”,然后作为“原理”的应用,分析了“斜面”的作用,并通过第三节的“机械效率”扩展到实际的简单机械,从而说明“原理”是一切机械普遍遵循的原理.“原理”既是对简单机械从功的角度的深入研究,又是学习“机械效率”和高中有关知识的基础.从研究方法看…  相似文献   

6.
在高考考点中,“功”是一个基本概念。“动能定理”是一个重点、难点,也是热点.我们知道,做功离不开力,做功的过程也必然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动能定理中又离不开力做功,同时也必然与动能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本文中,笔者将结合例题, 从“力”与“能”的角度来分析求解有关“功”和“动能定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功”的含义  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比较抽象复杂 ,学生难以理解 ,其概念的形成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介绍功这个物理概念之前 ,最好先从字面上介绍一下在我们汉语里面“功”的多重含义 :1 功劳。跟“过”相对 ,例如丰功伟绩、功劳、立功 ;2 成绩、效果、成效的意思。例如事半功倍、大功告成 ;3 技术和技术修养。例如唱功、基本功等等。物理学里的功主要偏重于“成效、效果”的意思 ,当然还有它本身的物理意义。这样从一开始就提醒学生注意物理学的功跟人们通常说的“功”不一样 ,这对学生掌握功的概念是有好处的。 …  相似文献   

8.
功的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把力、简单机械和功联系起来。初中物理课本“功的原理”一节的教学中,既要为后面斜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又要为机械效率的学习留有余地,而本节的教学又是建立在抽象的“功”的概念的基础上的,所以教学有一定难度。课本上对“功的原理”的描述采用了“物化”的语言:“利用任何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做的功”。在教学中如何发挥教材的这一特点,以取得教好的教学效果,是大家所共同关心的。一、我们的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李斯《谏逐客书》一文中的“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以客之功”,即“以客为功”——句中之“之”犹“为”,应是一个泛义(意义广泛的)动词,这里可具体解为“成就”、“取得”、“建立”之类的意思。“功”,名词,功业义。“以客之功”意即“凭借客卿成就(取得、建立)功业”之义。目前流行的几种有代表性的、权威的训释都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0.
应继祥 《物理教师》2009,30(8):61-62,65
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功是能量的转化量度.功的计算在功能关系问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功的计算则没有一个“万能的公式”,在实际问题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相应的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求解,因此很多学生在处理做功的问题时常常感到困难,不知如何下手.高考复习阶段,可对“功”的计算采用立体化复习,归纳起来,有3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初二物理《功》一章中有三个易混淆的概念: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功与功率、功与机械效率是密切相关的物理量,但它们的意义又有所区别.功率与机械效率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二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学习时应注意区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语道破了我们教学的根本宗旨和根本目的,指明了我们教学用“功”的方向.一、“功”在激发学生成才做真人的欲望商业学校的德育教学是教育“三个方面”以及改革开放,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激烈竞争的时代需要,它是提高做人素质的关键,是走又红又专道路的正确路标,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求美、渴望成才积极向上的有效途径.而这种“欲望”,正是推动学生学好专业、扩展知识,抑恶扬善,争做“四有新人”的内在动力.为此必须抓住三个教学重点:第一,要深入浅出地阐明德和才的极端重要性和辩证、统一关系.在1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风波之后,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曾语重心长地教育全党全国人民说:“有德才能做人,德高道远.”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说:“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至于颠覆者多矣.”这些精辟、深刻论断告诉我们:德是做人的根本;德是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和根本意志的体现,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德和才是辩证统一关系,德是统帅,它制约着施才方向;才是德者的资本、资格.有德无才是  相似文献   

13.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1 理解功的概念 (1)知道做机械功的两个不可缺少因素;知道:“做功”与“工作”的区别。 (2)知道正功和负功的意义。 1.2 掌握功的计算 (1)知道计算机械功的公式W=Fscosa;知道功的国际制单位是焦耳;知道功是标量。 (2)能够用公式W=Fscosa进行有关计算。  相似文献   

14.
初中物理课本没有对“功”下定义,而是从汉字“功”的含义中“成效”的意思出发,说明: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这样从“成效”出发引出“力学”里的“做功”,即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功和能”试题往往综合牛顿定律、圆周运动、电场、磁场等知识进行考查,并能结合现实生活、生产、科技知识出现新情景题,这类试题物理过程复杂、条件隐蔽,可有效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工具能力.“功和能”的试题主要有以下三类:  相似文献   

16.
提及“唱、念、坐、打”四字,人们自然会想到此乃京剧演员的四样看家本领。然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一校之长,若能深得以上四功之奥妙,练就“唱、念、坐、打”的功夫,对经营好一所学校将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17.
“功和功率”是初中物理的重要一章.功、功率、机械效率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是中考的热门考点.本文拟谈“功和功率”在近年来中考中的考查要点,并举例分析,以期引导学生掌握解析“功和功率”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一、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及其对应关 系  相似文献   

18.
杨惠萍 《湖南教育》2004,(15):22-22
古代的读书人要将“四书”“五经”全部精读背熟,在此基础上,再模仿、训练、自悟,这样读、抄、默、背,几年之后,渐渐腹中有物,以至下笔生花,出口成章,最终学富五车,成名成家。鲁迅先生当年在三味书屋中也曾上午读书,下午对对子,由此奠定了扎实的文学基本功,最终成为大家。因此,语文“背功”的意义不可小视。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状况如何呢?学生学了12年的语文,有几个能背出一些名家名篇?这直接导致了学生作文空洞无词,或者华而不实。为什么要重提语文“背功”?在背诵中形成语感从心理学上讲,“背功”为识记能力,它对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功的定义有三种不同说法,本文从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及摩擦生热现象的功能关系出发,分别对“质点位移”、“力点位移”及“质心位移”所定义的功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只有用“质点位移”定义功才是准确而科学的。  相似文献   

20.
初中物理课本没有对“功”下定义,而是从汉字“功”的含义中“成效”的意思出发,说明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