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桃红柳绿又一春。此时,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万物苏醒,百花盛开,正是踏青赏景的好时机。在神州大地,有不少以“春”命“景”的旅游胜地,值得携春风一游。  相似文献   

2.
<正>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认识水平的低下,人类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对自然灾害无法抵抗,于是便赋予自然物以人的社会属性,使之人格化,这样便产生了“万物有灵”观念。“万物有灵”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又产生了“灵魂不死”观念。侗族先民认为人死之后灵魂是不死不灭的,他们生活在另一个“极乐世界”,过  相似文献   

3.
叩问心魂     
灵魂的有无,祥林嫂到死也没有弄明白,博学如“我”者也没法说清楚。但我想世间万物灵魂总归是有的: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草木虫鱼的不同灵性,充分昭示着灵魂的存在。林黛玉在《葬花辞》里也说:“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相似文献   

4.
又碰到了一个生日。一副常见的对联的上联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我又增了一年寿。庄子说:万物方生方死。从这个观点上来看,我又死了一年,向死亡接近了一年。  相似文献   

5.
梦想     
上帝创造完万物之后,曾请万物一起喝下午茶。上帝说:“我的孩子们,尼采一诞生,我就要死了,不能照顾你们一辈子。现在你们可以向我要一项生存技能,然后自谋生路去吧。”万物表达完对上帝依依不舍的深情,接着就争先恐后地要拿到  相似文献   

6.
生与死,自古以来都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怎样对待“生死”,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的。喜生恶死,是人之常情,然而“道家”却反对此种“常情”。他们主张“万物齐一”、“生死等同”。道家的这种善待生死的态度,在“髑嵝文”和“乞丐文”中均可以找到例证。认真查阅古代的“髅作品”和“乞丐作品”,对加深认识道家思想将会帮助不小。  相似文献   

7.
《语文世界(高中版)》2009,(4):F0003-F0003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文物论) 这是庄子的名言,后来的人因这两句话悟道的也很多。庄子归纳“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表达心物一元的观念。“心物一元”绝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但可以说是纯粹的唯心(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唯心”)。  相似文献   

8.
“道”“气”“形”共同构成《庄子》中万物生化的逻辑结构,其中“道”是生成万物的本根和本原,“道”既是万物生化的起点,也是万物复归的终点。《庄子》之“道”既是“造物者”,也是“造化者”。“气”是万物互相转化之必要条件,《庄子》提出“通天下之一气”,肯定“气”在万物生成以及转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以“气”之聚合解释万物的生成,以“气”之消散解释万物的灭亡。“形”是万物生化最基本的呈现形式,基于构成万物之“气”的同质性,《庄子》提出万物皆可以不同的形式互相转化,肯定一物有转化为他物的可能。《庄子》揭示出万物由道而生、由气而化、由形而显即“道生—气化—形显”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9.
《死海不死》是一篇事理性的说明文。作为一篇科学小品,它除了具有科学性、知识性的特点外,还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先说“死”。“死”的本义是指生物失去生命,跟“生”相对,而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从标题到内容无不赋予“死”丰富的内涵。文章先从死海的得名入手,介绍了死海的表面特征———寸草不生(这是第一处“死”),而后又揭示了死海的本质属性,使人们认识到了死海不死的原因(这是第二处“死”,指人的死,也就是失去生命)。最后预测了死海的未来,告诉人们总有一天它会干涸(这是第三处“死”,指死海的“死”)。文章由一个“…  相似文献   

10.
周应喜 《江西教育》2007,(12):16-16
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决这些“冲突”(问题1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  相似文献   

11.
朱翠翠 《作文》2023,(15):51-52
<正>惊蛰,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响亮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入冬后万物藏伏土中,不饮不食,当春天的第一声雷响起时,冬眠的动物被惊醒,人们便称这天为“惊蛰”。此时,大地回春,长空雷鸣,草木萌发,蛰虫初醒,一切美好如期而至。  相似文献   

12.
“自古逢秋悲寂寥”这句诗大概道出了中国文人一脉相承的“悲秋情结”。秋天没有葱茏的生机,树枯草黄,万物萧条,这一切岂能不给多愁善感的文人们以心伤,更何况又时有不顺心的事在此时出现。于是便有了“秋风秋雨愁煞人”、“悲哉,秋之为气也”、“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  相似文献   

