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人于漪     
今年,我们几个于漪老师的弟子有幸被评为特级教师。名单公示后,于老师打来电话要请我们吃饭,她说:“我太高兴了,一定要祝贺一下你们!”我们说,应该我们请您,您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那么多心血。但最终还是没能拗过于漪老师,她请我们以及一些更为年轻的语文教师一起吃了顿饭。  相似文献   

2.
于漪     
于漪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1929年生,江苏镇江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教育系,曾先后在华东革大工农速中、上海杨浦中学、第二师范学校任教历史和语文。1978年被评为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历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委,上海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委副主任,全国  相似文献   

3.
走近于漪     
于漪(1929—),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江苏镇江人。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改革研究,在语文教学上独树一帜,探索出一套有理论深度、有完整体系、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在全国语文界深受  相似文献   

4.
走近于漪     
《现代语文》2001,(1):56-56
做为教坛上的小字辈,和于漪老师的接触,仅仅限于对她作的解读: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精湛的教学艺术,常令人怦然心动,拍案叫绝。遗憾的是没有机会当面聆听于老师的教导。今年的十二月份,笔终于有幸与于老师坐在了一起,目睹了她的风采,聆听了她的教诲,有缘走近了于漪老师。  相似文献   

5.
走近于漪     
《中学语文教学》2001,(12):12-14
2001年9月29日,全国中语会青年语教师研究中心在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召开了“走近于漪”恳谈会。来自全国各地出席“于漪教育思想暨从教5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近60名青年教师,有幸与他们仰慕已久的于漪老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亲切交谈。于老师微笑着一一回答了他们的提问。限于篇幅,下面仅刊出部分座谈内容。  相似文献   

6.
仁师于漪     
<正>于漪先生坚信"爱",坚守着"仁爱"之心,崇尚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她以超过一个甲子的教育岁月,不是只在口上说、纸上写,而是身体力行这教育之"爱"。而今,我虽只谋君一面,只听君一席,却也已相信爱。参加第七届班主任名家论坛,我有幸一睹当代教育名家于漪先生的风采,亲耳聆听她老人家的教诲,至今仍心潮澎湃。论坛日程表上,于漪讲座后的备注是:已邀请。而其他几位专家均是:已确定。  相似文献   

7.
铁教师于漪     
于漪,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为人师表,一身正气。于漪长我九岁,三十年来于漪的人格魅力引导我感悟人格,感悟人生。  相似文献   

8.
刚踏入社会的那段时间,黄伟健从身边的同龄人身上深深感受到了工作的难找和竞争的压力。不过,黄伟健对于自己的未来倒是充满了信心,因为性格豪爽大气的他早就结交下了不少朋友,他觉得在这些朋友的帮助下,找一份做编剧的工作养家糊口还是很容易的。  相似文献   

9.
我做老师的学生,已整整46年了.老师给予我深刻的影响:对我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名利观乃至整个心灵和人生态度,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课堂教学锲而不舍的追求 老师就学于复旦,学的是教育学,后改教历史.1951年被分配到华东革命大学工农速成中学,后调第二师范.听从党的召唤,又改教语文.为了打下深厚的基本功,老师是下了功夫的.  相似文献   

10.
《全球教育展望》2008,37(4):26-29,33
于漪老师在50多年任教生涯中,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始终是一名教学一线的研究者。对于学科范畴的焦点问题,她带着强烈的理论渴求,从多学科视角,从培养人的全局去认识探讨,其学术人品的最大魅力是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11.
于漪先生的贺词全国青年语文教师联谊会在枝繁叶茂、生命力极其旺盛的夏季诞生了,我以一名语文老教师的赤诚,向它致以及心的祝贺。语文教育事业在前辈的开创和关心下日益往前发展。然而,道路不平坦,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  相似文献   

12.
于漪语文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漪是我国当代语教育名师、语教育家。长期以来,她一直辛勤耕耘在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最前沿,逐步形成了求实性、创新性和发展性的语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3.
于漪在语文教育方面 ,主张充分发挥语文课人文性特点 ,通过语文课的教学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美育和思想教育。即熏陶感染塑心灵。她说 :“我们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 ,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 ,以美好的事物 ,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 ,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撒下美的种子。”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于漪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 ,声情并茂的赏析等教学手段 ,使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境界 ,在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能力的同时 ,思想得到升华 ,情感得到陶冶 ,受到美感教育。徐金海、全正扬在《语文教学的艺术》一文中这样评价于漪教…  相似文献   

14.
遍览于漪老师的教案选,我被其中千姿百态的板书设计所吸引,她对教材烂熟于胸,又有非凡的机敏,因此在她板书园地里随处可见艺术品味很高的盆景。精巧工整,极富神韵。于漪老师的板书在布局上是丰富多样、决不雷同的,但为探讨计,是否可作如下归类:提纲式的板书,这种板书主要是按段、层等结构编  相似文献   

15.
我做老师的学生,已整整46年了。老师给予我深刻的影响:对我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名利观乃至整个心灵和人生态度,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可以用“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来描绘于漪老师结束报告时礼堂内的情景。这些原来带着书籍报刊来准备度过这个“难熬”下午的高年级大学生,现在却不愿离开礼堂,他们围着于漪老师争先恐后地和她握手,要求她签名。这个场面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1981年于老师第一次应邀来我们学校作报告时,那种热烈的场面至今令人难忘。是什么吸引这  相似文献   

17.
题目中的“于漪们”指的是包括于漪、钱梦龙、顾黄初、张孝纯、魏书生、欧阳代娜、陈钟梁、洪镇涛、洪宗礼、蔡澄清、宁鸿彬、吴心田、刘朏朏、张富、陈日亮等改革开放以来在语文教改方面勇于探索卓有成效的先行者。不管今天以怎样的“新理念”“新观点”来反思过去的语文教育,也不管语文教育改革的潮流还会如何激荡向前,当我们回首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里程时,于漪们的意义是回避不了也抹杀不掉的。虽然上面提到的不少老师早在“文革”前  相似文献   

18.
题目中的“于漪们”指的是包括于漪、钱梦龙、顾黄初、张孝纯、魏书生、欧阳代娜、陈钟梁、洪镇涛、洪宗礼、蔡澄清、宁鸿彬、吴心田、刘朏朏、张富、陈日亮等改革开放以来在语教改方面勇于探索卓有成效的先行。不管今天以怎样的“新理念”“新观点”来反  相似文献   

19.
于漪导语设计例示单成仁,王爱玲于漪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她的教学语言素以形象、生动而著称。她认为“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  相似文献   

20.
阅读优秀作品,从品味语言文字的表达情意的魅力中,增长见识,了解世界,体悟人生,吮吸精神养料,是学生时代最快乐的事。从小培训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佳作名著的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