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中国现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也进入社会转型的困局之中,不仅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在扩大,而且陷入依赖出口及货币刺激并由此引发通货膨胀的发展困局。借鉴国际教育转型经验是实现解困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欧洲各国对职业教育与培训十分重视.在现今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主要采取"开放型政策调整方式",积极制定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改革计划,强调终身教育培训,提高教育培训的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强化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结合,促进职业教育的公平和成果共享.作为经济恢复后的中长期对策,则要求推进技术革新与变更,并强调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技术战略的重要性.这些做法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人类社会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教育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显。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科技和人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策略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确立教育的战略地位;做到尊师重教,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实行简政放权政策,加强基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办学体制,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实行依法治教,保障教育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5.
21世纪,人类社会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教育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显。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科技和人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策略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确立教育的战略地位;做到尊师重教,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实行简政放权政策,加强基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办学体制,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实行依法治教,保障教育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教育60年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党和政府把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开辟和  相似文献   

7.
英国衰落的教育探源——兼评近年来中国相关教育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教育的视角对19世纪中期后英国的衰落作了考察和分析,认为英国过分人文化自由化的绅士教育严重影响了英国的工业和经济发展,藉此,本文对中国近年来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及教育政策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为今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积累了诸多成功的经验。从改革的先决条件、方向、内容、方式及途径上来总结经验对未来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改革的先决条件上,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改革的方向上,重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正确指引;在改革的力量上,以政府为主导,调动教师和全社会力量的办学的积极性;在改革内容上,以教育体制改革为突破口,逐步推行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在改革的方式上,强调协调、公平、可持续发展;在改革的途径上,把立足国情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教育政策调整需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普遍联系、对立统一、与时俱进中全面认识与把握;经济、人口、政治及价值等因素是影响教育政策调整的决定性因素;教育政策调整需遵循“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规律以及“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规律;应重点建立完善教育政策制定机制、执行调整信息畅通机制、预警机制以及回应机制等,以便更好地发挥政策的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杨灼芳 《继续教育》2006,20(5):40-42
教育转型是我军军事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一项新事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政策设计上,都存在不够深入、不尽完善之处,加之院校自身积累的矛盾和困难也很多,使学历教育院校教育转型面临一些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客观上制约了教育转型,影响了教育质量,不利于院校长远建设和军  相似文献   

11.
教育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的教育政策在70年里实现了许多突破与变革,构成了教育为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权责结构。在我国从基本现代化向全面现代化加速迈进的过程中,教育政策制定的路径始终与现代化价值同步,围绕造福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了一系列探索。70年来首都教育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先行示范区和典型代表,在改革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上都贡献了北京智慧,呈现出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在"四个中心"城市发展定位的背景下,首都教育将逐步实现满足和疏解、辐射和引领、协同和释放并存的发展模式,为全国教育发展提供政策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完整的社会支持”,其中政策支持至关重要。政策支持的要领在于“上下衔接、内外配套、左右协调”。所谓“上下衔接”,是指在纵向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级政策要上下一体而确保教育改革和发展政策法力的“一统”,即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各级政策衔接运行,不能搞“一刀切”、“朝令夕改”,也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谓“内外配套”,是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部政策(教育政策)和外部政策(社会政策)要相互匹配而形成教育改革和发展政策推力的“二合”,即形成一股强劲合力;不能以政治、经济等社会政策扭曲、取代、牺牲甚或折腾教育及教育改革,要发挥社会政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性支持与促进作用。所谓“左右协调”,是指在横向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类政策要左右均衡而保证教育改革和发展政策效力的“三公”,即体现公共性、公正性、公平性;各类政策协调运行,不能冲突相抵或扯皮推诿,不可在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教育之间支持失衡、失当、失协。  相似文献   

13.
陶军明 《成人教育》2011,31(11):32-33
教育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一经确立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然而,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教育政策适应其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这种要求必须对教育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使教育政策保持新鲜活力,更有利于教育政策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4.
面对全球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地都在进行或大或小的教育改革。香港特区政府在本世纪初规划了对香港教育制度改革的建议,推行了全面的教育改革。时光转逝,香港推行教育改革至今已有十年多。衣华亮指出,“在实践的执行过程中,教育政策的偏离时有发生,严重阻碍了教育政策及目标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於俊杰 《中国教师》2012,(17):18-22
<正>由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协办的中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高层论坛于2012年7月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理事长罗富和出席论坛,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理事长刘川生研究员致欢迎词。刘书记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是个农业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发展农村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探索、研讨农村教育改革与发  相似文献   

16.
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够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因此,世界各国普遍掀起了一场广泛、深入、持久的教育改革。从教育政策学的视角来看,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就是由各国政府为主角来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文章主要从教育政策学的视角对教育改革的内涵,对当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主要理论、特点与策略、历史动因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7.
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法国教育也出现了质量下滑的状况。传统的教育体系及其组织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国内外局势,为了实现公平、提高质量、应对国际竞争,近些年来法国政府不断出台教育改革政策。文章回顾了法国教育的发展路径,以批评的视角解析了新的教育改革政策。  相似文献   

18.
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总是处于双向动态互动过程之中。当前我国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经常面临无效关系、负效关系和模糊关系的困境,而教育政策理论研究尚缺乏解释教育政策与实践关系的工具,因此,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转型时期,研究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有利于拓展教育政策学科的研究视域,提升我国教育政策活动的质量。研究两者关系重点在于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的本质研究、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互动本质与过程研究、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困境类型及其特征研究、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互动的有效机制及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9.
赵紫芮 《成人教育》2021,41(1):8-1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对我国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政策文件,通过对其颁布十年以来关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政策梳理,发现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在政策推进上取得了瞩目成就,但同时也存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专项政策和法律缺失、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政策的制定出现断层、“终身教育体系”与“国民教育体系”并存的问题。基于此,提出建议:加速推动终身教育立法、加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政策的顶层设计与底层跟进、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的教育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也是当代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宏观背景。本文探讨了社会转型的实质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强调了人的转型是社会转型的核心,认为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实现教育整体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