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一《生物》下册第七章“蜜蜂”一节没有实验,鉴于蜜蜂的群体生活和完全变态的概念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在教学中笔者根据本校有养蜂场的优点,采用先引导学生预习课文,再组织学生到蜂场参观的教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教学中的做法介绍如下:教学目的(1)通过对蜜蜂的观察,使学生认识在蜂群中有三种蜂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特点。(2)通过观察蜜蜂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掌握完全变态的概念。教学重;权和难点蜂群组织和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方法步骤(1)参观蜂场时间选择:下午课外活动。(2)参观蜂场的条件:晴天,没雨。(3)…  相似文献   

2.
一天,我在教学《蜜蜂引路》这篇课文时,刚出示课题,就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吴老师,我想问一下,蜜蜂真的会引路吗?”这一问,打断了我的教学思路,因为我预先设计的是先教学课题中的“蜜”、“蜂”两个生字,再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没想到这小家伙先行一步了。我灵机一动,快速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一问题,并兴奋地说:“这位同学真会学习,把老师的提问抢去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议论开了,有的说蜜蜂会引路的,有的说蜜蜂不会引路,各抒己见。我示意大家停下,说:“同学们,今天,我们针对这个问题,来进行一场辩论赛,认…  相似文献   

3.
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完成大纲规定学习的内容,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像蜜蜂酿蜜一样,行千万里路,采亿万朵花,给学生创造条件,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还要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听学术报告或看介绍科技新成就的电影。  相似文献   

4.
曾在一所学校看到一位老师教学《蜜蜂》这一课的场景。到自由讨论的时间里,该老师请学生自由质疑。学生的问题各种各样:蜜蜂是怎样传播信息的?蜜蜂为什么飞行时是呈“8”字形的?一只蜜蜂一生会活多长时问,它会产多少蜜?……面对这些“大问号”.该老师显然准备不足,出现短暂的冷场.但他还是“机智”地处理了这一难题,告诉同学们这不是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跟中求知的热情顿时暗淡了下来。  相似文献   

5.
《科学课》2005,(1)
湖北监利县 12岁的小学生聂利在养蜂场发现,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出嗡嗡的声音,于是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的声音来自于翅膀的振动,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就立即停止”这一权威理论产生了怀疑,她执着地进行研究。聂利的这一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她敢于挑战权威,勇于追求真理的  相似文献   

6.
教学《蛇与庄稼》一文时,学生阅读第二段初步懂得了如下“四者”关系:猫养多了,田鼠就不能猖獗;田鼠不猖獗,就能使蜜蜂正常传播花粉;蜜蜂能正常传播花粉,首蓿就长得好。于是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猫、田鼠、蜜蜂、首蓿四者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几个学生在回答时也讲清了它们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7.
“种群”既是生态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又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结构单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教材中,种群的概念和种群的基本特征两个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在学习中一般都是死记硬背,缺乏理解。为了改变这种学习状况,笔者对“种群”一节进行了室外教学。教法如下:1室外教学目的 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室外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种群的概念和种群的四个基本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实践的能力。2室外教学准备工作2.1上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种群的概念及种群的四个基本特征。2.2实地考察确定室外教学时间、地点。地点:…  相似文献   

8.
引言:本节内容是属于高考的非重点知识,对学生只要求知道波的干涉现象及产生干涉的条件即可.因此,很多教师在处理这节课的教学时,便觉得没有多少内容可讲,从而降低了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的要求.笔者认为,对于“波的干涉”的教学,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这个现象,更应该让学生充分理解它的物理实质以及研究方法,并从中得到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对这节课的教学仍要进行优化设计,只是在最终落点上,对学生的练习题不要求过难、过深.以下提供本节课教案一份,供广大同行参考. 教案: 教学目的: (1)认知: ①知道波的独…  相似文献   

9.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点,特别是本节的教学体现了学习物理要领的基础思维。所以本节教学内容对今后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密度一节又安排在初二,使刚接触物理的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特征无疑增大了学习难度,由于“密度”的抽象性,且研究方法也初次遇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重视“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矛盾、求知、欲望、动力”,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研究物质的特性-密度。下面就具体谈谈本节如何做好“情境”创设。  相似文献   

10.
1994年,笔者对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性实验,实行“五步教学法”组织教学。通过三年的实验,证明运用“五步教学法”进行教学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一、“五步教学法”的内容和要求“五步教学法”即复习提问、教师精讲、学生记忆、提问巩固、课堂小结等五步,是针对知识传授提出来的,它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如“组织教学”、“课前预习”等不在五步之内)。其内容和要求是:1.复习提问。目的是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并由此引入新课。提问的内容是上节课所讲知识的重点。教师提问时,被提问的学生面要大些,对  相似文献   

