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们怎样思维"提问的对象是个人思维的状况,触及教育研究的认识论基础。在这个问题上,教育研究领域广为接受的答案来自杜威的反省思维理论。但是,这种规范性的回答,并未照顾个体的实际心理需求。文章将信念结构理论作为一种补充理论,进行了简要地介绍。基于信念结构理论,个体的信念系统包含"心理-逻辑"结构,同时服务于认识和心理保护两种需求。这种对个人认识活动的判断,与反省思维理论的观点差异巨大。基于此,教育研究者的许多概念前设都将面临观念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不能一概而论。第一,当“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都赋予“好教育”的内涵时,教学则永远具有教育性;第二,当“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都赋予“中性”的内涵,并且互不冲突时,教学则永远具有教育性;第三,当“教学”和“教育”这两个概念相互冲突时,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就成了一个矛盾的命题。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科学研究显现出从本质主义到质的研究,从教育话语引进、移植走向教育话语的本土实践、自主创新,从学科自足到学术下移的观念变迁过程。作为一种新的学术研究方法,观念史提供了阐释教育研究观念变迁的新的理路。探讨教育研究中的"观念"因素,有助于理性体察已往教育研究中的"思想"因子,客观认识教育研究的要义所在,认识教育研究的理路和走向,获得对教育研究及教育研究者本真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美国教育哲学家J.索尔蒂斯在《论教育哲学的前景》一文中提出了"个人的教育哲学"这一概念。"个人的教育哲学"又可以分为教育研究者、教育实践者、受教育者三个亚层。教育研究者个人教育哲学具有批判和构建功能,教育实践者个人教育哲学具有反思和完善功能,受教育者个人教育哲学具有辩护和教化功能。这三个层面相互融合形成专业的、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整体的教育哲学,勾勒出"个人的教育哲学"未来之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教育活动史提出的原因可概括为倡导者的"五个基于":一是基于对建设和发展当代中国教育史学科的现实考虑;二是基于学术更好适应形势发展以满足和促进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三是基于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基本观点的坚守与运用;四是基于对杨贤江等近现代中国教育史学创始人"行动之存在"历史发生观的继承与弘扬;五是基于对国际历史学界近年勃兴的"实践史学"思潮的呼应与发展.回顾近十年的发展历程,教育活动史研究走过了从概念提出到理论建设再到体系确立的发展道路,在领域深化、视野拓展、成果创造等方面获得了快速提升.面向下一个十年,教育活动史研究应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开放教育活动史研究视野;深化教育活动史理论研究,聚焦教育活动史问题研究;建设教育活动史研究共同体,保持教育活动史研究活力;承继中国传统历史叙事方式,加强教育活动史研究魅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诗歌“知、情、意”的格式塔质,欣赏诗词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于诗相关知识的认识和从自己的知识系统出发直解诗的本意;第二阶段就作品所写之内容获得一种一对一的感动;第三阶段则是源于读者个人的修养和品性而获得的一种基于作品又超乎于作品本身的感发和联想。这三个阶段可以相对独立,也可以逐级递进。  相似文献   

7.
"教育质量"的概念与内涵经历了一个从较为单一维度向多维度逐步发展的过程,从它的历史演进与不断丰富的历程可以看出,"教育质量"具有发展性、系统性、规定性和可控性四个特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教育质量的具体内涵是不完全相同的,其总的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并完善的.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它是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一个有机大系统.同时,教育质量也体现了时代与社会所赋予的一种内在的规定.此外,作为一种服务产品,其必然要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个人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上,虽然不像企业的产品质量易控,但并非是不可控的.由此,可以认为,教育质量的保障,一个基本前提是树立一个整体、动态的科学教育质量观,使人们对教育质量的内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是制定一个系统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为质量的保障提供主要依据,其重点是针对教育行政管理者、学校与学生三个方面制定实施,最后是加强教育质量的监控,作为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主要是解决谁来监控以及怎样监控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学"是教学理论中最为核心的概念,对不同时期教学论教材中的教学概念变迁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认识主流教学观念的变化。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我国对教学概念的主流认识相继受到日本具有赫尔巴特学派倾向的教学理论、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苏联教育学和教学论的影响。80年代后,我国对教学概念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普遍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相统一的教育活动。不同时期的教学概念对"教学的教育性"问题的表述,反映了教学概念通常不是对客观存在的教学的描述,而是对应然教学的一种规范。这种规范性的教学概念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引领功能。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立场的美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与美学的关系演变经历了审美教育学、教育美学、教育审美学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教育美学出现了教育学与美学的交叉渗透,它表现为三种样态:一是在教育学中直接沿用美学概念;二是对美学概念予以教育学的移植;三是对美学概念进行教育学的改造。教育美学的建构必须坚持教育学的立场,从而使教育活动更好地实现立美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反思教育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教育民主首先应对民主作全面的认识.民主强调平等但并不主张平均,强调个人自主但并不允许自我中心,民主是一种公共生活的程序,而不是最终目标.教育民主的依据是人的自由特性和社会观念的多元化;自由的实现离不开教育.教育民主的根本属性是教育性,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师生平等是知识、真理面前的平等,学生的自主应是培养中和指导下的自主,课堂参与也必须考虑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理解和实践教育民主不能简单移植政治民主的概念和做法.  相似文献   