13.
《听潮》语言运用析论江苏/蒋菁多。例如,不高兴了,这个字眼马上就凑上来了:“气死我了”、“吵死我了”、“烦死我了”、“累死我了”、“挤死我了”、“吓死我了”,甚至冷了热了也有它的份:“冻死我了”、“热死我了”……高兴了,它也掺和上来:“舒服死了”、“...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高二哲学“人生观”的教学中,涉及对“大学生张华舍身救老农”和“屈原跳江而死”的人生价值评价问题时,学生认识出现了思维定势,偏离教材知识原理和思想教育之目的。此时,笔者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开放的创新思维,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认识问题,正确地运用了教材的知识原理。  相似文献   

15.
史汉生 《双语学习》2007,(10M):189-190
吴宓先生生前在清华大学讲授选修课《文学与人生》时,提出“万物品级图”(The Graded Being of U-niverse)是一个关于宇宙万物关系的系统理论图。按照“万物品级图”的理论,从自然到神的过程,是一个从无穷多到单一的演变过程。“万物品级图”体现了一个从下到上,由具体到抽象的变化过程。它不仅说明人居于宇宙的“中心”位置,而且从宇宙最低层的矿物到宇宙顶层的神的过程,也是一个形体界逐渐减少灵魂界逐渐到无穷大的过程,本文对这个理论从五方面做了解读尝试。  相似文献   

16.
老子的“柔弱”并不是在一个狭隘意义上与“刚强”相对的名,而是一个抽象的、具有形上色彩的哲学概念。它总括了万物存在的共性,既是一切事物生命力的象征,也是“道”的表现形式。关于“刚强”,老子虽然有“强大处下”的名言,但实际上,对于体现“道”的力量的至强性的东西,他是赞赏、推崇的。“柔弱胜刚强”的论断既体现了老子对于宇宙万物之本源--“道”的理解,也表现了他济世救人的情怀。  相似文献   

17.
<正>一、记泰山旅途中的由“动”至“静”“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这句话给人的感觉是静止的。此时,姚鼐感受着万物俱寂,雪已到膝盖,万物停滞于此,除了那不时飘落的雪花,不知作者此时内心是怎样的?但是从“雪与人膝齐”的描述可以发现,大雪纷飞,姚鼐站在那儿时间已经不短了,但是他似乎恍了一下神,便发觉雪已埋到膝盖的位置,那么厚的一片雪,只是姚鼐恍了一下神吗?估计“这一下”是天地流转,是曾经的时光飞逝,  相似文献   

18.
动物的葬礼     
动物学家发现 ,动物也有“葬礼”,有些“葬礼”还是很隆重的。例如大象。老象一死 ,为首的雄象用象牙掘松地面的泥土 ,用鼻子卷起土块 ,朝死象投去。接着众象也纷纷照办 ,很快将死象掩埋。然后 ,为首的雄象带着众相踩土 ,不多时就筑成一座“象墓”,此时雄象一声号叫 ,众象便绕着“象墓”慢慢行走 ,以示“哀悼”。老猴死后 ,猴儿们会围着它凄然泪下 ,然后一齐动手挖坑掩埋。生活在北美沼泽地的灰鹤 ,每发现死亡的同类 ,便会久久在尸体上空盘旋徘徊。然后 ,由首领带着大队飞落地面 ,默默地绕着尸体团团转 ,悲伤地“瞻仰”死者的遗容。而西伯利…  相似文献   

19.
在交际的语流中,有时嘎然而止,无声的内部语言借助于一定的语境,传达出某种思想感情,这种无声的语言能起到“凝绝不通声暂歇”,“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修辞作用。 一、委婉含蓄与准确细致 ①(鲁四老爷)“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鲁迅《祝福》) 这是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死的议论。其中用破折号表示句中的嘎然而止,由于有上下文的语境衬托,大家都知道那没有说出的是犯忌的“死”字。这在修辞上也是一种委婉格式。这种委婉格式通常有许多委婉语,例如关于“死”就有“老了”、“倒下了”、“睡了”、“闭眼了”、“长眠了”、  相似文献   

20.
周穆王时是西周社会发展中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穆天子传》一书为我们保留了许多关于此时期社会状况的有关资料。根据《穆天子传》及其他诗书铭文资料,可以看出,穆王前少有“天子”之称,穆王起称周王为“天子”则开始普遍化;穆王前周人有美号而少有死谥,穆王时开始死而后谥,以后渐趋普及,成为周人特色,爵礼之制也在此时完善;穆王前,周人在社交场合不见赋诗寓意之举,穆王时赋诗酬唱则正在成为一时风气。可以说,真正的周文化正是在穆王时期奠定其基础并逐渐成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