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学管理文化的形成,既有社会物质条件的渊源,也有思想认识上的渊源,在考察大学管理文化形成的思想认识渊源时,我们不难发现它与现代整体论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揭示这些联系,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大学管理文化的本质和功能,是很有积极意义的。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教育目的观的对立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有各自不同的哲学基础和基本特征。社会发展越来越强烈地要求统一的教育目的观 ,构建一种完整的教育。确立科学的教育目的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说和系统整体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3.
从生成整体论的视角看,席文的"文化整体"是一种整体性不彻底的社会建构论和非生成性的构成整体论;其内涵基于现实社会的功利价值取向,而非生命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方法论的二元对立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整体论和个体论的对立、行动和结构的对立、微观和宏观的对立。社会资本理论反对整体论或个体论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先在性,强调关系的首要地位,从而摆脱了整体论和个体论的桎梏;它既承认社会结构的制约性又承认个人行动的能动性,克服了两者之间的对立状态;社会资本理论把社会资本区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分析层次,强调它们之间的连续性,防止了社会学宏观理论和微观分析之间的脱节。  相似文献   

5.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整体论教学思想重视过程性与结果性的统一,于动态过程实现教学要素的融合,让学生“既见树木,更见森林”。这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也与课程教学论要求保持高度一致。本文依据课程标准,立足教学主题,深挖教学内容,着眼学生发展,形成教学要素关联性极强的“整体一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毫无疑问,这种问题情境与教学内容的完美结合、互惠互化,对于广大教师在案例设计上以整体论思想为指导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我们期待着更多体现整体论思想即设问环环相扣、情境层层剖析、内容渐次展现的精品力作源源不断而来……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是有机的统一体。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的。以生态学的系统论和整体论为指导,把教育置于生态系统中,开展生态教育,营建一个文化多元共融、师生齐生共长、和谐发展的学校教育有机整体,对解决当前教育生态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20世纪以来教育目的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以来,基于科学主义、人主义和科学人主义三种化思潮,形成了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人主义教育目的观和科学人主义教育目的观。它们有各自不同的哲学基础和基本特征,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起了主导作用。然而,科学主义与人主义的对立,导致了科学教育与人教育的对立,也导致了对教育目的的片面追求和教育的失衡。当今世界与社会发展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统一的教育目的观,构建一种完整的教育。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和系统整体论为指导,使科学主义教育与人主义教育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8.
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的对峙由来已久,二者之间展开了多元化、多层面的批评与反批评。究其根源,二者之间存在本体论立场的根本对立。社群主义坚守整体论立场,视社会为本原;自由主义固守原子论立场,主张个体为本原。固守于整体论或原子论立场,二者均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根本缺陷,并深陷于其无法摆脱的方法论困境之中。缘于此,坚守各自立场的批评与反批评将无休止地持续下去。欲实现对此的真正超越,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并确立异于整体论和原子论的本体论立场,并确立新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皮亚杰学派与格式塔学派均持有整体论的观点,但二者又有根本的不同。格式塔是静止的整体论,皮亚杰坚持动态的发展的整体论。本文试图对皮亚杰与格式塔整体论作一比较,重点探讨皮亚杰对整体观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何谓生态教育?就是以生态哲学整体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两方面人手全面优化教育生态,从而构建一种先进的、科学的、高效的、优质的教育环境,确保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共赢的教育。生态教育应有五个生态特征:开放性、个性化、和谐、共赢和可持续发展。就学  相似文献   

11.
结构主义与梁启超文化整体主义实践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梁启超的思维模式由西方存在主义所强调的"自我意识"、"个体存在"等转向了宏观、注重整体效应的结构主义,认为文化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结构,文化的过程是业种与业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换,缺一不可。这种文化整体主义的观点,也突出地体现于他对国家有机体说的实践构想及教育对象的普及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还原主义通过追溯历史把握事物,整体主义是通过整合现实把握事物,生态主义是为未来尊重事物,而复杂域则从立体、背景上实现了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统一,达到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从研究思想、预测思想及研究方法三个维度分析了传统运动选材的研究范式,阐明了它在三个维度上具有相同的还原论本质。同时指出,该范式在以人为研究对象时存在着重大缺陷。最后提出:欲克服传统研究范式还原论思路之缺陷,须纳引整体论思路,并提出基于整体论思路的选材思想、基本原则及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4.
指出《还乡》反映了哈代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论述小说中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人的性格和自然的特征相融合,和生态整体观的思想不谋而合;人和自然的相互交流蕴涵了了生态批评的主体间性思想;颂扬人的简单生活方式体现了生态批评的简单生活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服装专业高职课程的割裂等一系列问题的分析,阐述了构建整体职业能力课程设计理念,指出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应该以服装结构设计能力为主线,以典型服装为载体,以设计成果为抓手,并说明了基于整体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实践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16.
以进化论与现代生态学为学理基础的生态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在价值取向上的首要特质是生态整体主义。大地伦理学、自然价值论与深层生态学被喻为生态中心主义伦理学的三驾马车。在生态危机纳入全球视野的国际背景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国内环境下,梳理与阐释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诉求旨在为探寻人与自然之和谐关系提供可能的学理思维借鉴与实践操作启示。  相似文献   

17.
能力本位的教育与培训对能力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即行为主义导向的任务技能观、整体主义导向的关键能力观、建构主义导向的整合能力观,这充分体现了职业能力观演变的历史逻辑关系。本文旨在通过对职业能力观演变的历史逻辑关系之探讨来进一步厘清不同职业能力观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同时通过对三种能力观基本理论的述评来进一步解读其本质及其对职业教育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制度分析的整体主义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凡勃伦等人为代表的老制度经济学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历史学派方法论基础上,将其系统化为制度分析的整体主义方法论.这一方法论在批判个人主义方法论方面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其实质仍然是唯心的和形而上学的,因而是不科学的;而马克思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它从根本上克服了整体主义方法论和个体主义方法论的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思维,因而是科学的.马克思制度分析方法不能简单归结为整体主义.  相似文献   

19.
传感器课程知识面广,内容多且更新快,理论性和应用性强,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为了提高传感器教学效果,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哲学观点,并以Pt100传感器温控系统为例,用整体论方法分析温控系统组成及传感器在测控系统中的作用;用还原论方法分析传感器测量部分和温度控制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使用Proteus软件模拟仿真温控系统。实践表明,该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传感器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整体论是一种关注整体的哲学思想,它既强调整体的“相互关联”,又关注个体的自由和“灵性”。整体论对当今教师学习与发展的启示是:从“人”的发展看,教师学习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更有情感与态度的学习与发展;从专业的形成和发展看,教师学习是贯穿其整个职业生涯的整体的、连续的过程;从人的社会学习情境看,教师学习与个人发展、学生发展、同事发展、学校改进以及社区(社会)发展等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处于一个学习共同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