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活于同时代的沈从文和川端康成在小说创作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人物塑造上:爱与美的女性形象;在人与物的对应关系上:情案交融,物我同一;在作品的基调上:淡淡的哀伤。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的不同又使二人的小说艺术表现形式有很大差异——在着眼点上:乡村陋习、丑恶文明的批判和因美的消失而表现的人生虚无的宗教观;在艺术手法上:民间传说、神话与意识流、象征、暗示。  相似文献   

2.
美学欣赏逐渐成为文学作品欣赏的重要内容,而且具有较高的价值。在介绍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以及注意事项的基础上,分析川端康成小说美观观念形成的原因,最后分析其美学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川端康成的小说就人物而言,群体上形成的空间较小,而侧重于对人物个体“内宇宙”的考察;在背景场景描写上,不追求宏大的社会政治叙事,善于把人物糅和在自然环境之中,充分展示生活在这种环境并与之交融起来的人物美,呈现的是局部性空间特征。川端康成小说的空间艺术特点与其本人的人生际遇、美学追求以及日本的化美学传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川端康成是早期的日本唯美主义作家,后来成为新感觉派的一名骁将,川端在其作品中以“美”“悲为基调塑造了种种男女悲欢离合的恋情;大自然的美在川端笔下是用以烘托人物感情变化,刻画出人物性格的,他的伤口中常常流露出悲哀,人生幻化,世事无常的感叹,他认为这是一种美学思想,川端康成把日本古典学风格与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熔铸一体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邵奇 《华章》2011,(19)
论文论述了川端康成小说中的两性形象类别,并对形象进行了品评,将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成为少女和熟女两类,将男性形象分为典型和多余两类.  相似文献   

6.
7.
黯淡的日本美--川端康成小说的艺术基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文学史上的一位巨人,他的文学创作都有一个共同的基调,那就是无处不在的一股挥之不去的淡淡的悲凉,这种不变的文学底色当然有其多方面的原因,是与他的生活经历、人生观、美学观以及他生活的时代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论述郭沫若的留日小说和川端康成的小说中的共通之处:自由意识。分析二者作品中自由意识的体现形态和背后成因。梦境是两位作家自由意识的共同依托和表现形态,人生际遇、思想性格以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是他们自由意识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川端康成的小说具有高超的叙事技巧,其小说故事明显地形成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空间世界,男性作为行动元对女性角色有着强烈的催化和显现功能;与此同时,人物的心理意绪支配着故事的发展,颠覆着小说情节的有序性,并建立了一个更加真实的意指世界,从而使其小说形成了鲜明的反讽结构。  相似文献   

10.
川端康成的散文创作中具有一种超越性的“天人合一”生态审美意识。他笔下的自然是充满生机,千变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体,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川端康成描绘了融人自然中的人,表现了自然人性之美,并表达了敬畏自然的思想;川端康成从整体主义思想出发,对现代文明进行了批判。他生态审美意识的形成与日本传统文化——森林文化、原始神道与禅宗思想等,以及川端对现代人类破坏自然行径的忧虑紧密相连。川端康成的生态审美意识是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对当代作家的创作以及读者的审美倾向都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象征手法本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先锋表现技巧,该手法常常寻找一种"对应物",或者叫做"客观的关联物",来表达作者抽象的哲理或观点。川端康成借鉴了这一技法,又进行了本土化的消化吸收,创造性地使用了这一手法,为这一手法注入了新鲜血液,独创了颇具日本民族的思维特点和审美情趣的"东方象征手法"。  相似文献   

12.
郁达夫和川端康成的小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趋近与相似,但又有各自独立的个性特色,通过对比可以加深对两位作家的理解和发现某些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本文运用平行比较的方法,围绕两位作家小说中的选题特点、人性观念、审美趋向,分析了两位作家的相似与区别,并从影响研究的角度,讨论了形成两人创作特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孤独、伤感、痛苦、梦幻、死亡等一直是川端康成热衰于书写的主题.川端康成之所以热衷于书写这样的主题,这主要与他一生尤其是小时候所遭遇的的创伤性体验有关.这些悲惨的创伤性体验对川端康成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孤儿情结的反复呈现;作品中时常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死亡情绪;在恋爱的梦幻中寻求灵魂的慰藉.  相似文献   

14.
徐小斌的小说创作以其神秘的文化背景、独特的叙事方式以及对当代女性深层精神生活的关注,成为当代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与同时代的女性作家相比,她的创作更多的是借女性在现实中的人生体验走向形而上的感悟;与“新理想主义”作家鲜明的启蒙意识和激情宣言相比,她更多地将笔触深入到现代人精神世界每一个细小的角落,以内省和反思的方式默默地关注着现代人的生存环境与精神状况。  相似文献   

15.
爱情作为人类亘古不变的精神追求拥有着永无定律的内涵。川端康成的《雪国》与中国古代六朝志怪冥婚小说以不同的笔法各自叙写了其不同的虚幻爱情故事,共同表现了人们对爱情的一种超现实的憧憬,却又以其不尽相同的爱情故事,分别演绎了绝望的纯真之爱情与希望的世俗之爱情。  相似文献   

16.
川端康成作品的核心是对美的追求。他是勇于探索和敢于创新的,重视小说的艺术表现和创新的,因此其小说也具有鲜明的艺术审美特征。本文从内容、语言、主题风格三个角度论证川端小说的艺术审美特色,体现了川端敬爱自然的文化底蕴、生命悲哀的哲学体悟、生命救助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7.
川端康成的《雪国》,从1934年动笔到1948年最后一个单行本出版为止,前后一共用了14年的时间。他的传统美学思想在《雪国》中得到了充分发挥,达到了他的创作艺术的高峰。在《雪国》中,川端怀着丰富的同情心,写了雪国底层妇女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与美。作品既充满了对爱的祈祷,对生命的礼赞,同时又表现了作家深沉的虚无感。作品在艺术表现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它的突出特点是继承日本文学的传统方法与学习西方现代派技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杨彦丽 《文教资料》2011,(17):17-19
本文分析了川端康成的小说《雪国》的创作手法,即在日本(东方)传统文化和《源氏物语》的影响下,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一种属于川端康成独特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沙俊红 《考试周刊》2009,(13):19-20
萧红的小说,明丽而新鲜,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文坛,以其特有的风格深深地感动着、鼓舞着、征服着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20.
邵珊 《文教资料》2007,(34):182-184
本文认为川端康成的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体现在多个方面。川端康成的自然观,不仅仅体现在他对景物的描摹之中,也在手法运用、结构形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本文从多角度入手,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雪国》入手,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细致地分析、论述在川端康成作品中所体现的自然观,涉及到作品中自然景物的描摹,借景抒情、意识流手法等的运用,以及作家创作结构等方面,论述川端康成作品中那种有意识、无意识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