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学生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军衔制”的作文评价方式正是以此为基础,把这极富魅力的“升级”运用到作文评价之中,让学生在不断的“升级”中超越自我,让这魅力十足的“升级”牢牢地牵制学生,使之成为写作的动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向上的精神力量。一、军衔制作文评价方式的概念(一)军衔制作文评价方式:是以各级军衔,即: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专业军士、军士长、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大校、…  相似文献   

2.
要与反教育行为作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看到一张照片,标题是差生伺候优生吃饭。画面说明是,某校夏令营为了让学生体验人生百态,把握自我命运,根据学生的表现打分,把学生分成上士中士下士三等。上士吃三菜一汤,还有一杯代表身份的红酒;中士吃两菜一汤;下士站在桌子旁边伺候上士吃饭,只有等上士吃完了,把碗筷收拾了才能去吃比较差的饭。谁看到这张照片都会感到十分吃惊,这位校长竟然想出这种馊主意!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体验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和学习理念。日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引领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体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实践教学中应让学生“体验学习”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曾看到一张照片,标题是"差生伺候优生吃饭"。画面说明是,某校夏令营为了让学生"体验人生百态,把握自我命运",根据学生的表现打分,把学生分成"上士""中士""下士"三等。"上士"吃三菜一汤,还有一杯代表身份的"红酒";"中士"吃两莱一汤;"下士"站在桌子旁边伺候"上士"吃饭,只有等"上士"吃完了,把碗筷收拾了才能去吃比较差的饭。谁看到这张照片都会感到十分吃惊,这位校长竟然想出  相似文献   

5.
不少实习生问 ,怎样才算是上好一堂语文课。当然一堂好的语文课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 ,而就其本质上 ,我认为 :一堂好的语文课 ,学生应该要有“高峰体验”。所谓“高峰体验” ,简单地说是人的一种心理上的积极体验。一堂课如果有学生出现了“高峰体验” ,就是教学的成功 ;有很多学生甚至是全班学生都出现了“高峰体验” ,那是课堂教学的大成功。就是上好了一堂语文课。一、“高峰体验”的内涵和特征什么叫“高峰体验”呢 ?“高峰体验”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术语 ,指情感健康的人在生活、学习、劳动的过程中 ,精神心理上得到的一种惬意…  相似文献   

6.
文学就是人学,文学作品正是借助文学表现人生,表现命运,才具有了永久不衰的魅力。而悲剧作品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以更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可以起到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提升入生价值的作用。一、悲剧作品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珍贵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宣告了一个生命的诞生,此后,生命经历了一个“悲剧性”节奏,出生——成长——成熟——衰落——死亡,是一系列的不可逆转的过程。自古以来,人对生命就有着一种忧患意识,与广博的宇宙相比,人生实在太短暂了:“人生若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不能百,常怀千岁忧。”(古诗十九首)“人生不…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所著《史记》既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文学著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着诗的浪漫。《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记叙了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始末。文中人物义薄云天,气贯长虹,令人感奋。信陵君:正气歌文章开头指出信陵君“为人仁而下士”,由于他能“下士”,所以“士”才“争位归之”。清人李晚芳在《读史管见》卷二《信陵君列传》中写道:“战国四君,皆以好士称……余三君,孟尝但营私耳,平原徒豪举耳,黄歇愈不足道,类皆好士以自为,而信陵则好士以为国也。好士为国,故其得士之效,亦动关乃…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它强调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看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怎样让学生在课外去发展这种独特的经历呢?做好个性化的积累作业,是一条很有效的途径。个性化的积累作业是什么呢?就是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自由选择文本及处理的方式。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  相似文献   

9.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当孩子走进校园,开始他生命的体验时,小学教育带给他的是痛苦还是快乐?这取决于教师,教好书,是教师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该做的就这些吗?不,远远不是,在孩子们宝贵的童年时代,教师要给孩子知识,更要给孩子精彩的生命体验。没有体验的课堂,就必然缺乏生命色彩。尤其是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就是让课堂呈现生活和人生,并由此让学生在生活中、在人生中投注人文视野和人文关怀。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不难看出…  相似文献   

