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棋盘法 利用棋盘法求解遗传概率,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1)先写出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然后列表;(2)写出配子结合成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相似文献   

2.
常染色体遗传的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与性别无关时,子代雌性个体的性状分离比等于子代雄性个体的性状分离比,并且等于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亦即子代某种基因型的概率等于子代雌性个体中该基因型的概率也等于子代雄性个体中该基因型的概率.  相似文献   

3.
1999年河北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生物试卷中有一道涉及伴性遗传的题目,与课本中色盲伴性遗传相似,所不同的是:(1)这道会考题是设定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求亲本的基因型,而课本中讲的例题是已知亲本的表现型推导子代的表现型;(2)增加了一个限定条件“基因b只使雄配子致死而不能参与受精”。题目如下:“某种雌雄异体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只使雄配子致死而不能参与受精。(1)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与狭叶个体各半时,其亲本的基因型为和。(…  相似文献   

4.
路平 《中学生物学》2009,25(7):43-44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第二册P27,基因分离定律的事例1中,引入了一种解题方法--"棋盘法".教材中做了如下叙述:分析杂交组合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它们出现的概率,通常采用棋盘法.具体的方法是:将两个亲本杂交时,每一个亲本产生的配子及配子出现的概率分别放在两侧,然后,根据配子间的组合规律,在每一个空格中写出它们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每一个空格中合子的概率就是2个配子概率的乘积.  相似文献   

5.
孟德尔在得出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时候,是以配子为基础的,所以所有关于下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率也可以用配子的概率求解,这种计算方法简便、实用.首先我们要求解亲本雌雄配子的概率,然后根据要求判断所求子代的基因型,最后用相应的配子的概率乘积即得到子代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遗传的三个基本规律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用遗传规律去解释各种遗传现象或用遗传现象去印证遗传规律,所用的方法都是有性杂交实验法。这种方法都必须经过由亲本个体产生配子,再由雌雄配子结合发育成子代个体这个过程。所以分析亲本个体产生什么类型的配子以及雌雄配子如何结合,关系到判断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正确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学习遗传规律之后,不知道配子基因型的写法,不知道亲本个体产生哪几种类型的配子以及配子如何结合等等,因此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地图解和解释遗传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这方面的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础练习,使同学们逐步理解、掌握。 一、配子基因型的表示法: 由于在个体中,一种性状一般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以在个体中一种性状用两个字母来表示它的基因型,二种性状用四个字母表示,其余照此类推。而  相似文献   

7.
一、孟德尔定律中性状分离比实现的基本条件根据分离规律,具有相对性状的纯质亲本杂交,其F1全部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l.但是,这种性状分离比例的实现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是:(1)双亲必须是纯合的2倍体;(2)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属于完全显性;(3)F1产生两种类型配子,其数目相等,活力一样;(4)F1自交时,两种类型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均等;(5)F1自交后代全部处于相同的发育条件下,各种基因的个体成活率相同;(6)实验群体数量较大.  相似文献   

8.
自由组合规律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试题难度大,题型多,计算复杂,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a.个体产生的配子种数。2n(n代表等位基因的对数)。例如: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数为24。b.结合方式数:雌雄配子种数的乘积。例如:AaBbCcDdEE×aaBBCcDdEe,结合方式为:24×23=27,即128种。c.子代表现型种数:两亲本各对性状分别相交,产生表现型种数的乘积。例如:AaBbCcDdEE×aaBBCcDdEe。Aa×aa,子代表现型为2种;Bb×BB,子代表现型为1种;Cc×Cc,子代表现型为2种;Dd×Dd…  相似文献   

9.
狭义的测交指杂种第一代与隐性亲本的杂交,而实际上,测交可以泛指隐性个体与各种相应基因型个体的杂交,在中学生物遗传规律的教学中,测交可谓点睛之笔,不可轻描淡写,泛泛而论。 一、测交的性质 1.测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与被测交者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均相同。致使“三个相同”的原因是:隐性亲本产生的配子中,不带有显性基因,从而对被测交者配子中基因的表达没有遮盖作用。 2.测交后代表现型已知,则可确定其基因型。原因是:测交后代的1/2基因来自于隐性亲本,如果表现出隐性性状,当然是隐性纯合体,如果表现出显性性状,则一定是杂合体。 二、测交的应用 1.测交可测知生物未知的基因型 生物的基因型、配子的基因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能肉眼看到的只是生物的表现型,测交却能使我们透过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看”到测交生物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谁知生物未知的基因型。 例:在蕃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B控制缺刻叶,基因型bb是马铃薯叶。紫茎和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是绿茎。现有表现型均为紫茎缺刻叶的三个蕃茄品种,  相似文献   

