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中《生物》乙种本第42页在阐述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样,H~ 和HCO_3~-就进入土壤溶液中,而土壤溶液的一些阳离子和阴离子则被吸附到根细胞膜表面上来。根细胞率的H_-~ 和HCO_3~-与土壤溶液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发生交换的过程,就叫做交换吸附。在交换吸附的过程中,根细胞附近的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减少了,距离根细胞  相似文献   

2.
新编高中《生物》课本新增了两个学生实验: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以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对此,我们组织了部分生物教师和实验管理员,进行了实验摸索,现将我们在实验中的一些体会,对教材的实验做一些补充说明。一、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中“矿质代谢”一节为例 ,介绍CAI课件的设计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教材分析“矿质代谢”一节安排两个课时。本文选取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即“植物需要的元素”和“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植物需要的元素”包括 :第一 ,植物生活必需元素16种 ,其中大量元素 9种 ,微量元素 7种 ;第二 ,矿质元素的概念和功能。“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分三个阶段 :第一 ,离子的扩散与呼吸电离。距离根细胞较远处的土壤溶液中的阳阴离子 ,通过扩散作用移动到根细胞附近 ;根细胞的呼吸产生CO2 ,CO2 溶于水后离解…  相似文献   

4.
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包括交换吸附和主动运输两个步骤。交换吸附是吸附在根细胞表面上的H-和HCO3-离子与土壤中的阴、阳离子发生交换的过程。结果是土壤中的阴、阳离子吸附在根细胞表面上。那么矿质元素离子是吸附在细胞壁上还是吸附在细胞膜上?这个问题一直是教学的难点。为了验证矿质元素离子的吸附部位。设计如下实验加以验证。取葱的叶鞘内表皮,用剪刀剪成小方块浸入0.01%的亚甲基蓝溶液中染色几分钟。待表皮被染成蓝色后,取出,用蒸馏水反复冲洗,直到冲洗掉浮色为止。取一载玻片,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蒸馏水,把染色的葱叶…  相似文献   

5.
生物实验材料制作两则宣恩县一中杨芳泉(445500)一、用玉米根做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实验高中生物课本中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安排在秋季做,用的材料是洋葱根。秋季洋葱已经过休眠,易于长根。但春季做这个实验,用当年收获的洋葱很...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生物》实验中,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是我省实验会考的必考实验。但如果按照教材中的方法来做这个实验时,笔者感到存在以下问题:①用洋葱的根做实验材料时,由于洋葱的生根率低,且本实验要用大量的洋葱根才能收到应有的实验效果,所以在实验前5~6天,必须从市场买大量的洋葱,花不少时间来培养洋葱根。②用0.01%的亚甲基蓝溶液来染色时,染色时间若超过1分钟,此时根成蓝色的因素有三个:a、能否用蒸馏水反复冲洗洗掉浮色;b、通过交换吸附现象到根细胞膜外侧的亚甲基蓝阳离子,这部分亚甲基蓝阳离子可以和Ca~(2-)发生交换吸附;c、通过主动运输到根细胞内侧的亚甲基蓝阳离子,这部分亚甲基蓝阳离子已进入细胞内部,不可以和Ca~(2-)发生交换吸附。所以染色时间过长,在做下一步对比实验时,虽然溶液颜色变化明显,但根的颜色变化不明显。③用小烧杯来做对比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现选择高中《生物》重难点“很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一节内容,谈谈实施的过程及体会。1从素质教育要求出发,依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 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通过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现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如下:1.1认识目标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交换吸附。1.2动作技能①自学实验内容做好“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②学习对照实验的科学思维方法。③培养自学能力、比较能力及观察能力。1…  相似文献   

