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设计蕴意歌曲《长水谣》是鸳鸯湖棹歌研究团队以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首》第53、59首为词,量身创作的一首棹歌少儿合唱作品。本课创作意图:借助合唱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多声部歌唱力量的叠加,为作品增添浓郁的人文气息和诗词内涵。双声部通过合唱传输对棹歌唯美艺术的赞叹之情,赞叹江南人民生活的繁华景象以及面临自然灾害不惧危险、勇于抗争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分析刘郎系列电视艺术片《苏州水》在华丽辞藻和唯美影像后面所蕴寄的深层文化探索与哲学思考。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历史来观照和统领创作 ,是电视艺术创作实践的发展方向。以《苏州水》、《苏园六纪》等作品为代表的刘郎江南系列电视艺术片 ,在呼唤电视与地域文化、精雅文化相结合 ,回答电视创作如何实现民族化与多元化的重大命题中显示了思想的深刻性及艺术的前瞻性 ,表达了对以园林文化为代表的苏州文化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见解。本文从哲理性角度论述《苏州水》的成功之处 ,希望能对电视创作和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实际应用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处于六朝末期,梁陈交际的阴铿,是探索音韵规律、探索近体诗形式的重要诗人。因其传世作品仅有34首,史传中对他的记载也很简略,今人已无从得知他是否是自觉地遵循着某种理论来创作,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肯定他为届世诗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阴铿诗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水”的意象出现得颇为频繁。在其传世的三十余首诗中,有12首诗含有“江、河、溪、池”内容,这还不包括他的两首《闲居对雨》中的水之意象,近半数作品中都有水出现,其扮演的角色也多有不同,可以说,“水”见证了诗人的创作。  相似文献   

4.
作品赏析: 民乐合奏曲《紫竹调》是抒情、悠扬、委婉的江南民间小调,极富江南乡土气息。演奏的乐器都是最有特色的民族乐器,有笛子、二胡、琵琶等。全曲共五段,第一段合奏,第二段是笛子独奏,第三段是二胡独奏,第四段是琵琶独奏,第五段合奏。这首曲子无论是在不同乐器的音色、旋律,还是在独奏与合奏等方面都非常清晰和富有感染力,很适合大班下学期的音  相似文献   

5.
《橘颂》是屈原作品中唯一以“颂”体创作的作品,从作品中描绘的橘生长特点看,其所描绘的橘树应该是长满成熟的橘子。该篇的创作时间为秋冬之际,而不是屈原投江的五月,《橘颂》并非屈原的绝命辞;从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看,屈原创作《橘颂》时应该是直面橘树,而不是眼前没有橘树地想象,《橘颂》是“物感说”的典范之作;从作品暗示的时代环境看,《橘颂》的创作期约在楚怀王三十年武关之会至顷襄王三年再放江南之间,也就是公元前299年至前297年之间。  相似文献   

6.
文人漫游是唐代颇为流行的社会风尚,江南地区是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表现江南清新秀丽的诗歌构成了唐代山水诗的重要内容。江南自然风物对唐人创作有直接感发作用,其作品融入了他们丰富的人生情趣与感悟;同时江南文化特质对他们的审美倾向也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漫游江南与江南山水诗歌创作成为唐代重要的文学、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刘婕 《文教资料》2007,(12):71-72
异军突起的女作家盛可以以其独特的写作风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在她的作品中,游走着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试以《水乳》、《火宅》两部典型作品为例比较分析盛可以创作中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沱江谣》被称为乡音三部曲之三,是青年作曲人徐锦的舞台表演歌曲系列作品。作品《沱江谣》的创作经过差不多七个月的仔细打磨、精细修改,终于成曲.《沱江谣》在2021年9月荣获由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和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四川广播电视台以及四川省广播电视传媒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的《乡村好声音》第三季暨“唱支山歌给党听百首金曲庆华诞”歌曲评选活动金奖。  相似文献   

9.
笛子的诗稿放在我的案头足足有半年只久了;为笛子出专集的事,也已是三个月前便开始酝酿、筹划的事了。笛子的诗是美的,像是从笔尖汨汨而出的诗流,潺潺有声,绵绵不绝。笛子的诗是值得关注的,笛子本身更是令人费解,笛子在神奇了。  相似文献   

10.
《水的嬉戏》是拉威尔创作以致敬其恩师福列的。在一次与艺术家同行的聚会中,拉威尔与大家畅谈人生、创作,并互相交流新的作品,《水的嬉戏》便是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向世人推出。  相似文献   

11.
江南的水     
很多年前读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水做的江南》,这我赞成,在我的印象里,江南是水做的。江南到处是水,池塘沟渠,溪涧流泉,江河湖泊……登高四望,如明镜般闪烁的,是水;如玉带般蜿蜒的,是水;如珍珠般滚动的,是水。多雨时节,江南就在雨的帘幕笼罩之下。绵长的雨丝把天和地连成一体,把江南织成一个水的世界……江南是流动的水,是翡翠一样清碧的流水,是茶晶一般透明的流水,是云烟一样飘逸的流水。这样的水,可以栽莲养荷蓄蛙鼓,可以濯足泛舟消春愁。这样的水,可以泡龙井茶,可以沏碧螺春,也可以酿酒,酿清洌甘甜的米酒,酿芬芳醇厚的加饭、花雕、女儿…  相似文献   