11.
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教育理念在当代中国教育界已被普遍接受。然而,反思当下教育实践,不难发现"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认知存在理解偏误、教育行为存在实践异化的问题。通过对"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进行历史梳理与内涵解析,澄明其意蕴,用以指导教育理解与实践,即以"为了儿童"与"基于儿童"的整合来匡正认识偏误,"通过儿童"实现"儿童中心"来纠正行为实践,从而达成真正意义上的"以儿童为中心"。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教育理念对数学教育目的观、课程观、教学观的反思和批判产生一定的影响。关于数学教学观的反思主要体现于数学教学行为的改变:构建数学认知结构,强调学生个体的"意识的建构";呈现静态知识方式,创设学生个体的"认知的情境";重构思维发展模式,塑造学生个体的"茎块式思维";培养问题质疑能力,强化学生个体对"问题的反思";突破师生交往方式,注重师生之间的"对话的互动"。  相似文献   

13.
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中的教师角色应建构为理解型文化研究者.理解并树立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理念、认识并塑造教师角色的特殊内涵、实践并提升教育智慧是建构理解型文化研究者的定向、基础和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教育"平等"与"卓越"之辩证关系的认识,将深刻地影响一个国家的宏观决策和教育战略,进而影响到一个国家对用多长时间或在何种程度上实现这一愿景的基本估计。本文基于对美、英教育政策思想和政策实践的回顾,从平等概念的发展及平等实现的困难、"平等"与"卓越"的不可割裂性以及要实现有个性的"平等"和有选择的"卓越"等角度,讨论、分析了教育"平等"与"卓越"的关系,并提炼出对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化的三条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人类无限膨胀的"自我"意识覆盖了其整个活动领域,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践踏师生和谐关系、侵犯学习者主体性的"过度教育",它是人类操控自然欲望在教育领域的"移情"式体现。"过度教育"主要表现为教育者教授行为的过度、理论知识强调的过度、学习动机外化的过度以及成人化观念的过度。"过度教育"容易导致学习者纯粹性认知片面发展,主体完整性丧失;内在主体性抽空,社会工具性畸形;独立品格萎缩,依赖品格形成;本源兴趣销蚀,质疑精神钝化。实现"过度教育"的回归,教育者就要关注学习者作为人的独特的生命体存在,关注学习者在实践生活中的亲身体验,以适度的教促成学的自然效果,生成学习者自我的主体感,达成学习者的自然需求、能力与意义,使教育真正成就人的自然性与本真性存在。  相似文献   

16.
布卢姆的分类学开创了教育目标分类学研究的先河,影响了20世纪的教育。在当代教育体系中,"分类而教"已成为教学设计者的共识。2001修订版的布氏分类学沿袭了1956版的基本思路,对各要素进行了重新思考,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有着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布氏分类的重大发展。而与2001修订版产生于同期的马扎诺分类,则以更为独特的视角,从人的行为模式出发,以人的意识控制程度作为依据,将人类学习活动的自我、元认知、认知和知识四大系统纳入一个统一的系统,构筑了一种层次分明而又合为一体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新分类力图打破布氏分类的"框架"局限,致力于"理论"的构建。他的分类理论反映了信息社会主流的知识观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追求统一的心理学基础,提升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的地位与作用,并把"自我"作为教育目标分类的最高层次,具有开拓性的意义,突破了以往教育目标分类"要素模式"的局限,丰富了分类学研究的内涵,体现了对原有的"布氏框架"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文章比较了中美两国高等理科教育本科专业设置,发现中美理科专业设置存在4方面不同。笔者认为美国对新知识的生长形成了正确观念,并将这种认识与教育发展规律结合起来,形成了合理的教育组织模式和制度,专业设置权定在高校基层已成为官方和高校在思想和制度层面的共识。美国理科培养的人才因专业设置而呈现出多样性,人才知识结构的多样性所形成的互补和相互激励成为国家创新人才的基础。文章提出我国宏观和高校微观层面的未来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对于建构主义的很多片面理解与误读仍然在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存在,这对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无疑产生了诸多影响和障碍。从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思想体系中去进行追本溯源式的挖掘是对建构主义思想形成更加深刻和正确理解的一个重要研究路径。康德的建构主义思想产生于经验主义向传统理性主义的挑战过程之中,并通过调和理性与经验而得以产生;其核,心内涵体现在认识结构的确立、自由精神的彰显、理性认识的不可能性以及有价值知识的辨析等四个方面。康德的建构主义思想表明:建构主义应定位为认识论而非本体论;人不能超越自身的知识经验去建构知识,知识的建构是有方向性和标准性的;建构主义不是一种实践方法的标签,而是一种指向人的深层认识及其机制的理论解析,更是一种判断各种流变不居的教学实践方法的价值准绳。  相似文献   

19.
提升"师范大学教育力",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师范大学教育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基于学科视角与方法论视角的概念界定方式,"师范大学教育力"在广义上可以界定为:师范大学所具有的"教育力",即师范大学在文化、制度、资源、科研、教学与课程等方面所形成的对学生的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协同力与整合力。根据师范大学的本体属性,"师范大学教育力"在狭义上可以界定为:师范大学所具有的"教师教育"的"力",即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引领力、制度保障力、资源提供力、专业投入力与人才培养力。"师范大学教育力"概念的提出是对"教育力"研究的理论深化和对教师教育实践的深刻反思,可进一步厘清新时代师范大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引领。  相似文献   

20.
设计驱动创新发展、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智能时代为新的媒体艺术创造机遇,也对设计专业人才培育提出挑战。改变传统设计认知、转变教育改革观对设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梳理黄炎培职教思想与工匠精神的内在联系,探讨智能时代设计专业人才新要求,提出黄炎培职教思想启示下设计专业人才工匠品质的培育路径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关注人的追求;扭转传统“传递观”,推行教育“变革观”;突破匠人思维,拓展全面性人格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