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学段目标的表述、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等方面多有突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作为语文课程的顶层设计,统领课程目标与内容;首次单列课程内容版块并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组织、呈现,增强课标的实践指导性。可以预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印发和落地将给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带来不少改变。  相似文献   

2.
高职语文课程内容应根据职业能力培养或岗位需要进行选择和组织。在此前提下,我们可从以模块设置进行课程内容组织、以项目建设进行课程内容组织、以“工学结合”进行课程内容组织等三个方面,来探讨高职语文课程内容组织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3.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教材对课程内容的呈现主要是靠教材语言来实现的。教材语言的模糊不清直接影响到课程内容呈现的不确定性。通过对语文教材对象语言与叙述语言模糊性特征的分析,从而论证当前语文课程内容的随意、无序,以及由此体现出的不确定性,以期待语文教材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主体是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语文课程目标包括内容目标、能力目标、活动目标。语文教学要关注领域之间目标的互通和学段之间目标的关联,采用分解、揭示、提炼、选择、开发等策略,将课程目标具体化,使其成为课堂教学中易于达到并可检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已经近10年了,它对语文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诸多方面作了改革尝试,委实是教坛上一股清新的风。在我看来,教法和学法的改革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略论高职语文课程内容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是指以教科书为基准,教师与学生在学校中所传授与学习的所有文化与知识的总和。当前,我国高职语文课程存在专业定位不明、内容体系过时、结构混杂凌乱等问题。对高职语文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必须促进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基于专业定位进行内容选择;基于社会需求推进课程内容的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7.
一、校本使用的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放、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强调努力开发并合理利用当时当地的语文课程资源.科学构建校本教材。  相似文献   

8.
<正>一、从课程内容到教学内容学习任务群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主要组织和呈现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置了六个学习任务群,每个任务群分为四个学段对学习内容作了规定,具有鲜明的进阶性和关联性。这是课程内容层面的规定。课程内容需要转化为具体、明确、可实施的教学内容才能成为学生可以学习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中职语文课程改革诸问题略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中职语文课程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其改革势在必行。中职语文课程改革既要借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更要立足于职业教育的现实状况,突出职教特色。为此,需要科学界定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合理优化课程结构、精心选择课程内容和改革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徐丹 《文学教育(上)》2011,(14):125-125
在课程编制过程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研制要解决的问题是一门课程应该教什么的问题。由于课程内容直接与该课程的教育内容相关,因此被认为是课程编制中最主要的问题。从这一点上来看,审视当前语文课程内容的困境,寻找出路,有益于当前语文新课改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1.
言语能力、人文素养、思维品质是语文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三个重要维度。着眼于言语能力发展,要突出语文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发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促进言语能力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着眼于人文素养发展,要强调语文课程内容的人文性,精心选择能够滋养学生心灵、具有丰富阐释空间的经典作品与人文知识;着眼于思维品质发展,要突出语文课程内容的超越性,建设面向"可能生活"、激发学生未来意识的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语文教学大纲为语文课程标准 ,预示着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时代转型 ,表现为三大前景 :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选择将逐渐成为现实 ,语文教材将可能呈现“多样化”的格局 ,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将率先迈步。为尽快接近这样的前景 ,当前最迫切的工作 ,应将改革的突破口由对资源材料和教学法的依赖 ,转到对语文课程内容研制的注重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的本体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语文课程的本体?怎样研究语文课程的本体?语文课程的教学研究与课程实践,如果其课程内容不清晰,那么后续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很难弥补其课程内容缺失的先天不足。语文教育研究者和课程实施者应该花大力气研究语文课程的本体--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内容是语文课程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老大难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程内容一直处于缺失状态。其实,语文课程内容缺失的状态很大程度上与语文课程性质和语文知识体系有关。因此,选择和建构确定性的语文课程内容既要认识到语文课程的民族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又要加强语文知识的学理研究,并精选吸纳相关学科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努力构建一套相对科学实用的语文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5.
改语文教学大纲为语文课程标准,预示着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时代转型,表现为三大前景:一是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选择将逐渐成为现实,二是语文教材将可能呈现“多样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16.
克服语文教学的随意性,追求确定性的课程内容,是我国语文教育界应继续努力的方向。1956年中小学语文分科教学大纲的核心便是追求语文课程内容的确定性。其编制的经验和教训说明:没有课程内容支撑的课程目标,必定落空;不指向课程目标的课程内容,绝不是合适的内容;课程目标变化,必然要求课程内容做相应的调整;课程内容不变,变化了的课程目标注定不可能实现。这也提示我们: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要把重心放到课程目标的支撑研究上,放到课程内容的目标指向研究上,尤其要做好具体项目的研制这一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7.
《政治课教学》2012,(10):68-68
语文课程内容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课程目标”有三种对应关系。1.“属于”关系。课程内容属于课程目标,因而是课程目标的直接构成部分。比如:“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语文课程所应承载的教育使命。由于理论的规避、外在的干预及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语文课程科学精神的缺失。科学精神回归语文课程,就要转变课程理念,确立科学性与人文性互融的语文课程观;改进课程内容,增加语文课程的科学舍量;转变教学方法,在教师分析讲解与学生的自主探究中渗透科学精神;转变课程评价观念与方法.注重评价学生对待学习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9.
《湘南学院学报》2020,(1):94-100
缺乏具体、明确与系统的课程内容,是制约语文课程发展与提高的根本性问题。分析和借鉴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国母语课程标准对母语课程内容的实际构建,对我国语文课程内容建设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借鉴与启示价值。语文课程内容建设中,应确立以汉语言字为圆心、以听说读写四个基本领域能力为核心、以听说读写四领域的知识特别是程序性知识为重心的认识与实践导向,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与语文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20.
语体选择和文体选择是语文课程内容选择的首要问题。在语文课程设计中虽然形成了以现代书面语为主,以文言文为辅的语体选择格局,但现代文的教学价值还有待不断开发。语文课程在文体选择上仍以文学文体为主组织课程,课程改革背景下应打破这一格局。借助新闻文体和学术文体的文类优势,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