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作秀"     
陈力丹 《新闻界》2007,(3):12-13
本文对"作秀"概念在中国的流行,以及通过传媒作秀出现的问题做了分析.作者认为,应该让作秀回到原来的文学艺术领域;在真实的生活领域,公关意义上的作秀恐怕难以避免,但是至少不要成为活动的主角.  相似文献   

2.
他热衷上杂志封面,从今年年初的垒“人民币墙”到“巴比晚宴”的裸捐,种种行为被人解读为作秀,但他认为,自己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影响和带动中国的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3.
7月13日,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回湖南浏阳老家给其母过90大寿。周其凤跪在90岁老母膝前,母子相拥痛哭的一组图片稍后在网络流传。北大校长这一跪,引发公众包括很多名人的关注和争议。有人感动得热泪盈眶,称其"大孝";有人却说"长跪不如常探",校长有时间写口水歌,为啥没时间陪母亲?甚至有人直接质疑校长是在借老母亲进行表演和炒作,这一跪是作秀。什么都可以作秀,唯独孝心不能。  相似文献   

4.
一个为唤起对罕见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关注的"冰桶挑战"在席卷美国后"浇入"中国,迅速流行起来似乎不过几天的事,但也就这么短短几天工夫,这个据说原本被赋予"爱心慈善接力"的活动,在中国网络上已迅速由关注热点,蜕变为令许多人反感甚至高呼"再不要看到相关消息"的作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15年发生在合肥街头的七起"作秀式求捐"事件为考察对象,试图分析当事人本身及新闻媒体将事件发展为舆论热点的过程,并对这种运作过程背后的媒体动员行为进行分析,对媒体现行的职业素养、传播伦理进行考量,以期为媒介新闻生产、舆论建构、社会动员和救助体系的联动寻找更加具有可行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新闻世界》2008,(2):49-49
一名38岁的男子在西安街头,头裹“卖身”布条,胸挂“为民工等人维权”招牌,称其要“卖”掉自己20年的光阴,然后把所得的工资作为为农民工维权的经费。当被问及妻子和孩子怎么办时,他表示妻子也有能力赚钱。这引得不少市民围观,有人称赞这是义举,有人怀疑这是“作秀”或为自己在找工作。  相似文献   

7.
李佳  王媛  陈曦 《新闻天地》2010,(5):68-70
变质的相亲?速配还是作秀?请托儿演戏? 美女、金钱、毒舌、两性等社会话题贯穿了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一时间,一档情感交友栏目一下跃身为全国综艺节目收视率第一。  相似文献   

8.
王平 《今传媒》2005,(12S):85-91
在国人欢庆中国电影百年诞辰,懂憬它重振光辉梦想时,却迎来了有史以来作秀最荒唐、“电影味”最淡的一届电影节。 商业与金鸡百花电影节的结合被操作手法分离,又无可奈何地被搅到一起。对承办方来说,远不是对一个文化品牌发展的贡献,而金鸡百花电影节本身也在影人和大众的落寞中逐渐清晰其远去的背影。[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声音     
《视听界》2013,(3):1
举目望去,在一个拥有现代文明的社会,很少见到灾难面前,企业家和媒体人如此不加掩饰地作秀。——传媒学者喻国明在《环球时报》上发文《灾难中的作秀难逃人民厌恶》。文章说,在雅安报道中,灾民状况和灾情需求往往被一带而过,沦为配角;报道过多集中在救援动态,特别是领导人动态,以及一个个感人的英雄事迹上。更有一些企业和媒体把灾难当成自我表现的作秀平台。  相似文献   

10.
11.
2005年2月1日,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作秀大王”起诉搜狐一案。这位“作秀大王”叫马献青,河南濮阳人。此前,他曾“秀”出过“卖屁股”“征伴侣”“卖孩子”“大耳怪”等热门新闻。“作秀大王”状告搜狐,缘于他策划的一场“街头求助秀”前不久,为救助一位湖北的大肚女童,他搞了一系列别出心裁的“策划”,共募捐11万元。这场“街头求助秀”被媒体追踪报道后,也被网站转载。但搜狐网在转载时,因标题的一字之差,激怒了“作秀大王”。  相似文献   

12.
这些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大和社会民主监督力量的成长,一批批大小贪官纷纷落马。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老记”们注意与反思:就是在这些腐败官员纷纷落马的同时,有些“老记”当年为贪官写的那些“作秀力作”,难免成了同行的笑料。 客观原因一定会很多。但主观原因我们也不能不挖一挖:为什么会被官员“作秀”的假象所蒙骗?自己的眼睛为什么只会盯着领导而看不见群众呢?等等。这样挖挖,可能就不觉着冤了! “老记”要警惕和防止被官员“作秀”耍了,笔者有个“三不”建议: 一是不要被“遮了眼”。一位被“官员”作秀耍过的记者颇  相似文献   

13.
自从“脱口秀”脱颖而出,各种“秀”便“秀”起云涌。作秀之事闹在其外,作秀之人乐在其中。现在倒好,连公证也演变出“公证秀”,众目睽睽下作起“秀”来了。 公正本身是一种具有法力效力的行为,公证员本身也必须对法津负责,如果在公证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在《半月谈》上读到一则《干部下乡竟如此作秀》的报道,反映一位领导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吹嘘自己如何帮助“问题村”排忧解难,文章内容白于严重失实,引起群众强烈不满,并被农民告上法庭,惹起了一场官司。此事在反映出个别人作风上好大喜功的同时,也折射出了新闻领域存在的某些问题与不足。有鉴于此,笔者呼吁,新闻也需要筑牢诚信“大堤”。  相似文献   

15.
引入大批博士从政是发展需要,还是政治作秀,一切有待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6.
目前,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官员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活跃在微博之上。在政务微博繁荣发展的同时,也有人担心:政务微博会不会成为“作秀”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6月4日,一家报纸刊登《"秀"应成为官员必修课》一文,我总觉得标题有点欠妥。我们平时讲的"秀"、"作秀",一般都是从贬义上去表意的。而这家报纸现在对"秀"字竟然反其意而用之,公然提倡"秀"应成官员的必修课,作何解?不管你文中再怎么拧、怎么解释,但作秀的本义,也不否认有"沽名钓誉、做表面文章……  相似文献   

18.
这篇带表扬性质的典型人物报道真像网友评价的那样“肉麻”吗?它真是因为“肉麻”而遭遇“封杀”?为何这篇让作本人非常感动的报道,却感动不了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各大卫视纷纷推出各种形式的真人秀类节目,但是随着真人秀类节目的泛滥,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很多节目也开始走下坡路,甚至已经停播,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呢?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本文以最近十分火热的相亲类节目入手,从多个角度解析这种现象,寻找解决的办法,探究我国真人秀类节目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同人不同命.有时候不服都不行。 最近两位美国政治家在中国掀起一阵“小清新”之风。 二者驾驭公共外交的能耐均臻化境,皆可解读为“政治作秀”,结果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