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抵押权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船舶优先权竞合时,在我国现行法制及国情的情况下,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以及船舶优先权应优先于抵押权。当抵押权与税收优先权竞合时,为平衡公益与私益的冲突,应根据税款缴纳期限而非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判断抵押权与税收优先权之间的住序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境内存在四个独立的法域,形成包括专利“优先权”在内的一系列法律冲突。四法域在是否享有优先权,享有优先权的性质以及享有优先权的专利类型和优先权期限等方面非不协调和冲突。结合我国国情,建议通过国际公约,单方面承认,对等互惠原则以及协调实体法等方式来解决上述冲突。  相似文献   

3.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是一种特殊的赔偿制度,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民事损害赔偿。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对所有与船舶相关的责任人的赔偿责任都予以限制,旨在对船舶拥有人的利益进行保护。在海事债务发生时船舶优先权能够保证特定的海事债权人的相应权利的实现。基于不同的权利主体,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与船舶优先权在利益上会产生冲突。船舶优先权对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实施不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4.
税收优先权是建立在税收债权、债务关系说的确立和公法债权私法保护的认可的法理基础之上的,其性质是法律为保证税收债权的实现而设定的一项法定担保物权,效力范围限于优先受偿和对抗非特定的权利人。实践中,税收优先权经常与其他优先权、担保物权发生冲突,当冲突出现时,应当遵循税收优先权原则上优先于其他公法债权优先权,原则上劣后于其他私法债权优先权,附条件优先于担保物权的解决方法。但是我国现有立法对税收优先权之规定却并不符合上述原则,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必要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我国先取特权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取特权是民事优先权的一种,是民商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民事优先权制度的研究没有得到重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权利意识日益加强。如何保护主体的合法权益,本试图从我国先取特权制度的历史发展及立法现状入手,就完善我国先取特权制度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太原大学学报》2019,(1):24-28
房地产破产案件中抵押权的实现顺位是目前理论界与实务界争议比较大的问题。当优先权发生冲突时,需要借助利益衡平规则进行化解。在抵押权与购房人权利的冲突中,应当以维护购房人的生存权、保障基本生活为出发点,不可机械地遵循物权优先于债权的原理;在抵押权与建设工程优先权的冲突中,除应当遵循现有法律的规定外,还应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维护交易风险的可预测性和金融安全;在抵押权与其他抵押权的冲突中,最终还应回归民法的基本理念,明晰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以此为原则,总结出抵押权在房地产企业破产案件中的实现顺位。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抵押权的对外效力包括房地产抵押权对典权、租赁权、税收优先权、行政处罚权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等权利的影响。在抵押权与典权、租赁权与行政处罚权的效力冲突中孰更应优先实现应视成立的顺序而定;在抵押权与税收优先权、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关系之间,税收优先权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都优于抵押权而存在。  相似文献   

8.
优先权是私法上一项古老的“特权”制度,它体现了国家的立法政策,承载着法律对实质平等、公平与正义的不懈追求理念。现代社会,大陆法系各国均在民事立法中延续和发展了罗马法上的优先权制度,本文重点分析了日本法上的优先权制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民事法律的不断完善,民事优先权的概念研究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从本质和范畴两角度进行分析,指出民事优先权是某一财产上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权利时,某一权利人依据法律的规定优先于其他权利人行使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税收优先制度是以《税收征管法》所规定的税收优先权为主要内容的,但是,法定的税收优先权在实践中遭遇种种问题,而且在理论上也存在不合理性;所以,应该取消现有的税收优先权,以设计全面、完善的税收担保制度取代之,从而使国家税收在合理的机制下获得优先,以平衡国家利益和私人利益。  相似文献   