8.
学完高中生物《矿质代谢》一节后,有学生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来证实“根对矿质离子的选择吸收”。按照他的设想:溶液中有NH4和SO2-4,植物的根吸收NH4比SO2-4多,而植物的根在吸收NH4时,以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H与NH交换,这样就会有许多H残...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物》必修本《观察根对矿物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实验中,根尖的制备以及去阳离子水的制取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现就我的做法简介如下。1 制取去阳离子水 1.目的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我选用的是磺酸型苯乙烯—二乙烯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天然水进行处理,除去阳离子,代替本实验中的蒸馏水进行染色后浮邑的漂洗和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10.
去阳离子水的制取湖南益阳市十四中(413051)姚君山中学生物实验中经常要用到蒸馏水,但有些学校因条件限制无法买到或制取蒸馏水。根据我们的经验,用去阳离子水代替蒸馏水作“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实验,同样可得到满意的效果。去阳离子水的制取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中的学生生物实验中从实验1~3,分别为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等。上述实验目的、性质不同,但实验材料与取材部位相同,如何恰当安排实验,发挥同一实验材料可做多个实验之用。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物中有一实验为《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在实验的过程中,用了一种活体染色剂为0.01%的亚甲基蓝溶液。亚甲基蓝属于噻嗪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_(16)H_(18)N_3SCl·3H_2O),在水中离解为亚甲基蓝阳离子和氯离子。配制方法:0.1克亚甲基蓝溶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物》课本里有三个关于植物生理的实验。即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三: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实验四: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有条件的学校当然可以完成。但我校地处农村,实验设备条件差,难以完成某些实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铝离子,然后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铝箔腐蚀液中硫酸根的方法.酸性条件下,阳离子交换树脂能够将铝箔腐蚀液中的Al3 全部除去;阳离子交换树脂不会吸附待测的阴离子;用离子色谱测定铝箔腐蚀液中SO42-可行,回收率93.81%~99.87%.样品处理的效果好,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谈实验设计的科学性湖北省松滋市教育技术装备站松滋市第一中学(434200)周卫华黄元雄在生物实验中,实验材料(含试剂)的选择,实验步骤的组织设计,都牵涉到实验设计的科学性问题。下面以高中生物实验三“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为例加以说明。一...  相似文献   

16.
矿质代谢是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主要形式之一,矿质元素的吸收是矿质代谢的重要方面·是“矿质代谢”一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正确理解矿质元素吸收过程是本节的关键。正常生活的根细胞吸收土壤溶液中的各种矿质元素离子过程是动态的,借助静态挂图和板画讲授,学生很难理解。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自制了一框吸收过程动态投影片.直观形象地演示吸收全过程,效果良好。投影片的制作和使用如下:一、制作1、基片准备一张12厘米X12厘米的明胶片,上绘根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的一部分.分别用橙黄色和褐色显示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载体).见图]2…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高中《生物》“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是“矿质代谢”的第一课时。从教材内容看 ,基本思路是先学习离子吸收的两个阶段 ,然后总结其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但通过这个思路进行教学 ,往往造成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脱节现象 ,很难达到教学大纲的有关目标。作者利用本节课所蕴含的科学实验 ,把教材上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探索性研究课题 ,使科学知识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载体 ,并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去再发现知识 ,这便是探索式教学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便能解决上述问题。1 发现问题出示分别用蒸馏水及土壤浸出液培养两周以上的小麦…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教学中.实验的材料(含试剂)选择、步骤的组织设计等实验的构思,都牵涉到实验教学思想问题。现以高中生物的实验三“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的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物实验中,有两种实验,一种是难于操作易于失败的实验,如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另一种是易于操作又易于失败的实验,如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为搞好实验教学,我们对生物实验的一些操作进行了改进,起到了一定作用。 在生物实验中,染色时间的长短和药液浓度的不同将会产生不同效果,例如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过程中的染色,课本中规定用1%龙胆紫液染色3~5min,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染色太深,很难看清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从而影响此实验的效果。为了解决这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三“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规定要用蒸馏水做实验。然而,对于普通中学和农村中学(包括山区中学),蒸馏水是不充足的甚至是缺乏的。因此有必要寻找出一种能代替蒸馏水进行这一实验的一般实验材料。笔者经试验发现,使用饮用水代替蒸馏水进行溶液配制及实验,均能达到实验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