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很久没看到一本让我很激动的书.怀着复杂的心情一字一句读完了此书。这不是写的我们自己的父亲.而是写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留给别的男人后代的尊严的父亲们。而我们却遗忘了这段历史60多年,那片战场.那些名族最坚强的脊梁,为了不让这些老人在人们的冷漠中孤独终老,  相似文献   

2.
今天买面回来,顺路拐进报刊门市部。突然我惊喜地发现,在挂报刊的显著位置有八、九两期《新闻爱好者》杂志,这不是我欲购已久的书刊吗?当时我那心情不亚于第一次与心上人约会时那么激动,于是就爽快地买了两本。我迫不及待地回到家,一口气读完它。书中的  相似文献   

3.
自从知道谷应将有一本融散文和摄影(拍摄的是全国56个民族儿童工艺品)于一体的书出版,我就天天盼望着它的早日面世。刚刚拿到这本书,我就放不下了。读着一篇篇散文,欣赏着一幅幅摄影,我  相似文献   

4.
伟人的赤子之心──读《马克思诗歌全集》李君这是一部非同寻常的书,看着封面上那像火焰一样飘落的诗章,我的手沉甸甸的,心脏也因少有的激动而感觉气血翻涌。这不是一部普通的诗集,这是伟大的导师马克思的青春年华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我激情难抑是因为我在马克思曾...  相似文献   

5.
一家报纸的摄影专页上,刊出了一组反映青少年刻苦学习文化知识的照片。其中两幅,引起了我的一点担忧——一幅叫《聚精会神》:几个女孩子嘴上啃着面包,却笔不停挥,演算着习题。那神情,真是认真得很。一幅叫《争分夺秒》:在颠簸晃动的公共汽车车厢里,小伙子注目于手中的一本技术书。他与嘈杂的周围形成鲜明的对照。年轻人如此醉心于读书求学问,难道还有什么不好吗?当然很好,精神可嘉。不过,作为一种具体的学习方法却存在缺陷,我看是  相似文献   

6.
一本《新闻知识》杂志,已经伴我走过七年的军旅生涯,每当翻阅厚厚的剪报本,看着那骄人的成绩,总有一股暖流在心头涌起,如果没有她倾注的关怀,我绝不会有成功的今天。说起我和《新闻知识》的结识,这里面还有一段趣事呢。那是我当兵第一年,我帮一位机关干部整理宿舍。这位干部的书可真多,整整摆满了三大书橱,我一边干活,一边翻着书看。一本旧的发黄杂志被我拿到手里,我刚要丢到一旁,猛然间“新闻知识”四个字映入我的眼帘,我随意翻了一下,没想到被精彩的内容给吸引住了.当时我正学写新闻报道.非常需要有关新闻知识的书刊,这…  相似文献   

7.
乐为他人做“嫁衣”涂红大学教材《无机材料显微结构分析》一书绝于出版了。当我拿着样书,一页页翻蕾的时候,那一66文字,一幅幅图片,把我带回到编辑这本书的日子里……《无机材料反微结构分析》一8是由从事水泥、被罔、陶瓷、耐W何科方面研究的多应奏家编写而成的...  相似文献   

8.
书痴     
十几年前的某一天,有人打电话给我,自报家门说他是L,因为在书店里见了我写的书《性张力下的中国人》,想带一本与我那书所写主题有关的。“有趣的书”来给我看。我想与他素味平生,不知道他是何等样人,一时不敢请他到寒舍来,就推说过些时候吧。  相似文献   

9.
数年前,一位朋友告诉我在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漫画,题为《乔迁之喜》,画上有文字:“科技干部迁入新居”。画面上一个孩子捧着一叠书向新楼走去,后面是他的父母(科技干部)扛着一个书架,满头大汗。有人说这是一幅歌颂漫画,表示对知识分子生活的关心;也有人说这是一幅讽刺漫画,是讽刺新楼盖得不好,书架搬不进门,因而急得科技干部满头大汗。朋友认为这幅画是歌颂性漫画,我也赞同。只是,因为作者没有注意书架与楼门的比例,才造成了读者的误解。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作者和编者只注意了这张画意义好的一面,而忽视了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0.
陈福康 《出版史料》2012,(3):113-116
在著名学者胡道静先生百年诞辰到来之前,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七大卷的《胡道静文集》,真是一件深得人心的好事。这不但是对胡老最好的纪念,而且胡老的书有极大的学术价值。我欣喜而激动地翻阅着,却同时又有一点点遗憾,那就是胡老晚年曾为拙著《井中奇书考》写过一篇精彩的序,文集中却没有收入。按理,拙著是在上海出版的,  相似文献   