12.
《柳州师专学报》2020,(3):61-64
楚歌是汉代的一种重要文学体裁,它独特的艺术形式便于真实情感的抒发。在汉代,它的影响已不再局限于楚地,而是走出了汉朝疆域,在异域的土地上反映着汉家儿女的离合悲欢。李陵《别歌》、刘细君《悲愁歌》和蔡琰《悲愤诗》(其二)是两汉域外楚歌诗创作的代表性作品,具体解析这三首作品有助于加深对两汉域外楚歌诗创作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诗经?小雅?鹿鸣》是一首宴饮诗,对于其主题的争论主要存在有美诗和刺诗两种观点,大多数学者认为刺诗之说不可取。从诗的内容、创作角度、以及创作形式3个方面入手,证明了此诗应为美诗,并得出《鹿》诗是西周中后期宣王时作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作为"吴江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沈璟,他所创作的《红蕖记》堪称一绝,"联篇新巧而律度又谐和",其《红蕖记》的水意象成为了一大特色,本文将以水意象在作品中的神灵化表述、情感表达、水意象所具有的灵活性和独特性作为研究方向,着重分析《红蕖记》中的水意象。  相似文献   

15.
"水"与"船"是唐代商妇诗的重要意象。在李白的作品中,"水"主要承载着商妇的思情;中唐之后,在张潮等人的作品中,"水"与"船"时常共现,作为诗歌的起兴之物,"视船离"与"望船归"成为商妇诗中的典型场景,这组意象所蕴含的情感质素也日愈多元化;白居易的《琵琶行》别开生面,使这对喻体拥有了哲学层面的内涵。总体而言,唐代商妇诗中的"水"与"船"意象,经历了从触媒到人物合一、情景交融,从具象到内涵意蕴不断丰富、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商妇诗在唐代中期以后变得情感多元化和对商妇复杂心灵世界的展示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金庸2000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月云》,是一篇自传色彩很浓的作品。男主人公童年宜官真诚对待弱小者丫环月云,并对她产生"主人——婢女"模式的朦胧情愫,整个作品流露出忆念江南的"江南情结",都可以看成是金庸后来创作的武侠小说中倡导平等博爱思想、描写"一男多女"式情感关系、对江南和其他地域的描写笔法各异的源头。作者通过追忆童年经历,实际上为自己的武侠小说创作和人生道路做出了某种自我诠释,这篇小说是透视金庸其人及其作品的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17.
莱辛(1729——1781)是十八世纪德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在文艺批评、美学理论、戏剧创作方面造诣精深,建树卓著。他的主要理论著作有《拉奥孔》和《汉堡剧评》。一七六六年,莱辛应邀担任初建的汉堡“民族剧院”的剧评工作。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莱辛以其敏锐的思想、非凡的才华和丰沛的精力,为该剧院上演的五十二出戏写了一百另四篇剧评,后来以《汉堡剧评》为名结集出版。莱辛的《汉堡剧评》可同法国狄德罗的《论戏  相似文献   

18.
臧克家 ,山东诸城人。诗人。1923年入山东第一师范 ,开始接触新文艺。喜欢读新诗 ,经常吟诵郭沫若、冰心、冯至等诗人的作品 ,“也读泰戈尔的诗和日本的俳句。”(《我与新诗》)1930年入青岛大学中文系 ,又读了闻一多和徐志摩等人的作品。尤其是读闻一多的《死水》 ,“改变了我在中学时代对新诗形式问题的看法。”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主编《诗创造》、《文汇月刊》。1949年后 ,先后任华北大学研究员、人民出版社编审、《诗刊》主编等。一生“爱读书 ,爱买书” ,与书为邻 ,与古人为友。认为读书于创作十分…  相似文献   

19.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题。“多情自古伤别离”,从古到今,流离在外的诗人们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思乡之作,流传甚广的诸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等,这些都广泛为青少年朋友所熟悉。到了近代,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与大陆一脉相承的台湾同胞,被一湾海峡隔成了咫尺天涯。那些长年漂泊在孤岛上的人们望眼欲穿,盼望早日回归。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30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他创作的系列乡愁诗,以其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  相似文献   

20.
《徐州师院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刊登的《王安石〈泊船瓜洲〉写作时间辨》一文,作者提出《泊船瓜洲》一诗应该是王安石第二次为相时的作品,这个观点是对的,但作者把这首诗写作的地点从瓜州移至京口是不对的。《泊船瓜洲》的诗题已明确告诉我们,王安石是在泊船瓜洲之时,遥望一水相隔的京口而赋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