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12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四川大学报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邱沛篁教授和四川日报总编辑唐小强主编的《报业通论》一书。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在序言中认为,《报业通论》体现出了几个重要特色:“创新性和系统性”、“理论性和实用性”以及“知识性与趣味性”,他高度评价该书“是我国报业研究中一项可喜的成果”,“是一部带有报业小百科全书性质的著作”。这个评价是颇为中肯的。学术研究可以从不同研究领域中去寻求发展空间,而每一个维度上的寻求可能都会丰富新闻传播学的科学性。毫无疑问,当我们把《报业通论》…  相似文献   

2.
《新闻采访论》是四川大学新近策划并推出的“新闻传播学书系”中的第一本,该书主编邱沛篁教授做过多年的编辑、记者工作,是四川大学新闻系的开创者之一,先后担任过四川大学新闻系主任和新闻学院院长,写过不少优秀的新闻和通讯,有着丰富的采访实践经验。自1981年四川大学新闻学专业开始招生以来,他一直讲授“新闻采访学”这门课程,并出版了多本新闻采访和写作方面的专著。其中,1989年出版的《新闻采访艺术》就是其以前教学和研究工作的理论总结。1989年以后,邱沛篁开始给硕士研究生上“新闻采访研究”课程,他也开始了…  相似文献   

3.
区域传播学是应用传播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处于新闻传播学科前沿而又方兴未艾。在地球村的大背景下,区域传播如何制定策略并发挥作用是新闻传播学学界和实务界共同面对的问题,实证性研究却并不多。同时,西部报业作为区域传播学  相似文献   

4.
由邱沛(?)、唐小强同志主编的《报业通论》正式出版了。这是我国报业研究中一项可喜的成果。我对这本著作的问世表示祝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发展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满足了广大读者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  相似文献   

5.
邱沛篁 《新闻界》2012,(2):77-78
我们这一代人是读着报刊长大的.由于长期从事新闻传播教育工作,关注报业、研究报业、学习报业是我最大的兴趣和爱好.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阅读报纸,转而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上获得信息.面对数字新媒体的挑战,报业如何应对,这是当前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育与新闻联姻──读邱沛篁的《新闻采写与研究》刘耀辉我与四川联合大学新闻系主任邱沛重教授,可以说是老相识了。1959年秋我被分配至四川日报编辑部文艺组工作时,他在四川大学中文系读书,常写文艺评论,常来本报文艺组与老编辑们切磋,并与我初识。之后,尽管双...  相似文献   

7.
2005年,四川大学新闻学学科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我国西部首个新闻学博士点。为了加强新闻学博士点的建设,我们在新闻传播学科发展规划中提出编辑出版博导自选集,后改为新闻传播学名师自选集,鼓励支持新闻传播学科的知名专家、学者对自己的成长轨迹与学术  相似文献   

8.
9.
蔡红华 《出版科学》2013,21(3):111-112
《政治人类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是云南大学出版社自本世纪初开始与云南大学人类学系和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共同组织策划,反映当代人类学最新研究成果的系列教材——《21世纪人类学文库》之第十二种。该书由何国强教授领衔撰写,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  相似文献   

10.
对蒋永福的《图书馆学通论》做了简要介绍,指出其内容创新和写作特色,并从图书馆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图书馆学中一些理论仍然并将永远处于未定论之中。  相似文献   

11.
对《图书馆通论》一书的写作背景、体系结构、内容特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童兵 《今传媒》2006,(11):24-25
读完《第三条路——经济为主综合大报新探》,一种对书中主人公成功创新办好一张新型报纸的敬佩之情,深感获益匪浅的愉悦之情,油然而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全党、全国的奋斗目标。《深圳商报》的实践向我们道出了一个真理:创新是一种活力,创新是一个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是当代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奠基者和总设计师。因此,研究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理论,对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4.
开拓中国诗学研究的新局面──评《中国诗学通论》朱欣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流。中国的诗学研究,几乎和诗歌创作一样源远流长。早在《尚书》里,就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说法;此后,关于诗的论述十分繁富,大多散见于历代经、史...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全息论的观点看来,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凝聚体及其外化的产物,每一种文化形态都含有文化结构整体的信息,都可以当作解读民族文化精神实质的密码。 骈文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二千多年,曾经有过辉煌的岁月和至尊的地位,后来却渐次暗淡,无可奈何地衰落,这一演变轨迹,蕴含着  相似文献   

16.
王琳琳 《图书情报工作》2002,46(6):122-123,36
从4个方面论述《信息经济学通论》的学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的国内报业竞技场,“马太效应”日益显著。处于第一集团的报纸发行、广告日趋成熟,2000年,我国报纸广告经营额达135亿元,前6家占了整个报业广告市场份额的1/3,其发行量均过百万;与此同时,处于第二集团的报纸,市场份额却有不同程度的滑坡。 在上海,虽然《新民晚报》仍占据龙头老大的位置,但解放日报报业集团1999年创办的《新闻晨报》和《新闻晚报》于2000年6月和2001年4月分别改版,在短时间内成为上海报业市场第二梯队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18.
范以锦 《中国记者》2012,(9):105-106
对"严冬"怎么看怎么办 2011年11月3日,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加利预言美国媒体"2017年消亡",也就是五六年后就要消亡.在国内一次论坛上,有人断言"中国纸媒15年会消亡".  相似文献   

19.
一项开拓性的研究———评《编辑心理学》王瑞军赵守江齐鲁渔业杂志社主编薛鸿瀛编审近年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直致力编辑心理学这门新兴边缘学科的开拓性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有8篇获全国和省有关组织的奖励。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编辑心理学》,正是...  相似文献   

20.
童兵 《新闻知识》2006,(11):12-13
读完《第三条路——经济为主综合大报新探》,一种对书中主人公成功创新办好一张新型报纸的敬佩之情,深感获益匪浅的愉悦之情,油然而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全党、全国的奋斗目标。《深圳商报》的实践向我们道出了一个真理:创新是一种活力,创新是一个生机。一个党和一个国家有了这种活力和生机,便有灿烂的明天,便能够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一个集团一个报社有了这种活力和生机,就可以办好一张有特色的报纸和建设一个有竞争力的报业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就是这样一个有竞争力的传媒集团,《深圳商报》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