11.
合同指的是平等主体的双方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对各自的权利义务加以规定的契约。行政合同顾名思义属于合同,但又不同于民事合同,主要体现在行政合同主体的优先权;行政合同中行政主体的优先权包括合同的单方解除、变更权、对相对人的选择权及行政制裁权等等;行政机关往往为了公共利益与相对人签订行政合同后不得不行使优先权,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甚至一些行政主体为了自身利益违法行使优先权,不仅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更加损害了国家利益,因此加强法律法规对行政合同优先权的规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的实施,明确规定了税收优先权制度.但是对于税收优先权的概念及表现形式、所涵盖的范围,税收申报的过程,以及其在实施过程中与担保债权产生的冲突如何解决,成为学界和实务界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民事再审程序存在诸多弊端,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由于民事再审程序存在多种利益和价值的冲突,在其重构过程中,应当运用利益平衡机制,充分考虑纠正错误裁判与实现当事人的权利救济之间的关系,实现公正、效率与安定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优先权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对人权的保护和对弱势群体利益的维护,也是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和实现实质正义的需要。优先购买权是特定的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先于他人购买某项特定财产的权利,是优先权制度的内容。本文拟对优先权和优先购买权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理清相关理论,以求正确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税收公法之债的本质属性是税收优先权制度的法理基础.但用公法之债优先于私法之债来解释税收优先权制度的合理性存在问题。无论是税债公益说。税债法定说.还是税债无对价说都不足以说明税收优先权的正当性.也不能回答同是公权性的税收与行政罚款在是否优先于私权性的损害赔偿上何以存在不同.要正确回答上述这些问题不能不重构税收优先权的法理基础。文章提出应将税收理解为公法上普遍平等负担之非对价非责任性的金钱给付义务方为允当。在税收实现上应坚持分配正义.如否定其优先权则有违税收平等原则。行政罚款等则系公法上个别负担之责任性金钱给付义务。应着眼于行为之否定,而非罚款之收入。应以实现矫正正义的民事赔偿为优先方为允当。因此税收优先权之法理与食品安全法规定民亭赔偿优先并不矛盾.税收优先于私法上的权利也只能从这样的角度才能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6.
我国物权法立法工作进入了紧要的关键阶段,而优先权制度的取舍在立法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争议.文章从优先权的立法价值、优先权制度在我国的生存发展空间及优先权立法的理论难点进行反思.作者认为,顺应历史潮流和时代的呼唤,在物权法中应奠基优先权制度的基石.  相似文献   

17.
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问题是优先权制度中的一个方面,优先权作为民事立法所确立的制度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货币化分房的进一步推进,房产交易市场异常活跃,房屋租赁合同和房屋买卖合同应用日渐广泛。其中就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行使问题出现了大量的纠纷。在司法实践中,关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问题的规定相对偏少,而且过于原则。本文拟就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的概念、特征及其法律依据、行使条件和立法完善作一些初步探索,以期对审判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民法学界对于《合同法》286条所规定的建筑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的性质,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其属于一种不动产留置权;二是认为其属于一种法定抵押权;三是认为其属于一种优先权。认定建筑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权为特种债权的优先权是符合事实和法律逻辑的结论。《合同法》286条矫正了建筑工程发包人与承包人失衡的地位,完善了我国民事优先权法律制度。但是该条款及司法解释在确定权利性质、享有优先权的工程价款范围、标的物的范围以及行使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程序等方面均有缺陷。  相似文献   

19.
优先权制度滥觞于罗马法,经过历史的传承与洗礼,在法律文化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法律中得到了明确的规定。盐业契约中的优先权制度具有优先权的共性,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本文从优先权的渊源与发展视角分析出发,厘定了优先权的含义与特征,进而探讨了贯穿于各种盐业契约之中的优先权的三种形态,即伙内优先权、亲族优先权和乡邻优先权,探析了盐业契约优先权制度设置之成因及其历史作用,提出了我国现行法律中设立优先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在罗马法上,优先权最初定性为具有优先效力的债权,当债权保护方法不足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时,法律又赋予优先权为担保物权。德国等国民法在继受罗马法时,因优先权缺乏公示性,认为是特种债权的特殊效力。但债权说违背了债的相对性、平等性原则,使得工资等特种债权屈从于享有约定担保物权的债权而不能有效受偿。法国等国民法在继受罗马法时,将优先权纳入担保物权。物权说能弥补债权说的不足,但优先权的公示方法是法律的直接规定,具有抽象性、概括性,优先权又具有后来居上的极强效力,法国等国优先权的立法例可能会危害交易安全。所以我国民法典只规定一般优先权用来担保基于非交易关系产生的难以采用其他担保方式来担保的特种债权,即那些关系重大法理价值实现的共益费用优先权、劳动报酬优先权、劳动保险费用优先权和税收优先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