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恭伟 《新高考》2006,(4):46-48
高考在即,时间越来越少、越来越宝贵,在最后的复习阶段你还应该做些什么.如何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取得最佳的效果。笔者根据四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建议考生做以下几件事:  相似文献   

2.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目的是要在众多考生中选拔出“具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参加高考的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通常要做大量的物理习题,而一份高考试题中只有二十几个题目,如何通过这二十几个题目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呢?主要手段是通过设计一些新情景、新问题来考查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面对新情景、新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既要充分利用复习备考过程中已熟悉的知识、方法与模型,同时又要能结合具体的试题有独立的思考能力。那么物理高考中需要怎样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3.
4.
洪安生 《辅导员》2009,(6):43-45
2009年的高考复习已接近冲刺阶段,把握高考试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搞好复习,是目前高三学生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6.
张主方 《物理教师》2001,22(9):45-47
2001年物理高考(上海卷)试题的特点可用“三多”来概括:(1)联系实际的应用题多;(2)主观评价的开放题多;(3)考核一般能力的试题多.这“三多”现象也引起广大教师和考生们不同的反响和评议.笔者在与部分阅卷、命题老师交流后,就2001年物理高考(上海卷)试题的特点阐述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高考考前最后30天的冲刺阶段,怎样才能做到高效复习,我做了一些尝试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8.
梁旭 《教学月刊》2007,(3):24-31
一、近三年浙江理综高考物理试题知识点分析内容力学2004年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6分/题)总计15(牛二)、17(振动和波)、20(分析几种现象中的超重与失重)22(1)(螺旋测微器使用)23(16)(万有引力、平抛运动)25(20)(桌布上物体—两物体复杂过程问题)602005年14(牛二)、16(圆周运动与引力)、18(振动和波)22(1)(力的合成)23(16)(人与跳蚤—双物体双过程问题)24(19)(多过程多物体弹簧系统——机械能守恒)582006年16(探月卫星问题)、19(共振问题)、20(人起跳时冲量与做功问题)23(16)(测量云层高度问题)24(19)(传送带与物体相对运动问题)53热学2004年20…  相似文献   

9.
汪建军 《物理教师》2000,21(4):36-37
估算类试题在近年上海高考物理题中时常出现,这类题目的内容往往是书本上没有的,题目的原型通常来自实际问题或科学发展史,所提供的素材新颖,且紧密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使人耳目一新. 本文就近年上海高考物理估算类试题考查的内容和形式等作一分析探讨.1简单的估算题1.1考查物理常识的估算题 [例1](1988年考题)设在平直公路上以一速度行驶的自行车,所受阻力约为车、人总重力的0.02倍,则骑车人的功率最接近于: (A)10-1 kW. (B)10-3 kW. (C)1kW. (D)10 kW. 解析:学生应对自行…  相似文献   

10.
高考最主要的目的是为高等学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新生,因此,高考以考查考生能力为主。近年,物理高考试题的题量已经从90年代初的三十几个题减少了约1/3,现在已不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高考命题已从以知识立意为主转向以能力立意为主,更强调增加应用性试题,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学习高考《考试说明》时,要更加注意学习和研究高考对各种能力的具体要求,研究高考通过怎样的途径考查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刘建成 《物理教师》2003,24(11):52-54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卷(新课程卷)[以下简称高考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0小题为40分,第Ⅱ卷10小题为110分,全卷共150分. 第Ⅰ卷10小题为不定项选择题;第Ⅱ卷10小题,有3道为实验题,计21分,其余7道为计算题,计89分.全卷力学考题为61分,占40.67%,热学考题为8分,占5.33%,电磁学考题为57分,占38.00%,光学考题为12分,占8.00%,近代物理考题为12分,占8.00%,实验考题(包含在前面各部分内容之中)为21  相似文献   

12.
宋建陵 《新高考》2005,(5):i001-i004
高考试题的变化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如何在高考复习中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是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通过一些变化的试题.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14.
所谓开放性试题,是能为学生提供广阔思维空间,可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渠道展开思维的一类问题.这类问题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的比例有所增加.这类题往往是在题设条件的信息、物理现象的理解、物理过程的分析、物理模型的解剖、物理思维方法的选择、物理结论的深思等方面,留给考生展开积极的发散性思维的空间,目的是考查考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从2000年全国以及各省市物理高考试题来看,选择题约占总分的三分之一左右,能否解答好选择题,对全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由于心理、知识、能力、策略等方面的原因,求解选择题时常常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16.
17.
18.
汪海云 《高中生》2013,(11):52-52
许多考生在考前会紧张,也有不少考生“面对高考却紧张不起来”,这反而也会让人“紧张”。因为“不紧张”所以“紧张”,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会产生“面对高考却紧张不起来”的现象?考生又该如何应对呢?考生应该弄明白这些问题,以有效预防这一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张主方 《物理教师》2003,24(9):48-51
2003年高考由于非典与提前举行的缘故,考试行政部门从实际出发,在坚持课程标准考核要求和能力立意指导思想的同时,适当调整了试题的难度。抽样分析结果,平均成绩约为112分,略呈正偏态分布,与前二年试题相比,2003年物理高考(上海卷)试题有如下几个特点。1 考核考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基本物理实验的原理和操作过程的理解,其比率有所上升,试题内容贴近教材、难度有所降低 例1.(第6题)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围成的正方形  相似文献   

20.
对于2009届考生而言,充分研究2008年高考试题变化非常重要,通过这些变化,考生能感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命题精神,从而为迎接新“高考”做最充足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