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的主要学习方式为“活动体验”。这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方式。它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围绕某个专题的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结合具体的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收获,在活动体验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完善。一、“活动体验”学习方式的教学原则1.注重学生的经历与参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  相似文献   

2.
谢靖 《湖南教育》2005,(9):27-2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语文是实 “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学习更应注重实践性, 要让学生通过活动获得直接经验, 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使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体验教学法正是这样一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好方法。 体验是一个过程,它从亲历的实践开始,进而获得认识,形成情感, 最后产生感悟。此过程正好内在地吻合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外部世界(包括教材)的接受与内化过程, 有助于学生知、情、意、 行的有机统一,能动性的发挥,主体价…  相似文献   

3.
正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是一种教育的改革。让学生进行体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同时学生在进入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性学习中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的内心感悟。一、体验式学习的界定"体验"就是指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去实践,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  相似文献   

4.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主动探索未知,寻求原因,解决问题的过程,将学生与生俱来的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上升为由探究获得新体验、新能力。它表现出自主性、问题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几年笔者在实施探究性学习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尝试。  相似文献   

5.
“发现-探究式”学习,是在教师不加讲述的情况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得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的特点是强调从个别到一般,在学习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这种学习方法可提高智能,学会发现,也有助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感悟、理解、把握、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把自己置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引导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验证、归纳、类比、反思等活动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了解基本的数学思想,形成必要的数学技能。  相似文献   

6.
徐小芳 《学子》2013,(11):39-39
语文的魅力在于充满情感,语文学习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一种体验活动。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去认知文本,去获得所需的语文能力,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获得情感体验促进自身成长,这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所在。如何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感悟情感,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相似文献   

7.
“尊重学生的体验”,这是新课标中的新理念。那么,何谓“体验”,如何“尊重”呢?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一、体验的涵义体验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指主体把自身当成客体,从而获得关于客体信息的一种感知方式。体验包括心理体验和实践体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体验常以心理体验为主。心理体验,指主体在观念上把自己当做客体,使自己暂时根据客体所处的环境、立场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这种体验中去获得关于客体的信息。二、尊重学生体验的几个误区及对策1.曲解“尊重”———偏离主题不指正从教师的“一言堂”到“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8.
赵龙 《青年教师》2006,(6):26-27
体验是一种包含感受、情感、理解、联想、领悟等诸多心理成分在内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学习语文白寻过程无疑也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但体验更需要以“学生自己的需要”、以“完整的‘自我’去理解、去感受、去建构”。  相似文献   

9.
语文综合性学习全面进入语文教学的视野,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锻炼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了拓宽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渠道,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教材中体验和感受生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在课外阅读中去积累运用,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不再过分地强调学生被动地接受与掌握,而是鼓励其自觉地去发现与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发现问题,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知识,提升自我,从情感体验入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给学生一种新奇愉快的精神体验,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定的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搜集处理信息,探究发现,直接体验研究过程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类似一种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情境,让学生通过探究而主动地获得知识。研究性学习强调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去“做”、去“经验”、去“尝试”、去“反思”,而不是在虚拟的问题情境中去“听”、去“记”、去“背”、去“再现”。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以培养今天的学生能适应明天社会的需要为己任。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语文知识技能,培养学习态度、研究意识、实践和创新能力。整个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像一般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活动那样,以施教者的身份存在,而是扮演引导者角色,这样就更能凸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那么,语文教师又如何“引导”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题研究形式的研究性学习,其起始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为问题研究学习的载体——“问题”,它主要来自于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社会活动以及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与课文的知识、情感碰撞而产生的困惑。因此,要从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多向性和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教师要给学生留有想象余地,或者说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思维的空间,构成教学的“阴晴圆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能动地去探索、思考和发现。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披文入情,由情入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在情感和认知活动中获得自然而真切的感悟。教学中教师应留出自己情感体验的空白,把最甜的甘蔗让学生去品尝。…  相似文献   

14.
现今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新课程所提倡的“探究学习”就是一种让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学习方式。那么,怎样凭借语文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呢?  相似文献   

15.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语文综合性学习有两个重要的内涵:一是“综合”,即主要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使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使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二是“体验”,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亲历活动并获得相应的情感和认知,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合作探究中增知、创新,获得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语文综合性学习有两个重要的内涵:一是“综合”,即主要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使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使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二是“体验”,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亲历活动并获得相应的情感和认知,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合作探究中增知、创新,获得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应该说,在我们的语文澡堂中,体验式学习已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但是教师们往往更多的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体会作者的情感思绪和人文内涵,课堂上一时情感泛滥,心潮起伏。这样的认识碌然有失偏颇,因为它窄化了“体验”的外延。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应仅仅是一种情感陶冶的活动,更主要的是一种言语体验活动。朱熹曾在《读书之要》中指出:“读书要切己体察,不可只作文字看。”  相似文献   

18.
孙琴 《教育艺术》2008,(6):77-78
新课标和新教材的颁布使用,为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体验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正是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探索,体验性学习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程参与和全力体验。它以对人的发展,对生命的关怀为本,以对知识、生活的体验,智慧的开启为目标,要求教师以组织学生“出乎其外”的实践性学习为基本载体。以追求学生获得学习“入乎其内”的深刻体验为教学目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小学生全面而系统接受德育培养的首要途径。在教学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去感悟,以情激趣,在自主体验中去尝试,学文明理。  相似文献   

19.
胡晓丽 《成才之路》2012,(29):18-19
正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就是语文教学的全人教育。它要求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通过语文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亲身感知能力;利用语文的语言功能,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去感受和体验课文,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20.
彭伟萍 《职教论坛》2002,(22):40-40
历史课教学的“自主体验”是调动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理解、认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一种教学方法。“自主体验”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一种学习方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过程,这种过程融入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思维方式,因而也是一种自主探究的过程。笔者认为,自主体验的方式的确有助于历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自主体验”教学方法要求让学生自己去把握、去发现、去描述,这必然对历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历史课教学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让学生以自主体验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