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论当代社会体育参与中的性别平等与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社会体育参与中性别平等、性别差异及其产生缘由的分析,认为妇女群体社会体育参与的弱势是显性存在的,而当代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两性拥有教育、经济资源的差异状况及传统性别文化是促使社会体育参与中性别差异产生与存在的主要社会因素,因此当代社会体育参与中的性别差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全以个性和生理差异为基础的性别差异,而是一种隐性的性别不平等。  相似文献   

2.
性别意识视角下的中学体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是民族前进和发展的根基,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是其合理的人格构建,以及良好品性形成的关键。中学教育作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教育过程中融合性别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对学生青春期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学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组成部分之一,肩负着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三维健康观的重任,通过对中学体育教育方式、方法的探究并结合先进的性别意识教育理论和观念,认为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消除“别刻板”的教育方式,并在“无性教育”的基础上强调个性差异,同时,教学组织者和实施者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性别分班制度,如此才能使青少年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论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阐述了体育教育和自我意识的内容,指出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个性培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体育应及时抓住学生自我意识的特征与表现形式,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改善教学气氛,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培养顽强意志品质等端正学生体育教育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培养良好的个性。揭示出体育教育对高校学生意识的影响与作用,充分挖掘了体育教育在现代化人才培养上所发挥的作用,明确了体育教育应该承担的人才培养责任。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育既要将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教授给学生,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这是学校教育践行“立德树人”思想的具体行动。小学体育教师要把握好《健康与体育》课程中的育人功能,在体育教育中融入规则意识培养、集体意识树立、个人品质雕琢、校园文化建设等思政教育内容,从体育育人的角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在思想教育上有很大的价值作用,这种价值观可以作用和影响于学生的言行举止,根植在学生的理想抱负中,助力小学生体育技能和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谭红 《体育学刊》2007,14(4):61-63
新课程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人学思想,学校体育课程通过人化的回归,在更高文化层次上发展,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科,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更应关注学生“多向度”的发展,唤醒学生的生命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谭红 《体育学刊》2007,14(4):61-63
新课程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人学思想,学校体育课程通过人化的回归,在更高文化层次上发展,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科,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更应关注学生“多向度”的发展,唤醒学生的生命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下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上从以往的短期教育扩大到终身教育.在新修订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课程中,所明确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有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这种意识上的转变体现了我国高中体育教学的一个新形势.另外,新课程要求重视学生的个性上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因此在体育教学的策略选择与方法运用上,以及在技能学习上需要根据学生心理活动、心理特征来进行教学设置、安排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性休闲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休闲体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时间、人数、项目和消费等方面的性别差异,女性休闲体育发展相对滞后。这主要是社会性别环境制约和女性自我限制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促进我国女性休闲体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女性休闲体育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休闲体育发展的主流决策,科学规划和建设休闲体育活动场地、项目及服务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消除女性自身限制。  相似文献   

9.
体育动漫影响体育兴趣与人格特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内容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实证考量体育动漫对受众体育兴趣和人格特征影响.结果显示:体育动漫对受众体育总体兴趣的影响不显著,更倾向于加强受众的“预存体育兴趣立场”,强化体育兴趣的持续性;体育动漫对受众人格特征的影响跨越了地区和性别差异;体育动漫对人格特征的影响程度受到了年龄、文化程度和专业差异的制约;性别变量不影响大学生对动漫的喜好程度和接触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10.
将"人本主义教育观"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分析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评价怎样更好的与人本主义教育的结合,研究表明:改革、完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是实现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评价现状及改革趋势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佟铸  李贵阳 《体育学刊》2003,10(3):90-93
从哲学的价值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体育教学评价的本质特征,指出体育教学评价应将主体的需要与体育教学的属性以及正确的评价观三统一起来。阐述了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当前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情感教学对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静  谢香道 《体育科研》2000,21(4):44-47
体育教学具有“多重性”的特点,是复杂多变的,学生的个性又是多样化,这就决定了体育教学的方式不能单一化的让学生模仿或练习,不能再把教育的视线囿于认知领域,而是拓宽, 包括情感因素在内的广阔视野,因此笔者对同济大学97年级学生进行了“情感”方面的调查与研究,旨在推进全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我心中的理想体育》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翼鉴 《体育学刊》2003,10(1):18-20
对《我心中的理想体育》一提出质疑,指出该混淆了体育(学校体育)与竞技(竞技体育)质的区别。反映出该的观点与《宪法》和《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要求不符。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的地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进行了历史文献分析,认为学校体育的地位决定于它的本质功能,同时论证了学校体育的地位应至少等同于学校智育和德育。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National Curriculum policy for England and Wales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practice as perceived by the pupils who are its recipients. Results suggest that pupil entitlement as enshrined i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rationale is at best being provided at the level of access to activity and pupil experiences are differentiated sharply by activity, by gender and by school.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physical education National Curriculum already advantages certain pupil groups rather than others, and that changes in the discourse of physical education, exemplified by the texts of the latest official publications, will, if translated into practice, militate further against access to a curriculum relevant to all pupils.  相似文献   

16.
未来中学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未来中学体育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普通基础知识、体育学科专业知识和体育专业教育知识等3类6个方面的60门知识构成。第一类知识是结构的基础,是形成教师教学能力和学习另两类知识的基础知识;第二类知识是结构的核心,制约体育教师教学、训练、科研、保健和社会活动等能力;第三类知识是结构的支架,对教师能力起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的体育教师,在其培养过程中如何深化素质教育,使之更好的适应现代教育改革是摆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就目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实践课如何适应学校体育发展变化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就加强学生课堂教学实践、新形势下对专业教师的要求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从中等学校体育教育功能总体概念理解和影响因素认识的角度,论述如何发挥中等学校的体育教育功能。认为中等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勇于进取的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的中专学校体育教学应适应时代的要求,把终身体育作为教学中心任务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体育与文化等方面的结合,基于多维体育观去深入探讨中专学校体育教育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相互作用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确的体育理论可能有益于体育实践的发展,而错误的体育理论必然有损于体育实践的发展。但正确的体育理论对实践作用也绝不是直接的、具体的、对应的关系,而是多层次的。体育实践工作者对体育理论的掌握不应是技术性的、道德上的,而应是精神上的融合和价值上的统一。只有这样,实践主体才能自觉地对自己隐蔽在行为中的理念与价值进行挖掘与批判,在与理论对话的基础上形成视野融合,使理论与实践真正统一,体育理论才能变成实践者自觉的行动。要提升体育教学的理论品质,提高理论对实践的导向作用,就有必要对体育教学理论的进一步认识、指导实践的功能及制约体育理论对体育实践发挥其功能的主要因素等问题进行探讨,揭示不同体育教学理论在对极其丰富、复杂的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以便进一步促使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健康与体育”和“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的关系的阐述,指出健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灵魂,体育教学必须走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并进一步说明了走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为终身体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