11.
责任编辑郎静老师问我,哪本书对我的影响最大。哈哈!这可问倒我了。在学术上,对我影响很大的书有很多,但要说哪一本书影响最大,那可真是难事。既有影响,那肯定都是我喜爱的书,真不想让它们有一个落选,但它们也不可能个个都上台领奖。选上十本八本书,在一篇短文中,声称每本书都是影响最大者之一,不仅文不宜得体,而且显得缺乏判断力与眼光。重要的不是选哪本书,而是选择的理由。好书都具有自己的个性与面貌;面对不同的人,它们会呈现不同的内涵;不同的人面对同一本书时,读到的是完全不同的蕴含。书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功用与面貌。  相似文献   

12.
逼上书山     
16岁的时候,我说过一句关于书的“狂”话。 那一年,参加军区的业余创作学习班,管事的干事讲起上世纪50年代本部队的“业余作者”徐怀中和他的处女作《我们播种爱情》。知道那是他24岁时的作品,我居然脱口而出:“喔,我还有8年!”当时在侧的一个女兵记住了这句话,从此没少为这奚落我。多少年以后,她成了我的夫人。  相似文献   

13.
前段,市面上流行过一本书,名叫《学习的革命》。据称该书准备在中国销售一千万册。那广告做得铺天盖地的,特别是某著名导演,每每在电视上,都举着那本书说:“这是一本可以改变你命运的书。” 接下来,举国上下“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最逗的是,一次洒后,我跟一“三陪”狂诉自己的命不好,读了那么多的书,还是四处碰壁,一无所成。她居然从包里掏出了一本《学习的革命》,安慰我说:“看看这本书吧,它也许对你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立意深刻、生动感人的《从乡村走向辉煌的名人》南京师大附中赵徐这是一本写农村孩子的书,这是一本写后来成为名人的农村孩子的书。一提到农村,我就不禁联想到古老的水井、破旧的瓦房、简陋的校舍。在这样的环境中成才,不易呀,那需要付出比城里孩子多几倍的辛勤和汗水...  相似文献   

15.
我初中以前在农村上学。那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许多书籍被封为了禁品。偶然读了一本浩然的《艳阳天》,诱发了我读书的兴趣。当时的农村得到一本可读的书不是易事。我整天想办法找书看。只要得到一点书的信息,我就千方百计地将书借到。当时的情况得到的好书也就是《青春之歌》、《苦菜花》、《林海雪源》之类的小说了。后来我到了城里。1978年底参加工作时竟被分到了大学图书馆。这时已经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许多作家被平反昭雪了,很多书成了重放的鲜花。到了馆里,看到浩如烟海的书籍,我如同鱼儿得水,心情异常激动,恨…  相似文献   

16.
1947年5月,中央军委向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和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下达“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命令,要求刘邓大举进击中原,直捣大别山.并分出陈赓、谢富治兵团渡河南下豫西,开辟豫陕鄂根据地:陈粟大军挺进豫皖苏地区待机歼敌、三路大军形成“品”字形阵势,经略中原。刘邓大军于6月底自豫北强渡黄河,  相似文献   

17.
逼上书山     
16岁的时候,我说过一句关于书的"狂"话. 那一年,参加军区的业余创作学习班,管事的干事讲起上世纪50年代本部队的"业余作者"徐怀中和他的处女作<我们播种爱情>.知道那是他24岁时的作品,我居然脱口而出:"喔,我还有8年!"当时在侧的一个女兵记住了这句话,从此没少为这奚落我.多少年以后,她成了我的夫人.  相似文献   

18.
记得还是很小的时候,每当我路过团部仅有两间小平房的新华书店时,总会不由自主地往里面钻.看着那花花绿绿的小人书、长长短短的"大人书"和工作人员不紧不慢整理图书,时而翻翻这本,时而翻翻那本…….这一情景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年都抹不去.那时,当一名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是我最初的梦想.  相似文献   

19.
徐行同志主编的《学报编辑学研究》一书即将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我很高兴。这是一本荟萃了陕西高校学报部分编辑同仁研究成果厚重的书。看到集子里那一个个熟悉的作者的名字以及一篇篇有见解、有体会的编辑学研究论作,一种亲切感、钦佩心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20.
2004年8月,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我社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合作出版了一本口述历史<百年小平>.这部口述历史由邓小平同志的亲属、老战友和在其身边工作过的工作人员提供,真实再现了邓小平作为一个伟人的点点滴滴.然而,更为吸引人的是书中那五百多幅珍贵少见的照片.正是这一原因,该书一经出版,不仅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而且还吸引了韩国出版社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