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针对传承和发展“非遗”壮锦技艺面临的问题,论述在民族地区中职学校传承和发展壮锦技艺的策略:搭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平台,形成长效机制;聚焦壮锦传统技艺,校企组团培养后备人才;产教双向对接,打造壮锦文化品牌,促进壮锦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是北京市唯一一所专门从事工艺美术职业教育的技工院校。学校始终坚持工艺美术特色办学,紧紧围绕北京“文化中心”功能定位,以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技艺为己任,设置有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工艺美术和民间工艺美术三大专业集群,致力于为首都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养“技艺水平高、设计创意新、文化储备足”的工艺美术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3.
家族传承制作为最古老悠久的传承途径,以代代相传的方式将技艺与文化不断延续和传播,为工匠精神的发扬光大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它也带有一些自身的局限性,且当前面临着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通过提升主体的积极性和传承意识,优化升级传承内容和培育形式,营造有利于工匠精神家族传承的外部环境,能实现对现实困境的突围,有效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右江麽乜”非遗传承人培养的实践,论述中职学校民族技艺新生代传承人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挖掘民族地区自身文化优势,讲好“右江麽乜”故事,激发传承人内生动力;构建“专业技能+文化通识+非遗技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确保持续有效地培养民族技艺传承人才;构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一合三通、三级体系”模式,满足业态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由于种种原因,在快速发展的经济浪潮中逐渐被人们忽视、淡忘,许多手工技艺已濒临失传,技艺传承形势严峻。在重视、传承传统优秀手工技艺的过程中,中职学校在传统手工技艺人才的培养、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传承、手工技术的提升、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四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由于种种原因,在快速发展的经济浪潮中逐渐被人们忽视、淡忘,许多手工技艺已濒临失传,技艺传承形势严峻。在重视、传承传统优秀手工技艺的过程中,中职学校在传统手工技艺人才的培养、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传承、手工技术的提升、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四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两方面诠释了技能型社会下传统技艺传承的价值意蕴,分析了传统技艺传承中需求侧及供给侧面临的困境,指出封闭性传习模式限制了传统技艺发展的市场空间、守旧的机制束缚了传统技艺传承人的培养。借鉴苏绣技艺传承在传衍机制、保护机制、研习机制及集成推广机制方面的实践经验,构建了传统技艺传承的优化路径,具体包括促进传统技艺产业化发展、建立立体化传统技艺传承制度、推进传统技艺向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8.
李惠 《湖北教育》2023,(10):63-64
<正>为传承皮影非物质文化遗产,帮助学生积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武汉市光谷第十五小学着力构建“智能皮影”校本课程,将皮影技艺传承与现代科技应用融为一体,用科技赋能皮影道具的制作、皮影戏的编排与表演等。一系列实施“智能皮影”校本课程的创新举措,既激发了学生了解皮影文化、学习皮影技艺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地震灾区特有的羌民族宗教文化的遗存和传承必须借助其文化生态环境的恢复、文化空间的营造以及文化人才的培养,本文试图从这三方面论述地震灾区羌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途径,以供灾区文化重建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10.
家族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家族传承不仅守住了本家族的核心技艺,而且家族成员的积极参与也为传承技艺积蓄了宝贵的人才,使得"传承链"历经百余年而没有中断。然而,家族传承固有的血缘关系传承使得传承人数越来越少,这对传承手工技艺本身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高职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校非遗人才的培养可通过家族成员走进课堂传授"核心技艺"、设置课程内容与编写"留青"教材、参与工作室项目及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等一系列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品质。弘扬工匠精神能够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促进建设创新型国家、形成尊崇匠人的社会风尚。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职业价值观塑造,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建设、融入第二课堂、融入学生技能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培养企业适用型人才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高职院校如何适应市场需求为企业培养适用型人才,笔者认为关键在于高职院校要真正了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以致用,强化校企合作,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从而培养受企业欢迎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3.
王波 《成才之路》2021,(14):6-7
高职院校应重视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工匠精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并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学生成长为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且具备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可以从明确培养目标、重视人文情怀、开展实践活动、巧用学徒机制、借助榜样效应等方面入手,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4.
工匠精神由来已久,纵观我国几千年历史,中华民族从不缺乏工匠精神,但从全世界来看,我们就会发现近年来,我国与西方的一些制造强国相比,匠人文化正在逐步遗失。我国制造业要真正走向“高”“精”“尖”,就必须重拾工匠精神。高职院校作为各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必须在人才培养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文章结合中国制造2025的具体要求,结合汽车检测和维修专业的教学实际,对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以及国家对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号召,既给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和发展方向,也使高职院校面临人才培养困境。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环境,本文以构建创新型的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提出构建"理实一体化"、"岗证对接"、"四训递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滞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课程体系,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的能力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在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实现这一愿景,我们需要在阐明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价值逻辑基础上,厘清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下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内外部共在影响关系。然而,目前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理念存在惯性思维与片面价值取向、职业教育内外关系离散与冲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断变化等问题,阻碍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程。高水平高职学校需要将“三主体联动”和“四要素融通”内嵌于“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中,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助力育人理念革新,依托专业建设加速人才培养提质进程,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推进人才培养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1+X"证书制度是新型的国家资历框架制度,为了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培养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确保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亟须解决当前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面临的现实困境,如证书与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不畅、信效度偏低、"两证"融通度不够、专业匹配不足、"双师型"教师素质偏弱、教材教法适应不良、课证融通平台与渠道缺乏等。职业院校应通过多元主体参与、确保信效度、产教融合、加快课程建设、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教材教法、搭建"学分银行"等策略,确保"1+X"证书制度有效实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建立适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点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对全面发展型人才更加渴求。高等职业院校担负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迫切需要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探讨高等职业教育"1+X"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有识之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在聚拢松散资源过程中将会改变学生技能习得所处的情景,学生技能习得方式势必会发生变化。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在技能习得过程中所处的任务情景、工作情景与职业情景滞后是专业群人才培养的重要困境。从合法的边缘参与的技能习得理论视角出发,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技能习得可以分为任务熟练阶段、工作胜任阶段、职业系统阶段。推进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技能匹配,需要专业群从过程性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符合实践逻辑的职业知识挖掘以及对应组群逻辑的专业资源空间整合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职教育出现伊始即面临生存困境,为了摆脱困境、确立地位,不断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解决合法性危机和社会认同问题。刚出现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虽是“本科压缩饼干型”,但通过“象牙塔”与“社会”的第一次交叉解决了当时的生存问题;大量兴起之后,高职教育通过“学校”与“企业”的交叉,建立起“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从而确立了高职教育的独立身份;占据半壁江山之后,高职教育再次通过“技能”与“人文”的交叉,引进了通识教育,建立起一种“通、专、实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破解了在高等教育内部的认同感问题。为了给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环境,中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将往“大交叉”方向迈进,即实现学科交叉、部门交叉和区域交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