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程文香 《科教导刊》2019,(12):97-100
高等职业教育受到了国家与社会的极大重视。伴随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及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就业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传统的就业教育与方式难以适应当今就业市场的需求,创新创业教育顺应时代要求而产生并变得极为重要。高职生无论在就业的质量还是就业的稳定性方面都难以与本科生、研究生相提并论,创新创业教育便显得更加紧迫。在互联网已极为普及,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今天,以提升高职生的创新思维、创业能力为目标,进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的探索与研究,是摆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与实施者们面前急需尽快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创新创业的时代流行趋势下,高职院校如何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创新创业的优秀人才,逐渐成为了现阶段高职院校最关注的问题。"互联网+"的出现使互联网领域成为了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重要内容,但传统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很容易造成学生对创新创业产生误解。所以,基于"互联网+"的视域,高职院校开展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主要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阐述"互联网+"视域下研究高职院校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立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背景下,面对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引发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互联网+"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革的要求,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方法:通过外部体系构建,以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管理体系与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平台系统的构建;通过内部体系构建以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系统和教学系统,从而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满足社会、企业对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模式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及其产业结构产生巨大的变化,高等教育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也应该更快地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很多高职生开始自己创业的道路,在"互联网+"时代,高职生的创业道路显得更为宽阔,创业内容更为充实,但对其核心竞争力的考验却更为严格。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必须按照"互联网+"的高要求,就目前的教学模式和体系进行改革,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全方位提升学生创业核心竞争力,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具备更高的创业核心竞争力,毕业以后能更快地适应"互联网+"领域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挑战.探索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新途径成为当前要务.深入剖析了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树立"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加强高职院校硬软件资源建设、建立"政行校企"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模式等三方面提出了"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跨界融合的特质必将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对技术技能人才产生一系列新的用人需求。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侧,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以满足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人才需求,直接关乎到高职院校充分就业目标的顺利实现和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基于"互联网+"时代特征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模型,高等职业教育需要通过强化信息素养教育、培养互联网跨界融合思维、加强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等途径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毕业生逐年增加,国家越来越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而"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促使高职院校紧跟时代的发展,满足提升学生素质的要求,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高职院校要树立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创造推动个性自由发展的教育环境,以"互联网+"为基点发展创新创业,加强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学校四体一位的创新创业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学习方式,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挑战,因此,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形势的必然之举,而这一新举动将对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互联网+"时代特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高职院校日常管理、社团活动以及实训、教学系统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性的对学生进行的创新创业素质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在"互联网+"环境下,基于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展开研究,探索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共生体系,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革新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21):49-50
"互联网+"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在互联网+的时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也产生了长足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发现现阶段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以此初步探索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和开展途径。  相似文献   

11.
药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需要根据全科医生的岗位需求,以基本医疗服务为导向,从优化调整教学内容,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完善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实施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2.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集基础、前沿和实践于一体的学科,具有发展迅速、多学科交叉和多领域融合等特点,其内容晦涩枯燥、抽象难理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以授课为基础的传统教学基础上,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引入到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实践结果表明,PBL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文献获取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师生互动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保护电子商务(EC)消费者合法权益,增加电子商务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是电子商务得以长足发展的重要保证。而近年来,我国3月15日的"消费者权益日"中频频爆出电子商务网站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国家近期也对一些不规范的电子商务网站进行了整治。本文针对当前电子商务活动中消费者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更好的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14.
吴红卫 《科教导刊》2019,(7):150-151
清代的晋商文化曾被晋商分为"晋南"、"晋北"两种类型。清代的晋商文化除了与明朝北部的边境贸易密切相关,还与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建州女真、张居正、李成梁、努尔哈赤,这些名字表现出的民族纷争与彼此谅解,以及"祁氏之田"、剪桐封弟、狐突教子、割股奉君等,众多文化因素将晋商文化呈现得丰富多彩、气象万千。思辨、创新、继承与融合是清代晋商文化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程文香 《科教导刊》2019,(7):188-192
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已经与网络密不可分。职业学校的学生(简称职校生)作为在校学生的一部分,是未来的一线劳动者,他们的网络使用状况是本研究关注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职校生在网络使用方面表现出网龄较长,每周上网次数较多,每次上网时间较长的特点;男生比女生、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在网龄、每次上网时间上都更长,每周上网次数更多,网络成瘾群体比例更高的状况;不同性别、不同网龄、不同上网次数、不同上网时间的职校生的网络成瘾总分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男生、上网时间较长者、网龄较长者、上网次数较多者网络成瘾总分更高,更易出现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近500名高职学生的无聊倾向性调查分析,其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及专业满意度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这种情况造成他们对专业的认同感偏低,职业发展规划薄弱。因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缓解学生的无聊情绪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程文香 《科教导刊》2019,(10):181-183
本文通过对职校生应对方式与网络使用不同状况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职校生网络使用状况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不同网龄、上网次数、网络使用群体的职校生在积极应对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消极应对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上网时间的职校生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上都存在差异;每次上网时间较短的职校生更倾向于使用积极应对方式;网络使用成瘾的群体、网龄比较长的、每周上网次数比较多的、每次上网时间比较长的学生在应对方式上更倾向于使用消极的方式;网络成瘾与职校生的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职校生的应对方式越消极,越容易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深入了解高职学生时间管理现状,采用黄希庭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771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不同性别和年级之间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男生在时间价值感中的个人取向上得分的平均值高于女生,大三与大一学生在社会取向和设置目标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值有显著差异,并且两组学生的总分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蔡莎 《教育教学论坛》2019,(16):245-246
步入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渐次丰盈,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加。忙碌的下班后,小酌一杯葡萄酒不仅使日常生活多了几分惬意,并且缓解了人们的紧张情绪与工作压力,使人们能够放松身心。人世间美好事物繁多,葡萄酒便是其中一种。但是人们通常只知道葡萄酒的珍贵,却不知如何鉴赏它的美好与珍贵,故此本文针对葡萄酒品鉴艺术进行深入探究,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人懂得如何品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