10.
自由组合规律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试题难度大,题型多,计算复杂,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 1,个体产生的配子种数:2~n(n代表等位基因的对数)。例如: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数为2~4。 2.结合方式数:雌雄配子种数的乘积。例如:AaBbCcDdEE×aaBBCcDdEe,结合方式为:2~4×2~3=2~7,即128种。 3.子代表现型种数:两亲本各对性状分别相交,产生表现型种数的乘积。例如:AaBbCcDdEE×aaBBCcDdEe,Aa×aa,子代表现型为2种;Bb×BB,子代表现型为1种;Cc×Cc,子代表现型为2种;Dd×Dd,子代表现型为2种;EE×Ee,子代表现型为1种。  相似文献   

11.
应用“连锁与互换规律”解题 ,是高中生物遗传学的难点 ,许多学生面对此类习题往往束手无策。为此 ,介绍一法 ,供同行参考。应用此法所要解决的问题 ,常常是“已知测交后代的类型 (基因型 )及其比例 (个体数 ) ,要求确定被测个体(一般是 3对等位基因 )的基因位置”。解题的步骤是 :( 1 )从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中 ,依次减去测交亲本产生的仅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基因型 ,剩下的即为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 (一般是 3个基因 )。( 2 )两两分析 ,确定被测个体的基因位置。即对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 (剩下部分 ) ,作两对等位基因分析。若出现 4种基因…  相似文献   

12.
<正>一、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例1基因型分别为dd Ee FF和Dd Effe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与两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_。解析:将亲代等位基因与子代进行画线分割,如图1:  相似文献   

13.
对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第二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提到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笔者进行了思考和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归纳如下,请大家指正。1实验原理由于进行有性杂交的亲本,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发生分离;受精时,雌雄配子会随机结合成合子。因此,杂合子杂交后发育成的个体,一定会发生性状分离。本实验就是通过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来探讨杂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2材料用具(1)玻珠40粒:玻珠就是学校和家庭都有的跳棋用彩色玻珠,代表两种雄配子的两种彩色玻珠各15粒,如红色(D)15粒,蓝色(d)15粒,代表两种雌配子的两种彩…  相似文献   

14.
针对学生不易理解的三倍体联会紊乱问题,介绍了同源多倍体。详细说明同源三倍体减数分裂中染色体配对发生紊乱的原因,其产生可育配子极少,高度不育。剖析了同源四倍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联会和分离,指出其产生的配子大部分是可育的。分析了同源四倍体的基因分离:基因有染色体随机分离和染色单体随机分离,这两种情况下基因型AAAa自交产生的子代表现型和基因型不同。  相似文献   

15.
尹鹏 《考试》2009,(11)
在基因的分离定律中,当后代的比例是1:1时,一般为测交。当后代的分离比为3:1时,则亲本必为显性性状,且亲本都为杂合体;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当后代的比例为1:1:1:1时,一般为测交,而当出现9:3:3:1时,则亲本必为双显性性状,且亲本必为双杂合体。上述分离比  相似文献   

16.
潘金元 《生物学教学》2010,35(11):52-53
测交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就叫做测交。由于亲本中隐性纯合子只产生含隐性基因的配子,这种配子与另一亲本产生的配子受精,能够让其产生的配子所携带的基因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物教学》2016,(22):69-70
<正>高考生物卷中有关遗传规律的题目命题形式灵活多样,要想提高遗传试题的得分率,考生需要在理解遗传规律的基础上,掌握解答遗传学各类试题的相关技巧和方法。例如,基因自由组合类遗传试题常采用"分解组合法",即将由多对基因决定的复合性状分解为单一性状,按分离定律一对一对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数学中的加法原理或乘法原理再组合。该方法在解答配子的类型、子代基因型的种类、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子代基因型出现的概率等问题中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8.
在考查遗传规律有关知识的练习题中,有一类习题要求以F_1表现型的数量比,推断亲代基因型,其推断方法可归纳如下。一、“单推双加”法此类习题要运用遗传规律所得出的分离比,推断亲代基因型。 1、如研究一对性状(DD,dd),推断依据有三种。①F_1表型比为:显性:隐性=3:1,亲代基因型为:Dd×Dd;②F_1表型比为: 显性:隐性=1:1,属测交结果,亲代基因型为:Dd×dd;③F_1表型比是:  相似文献   

19.
1求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的规律求生物体的基因型,可从它本身的表现型、它的亲本的表现到、它的后代的表现型来推测。1.1根据其本身的表现型.求基因型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决定的。隐性纯合体的表现型为隐性性状;显性纯合作和杂合体的表现型为显性性状。那么,如某生物体的表现型为隐性性状,则它的基因图为隐性纯合体;如某生物体的表现型为显性性状,则它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显性纯合体或杂合体。表现型为显性性状的生物体,要进一步判断它的基因型是显性纯合体还是杂合体,可根据它的亲本或后代中有、无隐性性状的个体来判断。1.2根据…  相似文献   

20.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屡见不鲜,命题人往往围绕这几个问题来命题:有关配子的计算问题、有关基因型的计算问题、有关表现型的计算问题、子代对亲代的推断问题,考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