10.
一、恪守本真:“素颜”的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非常清楚地勒出阅读教学的模样,同时引领我们不断思考:何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效地获取信息?如何让学生过阅、读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如何利用阅读最大度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充盈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1.
时下,走进一所中小学的校园,学生过早的成熟表现都会让人感到惊讶。他们“规范”的语言、“标准”的礼节、“到位”的角色表现,特别是一些学生干部,更是“规范”到了极点。他们表现的“成熟”程度,成年人都有些手足无措,甚至“望尘莫及”。众所周知孩子的成长要有一个过程,因此,这样的人格早熟就应该是一种不幸。一个孩子如果还从内心里以此为荣,那么这样的教育观象就是一种不正常的表现。学生何以会如此“早熟”?我们到底是如何施教的?人们不禁要问:小学校里学生都“规范”得像大学生—样,就是真正的“养成教育”吗?说到“实验”,学生一夜…  相似文献   

12.
根据教学实践,每上完一堂课,我经常让学生反思:“这堂课我学会了什么?怎么学的?”“我明白了什么?”“我还有什么疑惑?”“我有什么好的建议?”。更侧重引导学生反思活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如“我明白了什么”、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的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这一说法说起来何其流行,但是做起来却又何其抽象,怎样做才是阅读教学上的“以人为本”?我认为,阅读教学上的“以人为本”就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的主要学习方式为“活动体验”。这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方式。它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围绕某个专题的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结合具体的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收获,在活动体验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完善。一、“活动体验”学习方式的教学原则1.注重学生的经历与参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  相似文献   

15.
写作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呢?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性,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这真是一语中的,指出了写作教学的根本途径:让学生感悟生活,学会作文。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落实课标这一教学观念呢?本人认为以下三点是至关重要的:一、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人生学生的作文让老师最头痛的是思想贫乏,内容空虚,情感…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习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学生习作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习作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17.
人文化的语文课能“唤起人对未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探索的热情”,能让学生的心灵畅游于情感的花园,体验人生百味,实现人生的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在考试制度、教材、评课标准的引导下,传统的语文课堂成了标准零件的加工车间,语文老师则是熟练工人,切割打磨,轮番上阵,学生想象的翅膀无法打开,学生成了一种容器,一种待加工的产品,失了自主意识,沦为考试的奴隶,教育的人文意义丧失殆尽,造成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缺失。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不由发出这样的一个呼声:“让人文精神重回课堂。”  相似文献   

18.
教材简析:《世界多美呀》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文章叙述了小鸡在孵化过程中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读的训练,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朗读课文并能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受美、体验美并引导学生用最原生态的感官体验的方式直观地领略文本的美。在这样一个感官体验的过程中,构建了一个画面,还原文本情景,营造了一种“情感共振”,达到融“我”入景的艺术境界,达到主客观的沟通与默契,从而实现较好的美学体验。  相似文献   

20.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的《珍珠鸟》一文,创设了人鸟相依的美好的境界,令人陶醉。教学《珍珠鸟》,我被学生的精彩表现和快乐成长感动着,体验最深的是:教师不仅要依托“文本”,让学生领悟“信赖”的内涵,更应以自己的情怀,让学生实实在在享受“信赖”的阳光。循着课堂的轨迹,采撷师生心灵的对白,我一遍又一遍地感悟着“信赖”。一、信赖就是宽容“你们喜欢鸟吗?说说喜欢的鸟名。”因为担心跑题,学生的回答总是离不开珍珠鸟。“都是喜欢珍珠鸟,有别的鸟吗?”理解、宽容,消除了顾虑,发散了思维,让学生说出了真爱:“我喜欢洁白的鸽子、体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