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受学习、情感、就业等压力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具有保健作用,所以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播放适宜的音乐可以有助于学生情绪的宣泄。音乐教育在与心理素质教育协同的过程中,对构建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音乐欣赏课的开设在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能够使大学生完善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发大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素质;促进、提高大学生想象力,发展形象思维;提高大学生音乐欣赏及鉴赏水平,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加强音乐艺术教育构建社会和谐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教育对于和谐意识的培养具有独特功能.在高校加强音乐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和谐情感、和谐人格、和谐思维,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和谐意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建设有着重要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艳芸 《科教文汇》2007,(7X):81-81
近年来由于受学习、情感、就业等压力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具有保健作用,所以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播放适宜的音乐可以有助于学生情绪的宣泄。音乐教育在与心理素质教育协同的过程中,对构建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建 《科教文汇》2008,(9):123-124
当社会竞争激烈时,音乐美育这种增强情感交融,产生积极心理体验的调节方法。有利于大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和发泄。促进大学生人格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吴红金 《科教文汇》2012,(35):174-175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对大学生情感世界的冲击十分剧烈,使他们产生了诸多情感问题,主要表现在:政治情感、道德情感、就业情感和两性情感等方面.除了社会环境的影响之外,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高校、家庭的情感教育缺失也是造成大学生情感问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恰当的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策略应用意识薄弱,应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采用适合自己的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以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音乐美学视角出发,针对音乐的情感与理性两方面进行了介绍与论述.文章旨在通过音乐的效用或者说音乐的体验这一角度来对理性认识音乐与感性体验音乐作出一个大致的区别.作者在文中还从情感与理性的偏向出发,简要提及了音乐史上的流派与音乐美学家,意在对情感与理性的复杂关系提供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9.
汉斯立克在《论音乐的美》一书中反对把音乐看作"表现艺术",否认音乐是情感的表现,反对情感产生音乐观点;但他又承认音乐能在听众中引起情感。汉斯立克这种把情感置于音乐表演之后的音乐美学理论观点,本文称之为后情感式音乐美学,并试图从汉斯立克批判那种把音乐看作是情感表现的音乐美学研究方法、反对把音乐看作表现艺术、承认音乐能在听众中引起情感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杨艺媛 《科教文汇》2009,(27):276-276
汉斯立克在《论音乐的美》一书中反对把音乐看作“表现艺术”,否认音乐是情感的表现,反对情感产生音乐观点;但他又承认音乐能在听众中引起情感。汉斯立克这种把情感置于音乐表演之后的音乐美学理论观点,本文称之为后情感式音乐美学,并试图从汉斯立克批判那种把音乐看作是情感表现的音乐美学研究方法、反对把音乐看作表现艺术、承认音乐能在听众中引起情感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古琴文化是我国传统音乐艺术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我国音乐艺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琴文化在从始至今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到不同时代环境、不同演奏者、不同风格的演绎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逐渐衍生出更为多样的情感价值,其作为音乐文化艺术的情感表现力愈发鲜明.古琴文化属于中国的独一无二的艺术文化,以强大的情感表现力成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作为传统的音乐文化表现形式,古琴文化在一代代乐者的演奏中表现出突出的情感特色,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如何充分发掘古琴文化中蕴含的情感表现力,让其更好地与现代音乐艺术交织融合,是古琴文化在当代传承面临的一大困境.笔者在四川音乐学院西南音乐研究中心资助项目(xnyy2019020)支持下,结合《古琴艺术理论与实践》一书展开了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且认识到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情感加以关注,教会学生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本文首先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内涵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其次阐述了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为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探讨了音乐与情感的同一性.详细阚述了动态音乐与人类基本情感的关系,音乐与审美的关系,音乐旋律与语言音调的美系等.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人类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独特的精神文化,普及音乐文化知识,提高音乐文化素质,对于塑造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当前大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现况普遍较低,在大学生音乐文化素质培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音乐鉴赏力不深,音乐理解力差,音乐知识普遍缺乏等.  相似文献   

15.
王晔 《中国科技信息》2010,(10):196-197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其本质体现在人与音乐的审美关系中.现代的音乐审美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音乐审美的本质特征、意识能力、教育活动等都成为备受关注的音乐审美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介绍音乐中的情感与人类情感和感觉的区别,以及什么是节奏、节奏与节拍的区别分析音乐中情感与节奏的关系。音乐是通过乐音来表达情感的艺术。节奏是音乐情感表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在语言中通过词句来表达情感一样,音乐的目的是通过乐音及其节奏引发各种情绪,从而达到使音乐情感与节奏之间做到统一、相互融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人类情感物化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的本质之一是人类的情感,因此,音乐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情感教育能够引起学生对于音乐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情感教育能够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所包含的情感,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力;音乐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不同的音乐形式,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欣赏高雅音乐时于现代人的心理、生理的协调发展及人们感受力、创造潜力等诸多优良质素的形成具有极高效能.在大学生中普及高雅音乐也逐渐提上了日程,这里通过对部分高校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来了解高雅音乐在大学生中普及的状况,以及由此引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音乐课堂情感教学立足于情感这一载体,在教学中融入情感色彩,去引领学生、陶冶学生,使他们在不同的情感经历中,感受音乐、了解音乐,产生一种独特的审美情感体验,从而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产生更好的效果。不同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同,对情感的体验能力也是不同的。为了让学生都能够去感受音乐的美好,课题组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交流和沟通来开展实践研究,进行情感激发、情感体验、情感深化、情感表现等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李晓岚 《大众科技》2015,(3):117-118,166
音乐是情感艺术,在音乐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因而情感教学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文章首先阐述了情感教学的含义,指出了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音乐教学实际情况,分析了情感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路径,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