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同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经济手段,而合同的有效与无效则直接影响着当事人意图通过合同实.现的目的能否得到实现。然而,合同的有效还是无效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法律尤其是合同法对合同效力做出的制度安排,并且涉及不同的利益平衡。本文试图通过法律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现行合同无效制度进行分析和考察,揭示该制度的内涵和真谛,从而使我们在司法实践中合理地适用合同法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合同成立不一定生效。合同如果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 ,就是无效的 ,就不具有法律拘束力。无效合同因具有违法性 ,所以当事人不得依据合同实际履行 ,否则将承担违法的法律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不仅对无效合同的认定提供了具体标准 ,也对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作了相关规定 ,在处理案件时应予适用  相似文献   

3.
合同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经济手段,而合同的有效与无效则直接影响着当事人意图通过合同实现的目的能否得到实现。然而,合同的有效还是无效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法律尤其是合同法对合同效力做出的制度安排。我国合同法对合同的效力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尽量使合同有效。对我国现行合同效力制度进行分析和考察,对司法实践中合理地适用合同法的相关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合同法》的颁行意味着原有无效合同的范围将大大缩少,但是如果不注意深入领会相关规定,无效合同及其给当事人带来的法律后果将仍然会出现。本文根据新《合同法》对无效合同的规定,分析了发生无效合同的原因,井结合司法实践经验,提出了七种判定与防范无效合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合同法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行为而订立的合同规定为效力待定合同,可以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而有效,却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所有合同都认定为无效合同。这样就大法理解释、法律适用等方面产生了许多问题,有悖于民法的立法宗旨,也不利于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利益的保护,因此急需通过对合同法的解释和修订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合同法的实施结束了对是否共分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这对范畴的争议。订约主体就当事人约定的主要条款达成的合意即为合同成立,而合同生效是拢已经成立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和基础,但合同成立与生效各有其所应具备的要件,合同法对此作出了较以往不同的规定。区分合同成立与生铲进而区分合同不成立与无效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司法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时比介绍新旧《合同法》中对无效合同的规定,分析了新《合同法》完善无效合同分类及增加了效力待定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规定,进而对修订绝时无效合同的内容,无效合同的财产法律后果做了评析。  相似文献   

8.
尊重社会公德原则是我国合同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现实中,内容与形式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却可能由于订立合同的原因违反社会公德导致合同无效。无效即意味着合同失去对当事人的拘束力,但是基于该类无效合同所为之给付能否请求返还呢,合同法并未给出明确答案,该问题殊值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款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但在司法实践中,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一律视为无效,不利于体现《合同法》的立法目的,也与法律解释的原理及精神不一致。通过对法律规范和法律解释的分析,并借鉴德国、日本的立法实践,对《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历来是合同法理论教学和司法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尽管我国民法通则、新的合同法对此做了更科学的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以及法学理论教学过程中。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尤其对合同成立后生效前的这段时间内的义务与责任性质的理解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审判实践和立法规定。对此着重加以探讨,以更好地促进教学和法学理论的研究、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99年颁布的合同法第52条第五款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笔者试图从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及与其他部门法进行比较的角度加以分析,从而提出不同的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2.
违反法律规定而从一开始就不发生按约履行效力的经济合同即为无效经济合同。无效经济合同自订立时起就无法律约束力,即从一开始就不发生按照约定的经济合同进行履行的法律效力。经济合同无效时,会产生一系列的法律后果。本文就经济合同无效时产生的法律后果——财产处理方面作一粗浅的探讨,以便于更好地促进经济合同的完善和发展。 经济合同无效时产生的财产处理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16条明确规定:返还财产、赔偿损失和追缴财产。 返还财产即经济合同被确认无效后,一方依据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使双方已经流转了的财产关系恢复到合同订立以前的状态,原所有人对所给付的财产仍拥有所有权,当事人之间无任何法律关系的这样一种状态。对于返还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16条是这样规定的:“经济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依据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返还给对方。”从这一条可以看出,返还的财产应该是一方依据无效的经济合同所取得的,另一方依据无效的经济合同所交付的合同的标的物,即合同的原物。  相似文献   

13.
合同无效制度历来为各国民商立法所重视,因为它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指出我国旧有的合同无效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下称《合同法》)确定的合同无效制度进行深入论述。指出:旧法所规定的合同无效制度极不合理,最突出的问题是,合同的有效条件过于严荷,而无效合同的范围过于宽泛,这直接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合同法》对旧有的合同无效制度进行了改革和重构,使合同无效制度趋于完善。笔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尽量放宽合同的有效条件,尽量缩小无效合同的范围,已成为历史潮流,我国合同无效制度也必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于1999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合同效力问题,新的<合同法>能够根据实际状况对于原有立法做出了重大调整,大大地缩小了无效合同的范围.但是,无效合同并不意味着不能发生效力,当事人通过一系列的补救行为,还是可以使合同满足有效的要件的,从而使当事人意思自治与社会利益达到和谐.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于1999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合同效力问题,新的《合同法》能够根据实际状况对于原有立法做出了重大调整,大大地缩小了无效合同的范围。但是,无效合同并不意味着不能发生效力,当事人通过一系列的补救行为,还是可以使合同满足有效的要件的,从而使当事人意思自治与社会利益达到和谐。  相似文献   

16.
论交易习惯     
我国《合同法》明确了交易习惯的法律地位,但对交易习惯的概念理解和法律适用未作具体规定。《合同法》上的交易习惯兼指习惯与习惯法,适用于合同条款的解释,合同漏洞的弥补,规范合同行为。交易习惯在《合同法》中的效力主要表现为:补充合同法适用的效力;优先于合同法适用的效力:解释合同标准的效力。  相似文献   

17.
从合同时限性存在的事实出发,主张合同有机体性,并进一步认为合同具有常态与病态两种形态。合同法正是以这两种形态的合同为线索完成了法律的设计。虽然法律的价值取向是常态合同,但规范的重点却是病态合同。合同法的双线索观具有理论价值与规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国家对无效合同的干预应当依法进行,"哪些要干预、怎么干预,都要依法进行,由法律、行政法规做出规定",不能仅从合同法方面来理解国家对无效合同的干预。国家主要是通过立法权、司法权及行政权等方面体现国家权力对无效合同的干预。  相似文献   

19.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严重欠缺有效要件。搞清无效合同的类型,对于公民正确使用合同,确保《合同法》正常运作,保障交易安全,正确处理案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嘉应学院学报》2017,(7):52-55
采用通谋虚伪的方式订立虚假的房屋买卖合同以骗取银行贷款时,房屋买卖合同可能是部分无效、部分有效的合同,伪装行为因不具真实意思表示而无效,非伪装部分则因系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而可能有效。于我国现行法,通谋虚伪之房屋买卖合同之无效部分应适用意思表示的解释规则,意思表示真实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必要条件;不能适用《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认定通谋虚伪之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因我国《合同法》并未确立通谋虚伪表示无效规则;更不能求助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之无效规则,因通谋虚伪之房屋买卖合同之非伪装部分在未达到违反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时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