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科学或人文:两种大学课程范式的思考与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课程存在着科学主义与人主义两种基本“范式”,这两种课程范式往往相互对立,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人们需要以辩证的观点进行全面深刻的反思,促使科学精神和人精神在课程中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2.
大学课程设计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课程设计新论华东师范大学杨晓江一、三种不同的价值观大学课程是高等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播知识、经验的总体,这种知识、经验的范围是十分宽广的,人类的一切精神产品都有可能进入大学的殿堂,但大学教育的时间和人们接受知识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最终能够成为...  相似文献   

3.
《关爱智障儿童》是汕头大学一门以“服务-学习”为理念的公益课,教师在课程中有意识地植入积极心理元素。对选修过该课程的学生进行深入访谈,发现公益课能够对学生积极心理的塑造起促进作用,且积极心理的塑造是在教师组织的结构性反思活动和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作用下实现的。公益课程可成为高校课程“育心育德”的重要实现形式之一,结构性反思和问题解决是教师在实际课程中需重点关注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郑继兵 《高教论坛》2023,(5):116-120
大学教师作为人类特定职业群体之一,其不可避免地会遭遇职业风险的侵袭。通过循证考察获取大学教师职业风险在生命安全、身心健康、专业素养、职业声望、生涯发展等五个维度方面的系列媒体事件,有助于揭示大学教师职业风险的感知现状。通过媒体事件循证考察与理性反思发现,媒体事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人们对大学教师职业风险的感知程度,而且有助于人们从当前大学教师职业风险的认知现状中研究追因。基于媒体事件考察和分析,获得三方面主要原因:一是人们对教师职业风险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受阻,二是人们对教师职业风险的认同度依然不高,三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认可度仍然不够。  相似文献   

5.
考试分析与教学反思:以一门课程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课程是大学教学反思的基本单位,考试分析是教学反思的适宜切人点。以《发展心理学》(02-03年度)的考试分析为例,从正态性、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五个方面进行试卷质量分析,从中获得丰富、准确的教学信息。同时,分别从考试标准及其检测功能、课程设置及考试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结果表明,试卷难度与题型选择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评价,而学生性别和专业基础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此,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必须关注课程标准与考试方式,关注大学生专业学习的特点和大学教师职业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让课程改革充满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使无数的中小学教师为之新奇、为之振奋、为之感动。但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随着实践中一系列具体、复杂问题的出现,现实的迷茫与困惑又自然而然地促使人们对理念自身进行审视与反思。这种审视与反思不是针对理念本身先进与正确与否,而是集中于在新理念的冲击波之后,对新理念原有的期望与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融入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有助于实现医学院校的育人目标。本研究以某医学院校2020级160名医学相关专业学生为例,阐述了“课程思政”融入《全新版大学高阶英语听说教程4》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该课程基于“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机地将“医学院校的专业性”“大学英语的人文性”和“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三个维度进行协调统一,从而实现了大学英语课程和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8.
时代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新要求。大学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成为高校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外在原因、个体原因、教学任务重等诸多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大学英语教师接受正式继续教育的机会。反思型教学能够成为大学英语教师保持与时代同步的有效方法。经常地反思改进就是一种学习。终生的反思与改进就是一种终身的学习。这种终身的学习将益己益人,益教育、益国家。  相似文献   

9.
反思性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在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理论研究方法,既能改善教学效果。又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完善。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反思,提出在教师方面,学生方面及课堂组织形式等方面需要反思的问题及障碍,并指出反思性教学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课程意识作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话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深刻理解课程意识。现象学教育学的产生为探析教师课程意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生活世界是教师课程意识生成的源泉,反思意识应该成为教师课程意识的重要形态,交互主体性能够促使教师课程意识的回归,教学机智是教师课程意识向课程行为转化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