11.
《荔枝蜜》是杨朔写的一篇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记叙文。我教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按读、想、写三环节进行语文能力训练。阅读能力训练。即要求学生阅读“预习提示”和全文,读通字、词、句,体会作者由讨厌蜜蜂到喜欢蜜蜂既而赞美蜜蜂的情感变化,并了解以物喻人的写作手迹。思维能力训练。即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教师提示:1.由“蜜蜂”到“劳动人民”的联想,相似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勤劳)2.文章由“荔枝蜜”的香甜,联想到劳动人民为创造新生活而进行忘我劳动的奉献精神,相似点又是什么?(学生回答:蜂蜜的科与劳动人民创造出甜美…  相似文献   

12.
一、说教材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吨”这个重量单位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 ,所以教材通过装货物的卡车、火车皮这样一组图画 ,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物品都很重 ,不能用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来表示 ,自然地引出了更大的重量单位“吨”。接着通过计算10袋大米的重量 ,教学1000千克是1吨一例 ,让学生实际感受到这个很大的重量单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是建立1吨重的概念。二、说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 ,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  相似文献   

13.
谈课堂提问     
查泽林 《教育艺术》2002,(12):26-26,40
设计好课堂提问 ,在教学中能变学生被动地“听”、消极地“学”为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学” ,可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及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课堂提问 ,可将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即教师的“教”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而进行。课堂提问 ,也应允许学生提出问题由教师解答。一、课堂提问类型1 课前提问 :传授新知识之前 ,提出前节课重点内容问题或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问题 ,既起到复习巩固作用 ,又能迅速地集中学生注意力 ,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积极的思考状态 ,便于组织课堂教学或导出新的课题。2 课间提问 :新知…  相似文献   

14.
荔枝蜜     
角度之一: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文章开头写“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并写出事例解释对蜜蜂不喜欢的原因,这是欲扬先抑之笔。接着叙述小住从化温泉,看到了荔枝树,喝上了荔枝蜜,为蜜蜂的创造才能而惊奇,对蜜蜂动了向往之情,这是对蜜蜂感情的第一次变化。参观养蜂场,与老梁对话,对蜜蜂才有了真正的了解,对蜜蜂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是对蜜蜂感情的第二次变化。最后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感情上与蜜蜂融为一体了,这是对蜜蜂感情的第三次变化。全文一线贯串,层层推进,前后呼应。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导: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引导学生看课文,找出“我”对蜜蜂感情变化的地方(三处)。二、跳读:1、5、17、19段,再次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不喜欢——喜  相似文献   

15.
组织教学是“使学生做好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准备,集中学生注意力,安定教室秩序.引起学习时兴趣和要求,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教学环节,蛆织教学进行得好.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即使教师讲得再好.其效果也是散乎其微的.在教学实践中,我把这一环节贯穿始终,并作过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学的主渠道、主战场,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授人以鱼”,而且要“授人以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思维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要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索素质教学规律,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讲授“光合作用”一节中进行素质教育的做法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春天,百花盛开时节,你如有幸来到养蜂场,你可发现蜜蜂世界很多秘密。在养蜂场附近有茂盛的菜花,当天气晴朗时,你观察蜂箱(蜂巢),就可看到很多蜜蜂.在箱口进进出出。进箱的蜂,多是肚子鼓得发亮,后脚带裹着黄色花粉;出箱的蜜蜂,一身  相似文献   

18.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一、有生活才有正确 教学《可爱的小蜜蜂》一课,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蜜蜂的生活特点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中,我却惊异地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当我问学生“你对蜜蜂了解多少”时,学生除了课文中所讲的,知之不多.  相似文献   

19.
曹彦红 《考试周刊》2013,(86):96-97
课堂是指在教室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我们所要探讨的“有效性”就该针对“班级授课”而言,它是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通俗地说.就是在比较固定的教学环境中,老师对比较固定的学生群体。在比较固定的时间内完成的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一堂课上得是否成功、教学效果如何和学生对这节课的感觉是有很大关系的.也就是说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能否听进脑海里、主动学还是被动学。笔者就对有效课堂的认识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节课 ,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柱 ,学习了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包括了以下教学内容 :1 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2 圆柱体体积公式的应用。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圆柱体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是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本节课教学成功与否 ,直接关系到圆锥的教学 ,因此这节课又是第三单元教学的重点。通过本节课要达到以下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认识数学的严密性。就本节课来说 ,圆柱体的体积是推导出来的 ,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