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属地震多发国家,需要考虑抗震设防的地域辽阔。本文对现代抗震思路内容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思路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具体了抗震措施以此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
李坚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3):154-155
阐述了国内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提出了现代抗震的设计思路,以及保证结构延性能力的抗震措施。通过与国外规范的比较指出我国规范对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指出需用抗震方法。  相似文献   

3.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正确掌握现在抗震设计方法还要理解抗震思路的由来,不仅要进行抗震理论计算,更要重视抗震的构造要求,采取适当的抗震技术措施确保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4.
工民建结构抗震一直是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重要课题,在抗震的研究中概念设计的提出,为建筑结构设计开拓了新的思路,在概念设计思想指导下从整体设计上增加建筑结构抗震的性能,增加建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潘振平  王岗  覃朗 《今日科苑》2010,(16):24-25
结构抗震设计中,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SSI)是一个难题,计算模型中不可随意简化;联系各国有关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效应规定的抗震规范,提出结构中常见的桩基础抗震设计理念及思路,并对模型的人工边界进行了讨论;工程应用表明,新型结构支盘桩对结构抗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冯海明  贾松林  胡强 《大众科技》2009,(7):72-73,46
针对传统结构抗震思路,详细介绍了结构的消能减震是结构抗震的新思路,以及目前常用的消能减震装置及其适用对象,阐述了消能减震结构的能量原理及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分析表明,消能减震结构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日本防震抗震减灾新思路和新技术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防震抗震减灾技术发展的先行者。我国一些省区也是地震频发的地区,故日本在防震抗震减灾方面的经验对我国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本文对日本这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述评,并建议我国在防震抗震减灾首先要有思路上的创新,防患于未然是最为有效的防震抗震减灾途径,要在防震抗震减灾中积极使用新兴技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地震频发,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无法预报、破坏严重的特点,因而在工程中尽可能的减小震害就显得十分重要。随着建筑结构抗震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结构抗震设计思路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需注意的一些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14)
本文分析了老式农村房屋建造上的不足,结合新农村房屋的特点及盐城市地质地貌特点,分析了各类建筑抗震结构及地基构造方法,对该地区农村房屋抗震建设提出了新的规划及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汶川8级地震中砌体结构建筑物的震害情况,归纳分析了砌体结构房屋在地震中的震害特征及其原因,针对砌体结构的特点,结合抗震概念设计,总结出了砌体结构抗震加固设计的一些方法及思路。  相似文献   

11.
抗震设计一直是建筑结构设计的核心环节,传统的抗震设计主要通过加固墙体来实现,虽然效果明显,但是抗震能力明显不足,目前,建筑设计人员改变思路,从建筑施工的工艺以及建筑施工新型材料等方面着手,抗震效果明显加强,施工操作的难度也有所下降,这是建筑施工的又一个进步,本文就建筑结构设计的具体抗震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分析,希望能够为人类的建筑事业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日本本州岛海域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同时引发了海啸,火灾,核泄漏等一系列次生灾害,给日本国造成了重大损失,但是,得益于日本先进的抗震设计,在地震中日本的房屋结构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损坏和坍塌。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地震发生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抗震设计技术的领跑者。通过对日本抗震建筑设计中的结构形式设计,建筑选址以及建筑材料选用多方面的探讨。对日本抗震建筑设计做出简要的介绍,希望对我国的抗震设计思路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设计过程中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筑结构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塔高层超限结构抗震验算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塔结构等效为单塔结构的验算思路。通过多塔结构和单塔结构的振型周期和基底剪力的计算结果的比较,得到了等效单塔结构的地震响应偏差,从而在单塔结构的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加上偏差以包络多塔结果,达到快速可靠地验算多塔结构的目的,同时保证了安全性。上海真如副中心的两栋超限结构的抗震验算的实例中采用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结果表明该工程的设计符合规范要求,达到预计的抗震目标。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剪力墙结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了。剪力墙结构一方面可以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另一方面也给建筑装饰的布置提供了新的思路。而剪力墙楼梯本身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结构,其抗震性能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如果抗震能力不达标,会给整个建筑使用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到其安全性。本文首先说明了剪力墙楼体设计方面中的相关问题,并且系统分析了剪力墙结构对于整个建筑的安全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5.12"汶川地震后,国家有关部门对现行的抗震规范中关于中小学校舍部分做了相应的修改,并要求对已有的校舍进行全面的抗震安全鉴定。文章对北京市某小学校舍进行了抗震鉴定与加固,结合现行抗震鉴定标准阐述了抗震鉴定的基本流程以及采用抗震加固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我国传统建筑抗震类型及国际最新的建筑抗震技术,建议加大最新抗震技术的应用,并加强对建筑抗震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存在着大量抗震设防、抗震性能欠佳的建筑物,为了能够确保这些建筑安全使用并发挥其应有的建筑功能,要对其进行抗震鉴定及加固。本文分析了我国建筑物的抗震加固技术方法,对优于传统抗震加固方法的隔震加固方法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指出隔震加固方法更加适合现代建筑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19.
张小云  任卫东 《科技风》2012,(10):176+178
文章阐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以及实现该目标的基本设计步骤:把握好抗震概念设计;选用适当的抗震分析方法,使结构和结构构件既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又满足变形要求;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使结构有足够的延性,最终实现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20.
包广林 《科技风》2013,(12):167
汶川大地震再一次给了我们惨痛的教训,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抗震途径,即民用建筑抗震设计对结构抗震提供了重要而有利的影响。由于地震发生的不确定性,依靠定量计算设计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不能代表结构在地震中的真实反应。结合震灾启示,本文对民用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以及结构抗震设计内容进行了阐述,为广大工程设计人员进行抗震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