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2 毫秒
1.
家访,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到学生家里走访,是我国教育工作者一贯的优良作风。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通讯方式的普及,使得传统意义的家访已变得越来越少,甚至是不再家访了。本文着重阐述了传统方式的家访减少的原因、传统家访方式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如何创新传统家访模式等问题,旨在呼吁教育工作者不要丢弃传统的家访方式,而应使其回归教育。  相似文献   

2.
正我曾经被这样的两句话所深深吸引,第一句话来自美国作家艾萨克·辛格的哥哥。这个很早就开始写作、后来又被人们完全遗忘的作家这样教导他的弟弟:"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第二句话出自一个古老的希腊人之口:"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  相似文献   

3.
家访,曾经是班主任。甚至是科任老师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在今天这个通讯发达的时代,传统意义上的家访似乎正在逐渐淡出.教育者们一般习惯用电话、短信进行“家访”。然而。这样的家访由于其单线、单向的局限,造成家校的沟通不畅,老师对孩子在校外的情况掌握不全。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该赋予家访怎样的现代内涵?毛道生、徐卫、杨厚林三位老师给我们做出了回答。  相似文献   

4.
家访手记     
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田,架起师生间感情沟通的桥梁,从而找到育人的良策,从接班主任的第一天起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我决定利用休息时间沿用传统的、但被认为"过时"的老套路--家访.  相似文献   

5.
哲学要不要现代化?有没有一个现代化问题? 有人以为,不存在哲学现代化问题。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哲学对于最一般规律的揭示永远不会过时,不会由于时代的变化而有原则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提到高晓松,记忆中永远有一首《同桌的你》在耳边徘徊,多少年过去了,听来仍然不觉得过时。校园民谣似乎都有一种独特的魔力,那就是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老。就好像我们曾经拥有的青春——容颜虽老,可是在回想里,青春却永远停留在穿着白裙子白  相似文献   

7.
当今信息化时代,家访这个充满温情的教育名词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随着现代居住环境的改变和现代通讯方式的发达,老师家访这一传统的教育方式,逐渐被家长"校访""电话""短信"等方式取代。家访难道真的不适应现代社会了  相似文献   

8.
正1.喜怒哀乐话家访每个教师都有家访的经历。作为一种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家访曾经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如今,这项传统的家校交流方式,正在被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替代。为此,我们希望您能谈谈自己的家访故事,说说在家访过程中发生了怎样既有趣又有意义的故事。家访未必就是揪学生的"小辫子",也未必是对家长的兴师问罪。您可以借助这样一个平台谈谈您对家访的想法,谈谈对家访的感悟。  相似文献   

9.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家庭、社会、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家访则是永远在路上的行走教育。但是,近年来,家访这种曾经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正在慢慢淡化。如何家访?这是摆在每一名教师面前的严肃课题。  相似文献   

10.
教师长假家访,这项举措也不是毫无道理.家访曾经是教师与家长、学生沟通的重要方式,架起了家校联系的.桥梁".然而现在,家访似乎变得陌生起来.有人说,信息时代不需要传统形式的家访,家校沟通的方式早已多样化;也有人说,教师不能把家访的传统丢了,众说纷纭.笔者猜想正是在传统家访渐渐淡出视野的背景下,福建厦门市教育局发出了班主任必须在国庆假期到学生家进行家访的通知,这样看来,其出发点是好的,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将通知中的"必须"改为"建议"或"倡议",并请学校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和实施措施报教育局备案,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1.
正"好新闻!"一眼看到《新华每日电讯》上的《问计于民,江苏教育厅长"家访"》的标题,我就在心里叫了一声。"家访"这个词,引起我的许多回忆。我的父母终身从教,当年不时有对学生进行家访的情况。我当学生时,好多老师是父母的熟人,经常跟我父母讲我的事甚至告状,使我在学校和在家里得到的奖惩完全一致,可以说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家访。可是到了我儿子求学时代,从上小学到今年研究生毕业,18年间却没有一位老师来我家作过一次家访。回想这18年中,我这个作家长的,也确实多次有过与老师坐下来谈谈儿子而不  相似文献   

12.
正1.喜怒哀乐话家访每个教师都有家访的经历。作为一种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家访曾经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如今,这项传统的家校交流方式,正在被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替代。为此,我们希望您能谈谈自己的家访故事,说  相似文献   

13.
家访新花样     
一提起家访,很多学生就会惊慌失措,他们认为老师会向家长"告状",所以总是以一种不信任不合作的态度,希望老师尽量不要家访。大多数教师家访时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家访的时间,学生的家庭背景,谈话的内容,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4.
案例:周一下午刚上班,几位班主任就“冲进”校长室“理论”。原来是因为家访的事。这个学期学校对班主任的工作也进行了量化考核,其中规定班主任每月家访不少于4次。由于学校地处农村,通讯条件差,家访的路途又远,而教师有一部分又不是本乡本土的,所以很少有教师愿意去家访,学生出了问题就“叫家长”,结果学生不愿意叫,家长不愿意来,效果很差。而学校认为,家访是拉进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学生距离的一种良好的传统教育方式。所以,这学期做出决定:教师要定期家访,也得到了教师的认可。问题却出在了考核上,怎么来确定教师去没去呢?政教处采用了查…  相似文献   

15.
被称为"教育法宝"的教师家访,在当今时代其教育功效依旧难以替代,研究好这个既有时代精神又有优秀传统的教育课题,一定会给我们的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笔者总结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认为家访须做好"四结合"。  相似文献   

16.
学校家庭访问制度,简称家访,是中、小学校课堂教育,校外教育以外的一种重要教育方法。然而,近年来登门家访或被家访者却认为家访“过时了,不管用了”。不少中、小学的班主任老师近年来,几乎从未进行过  相似文献   

17.
勤俭节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过时思想?这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我们“生活的眼睛”报道组针对这个问题搜集了两个相关案例,并请来一些同学和老师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8.
写给老朋友     
我记得有人曾经很担心60公里的距离会使我们的友谊消失,但后来事实证明不会。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十几年的时光,都交织在一起。你说不要离开你,不要放弃你,你从来不知道这些话有多么的傻。知道么?你们早就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无法分割。也许这些话你们永远也不会看到,永远也不会知道,但又有什么关系?我们是一起的,是永永远远在一起的。昨天看《小时代》,看着那4个一起疯的女孩,便想到我们说过以后建一个四合院,一起住,时不时蹭蹭饭什么的。  相似文献   

19.
传统家访愈来愈激不起教师们的兴趣,教师们更多选择了电话家访和网络家访的便捷。然而,面对家长们或左或右的教育观,电话家访和网络家访由于学生的不在场,难以真正找到和发现学生顺利转化的切入点,所取得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所以,我们需要焕发传统家访的青春。  相似文献   

20.
有人认为,在当今时代,通讯手段极为发达,家访这种传统的家校沟通模式已经落伍。究竟是家访落伍了,还是告状式的家访理念落伍了?上海市青浦区的广大学校和教师积极探索,对家访这一传统的做法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明确只有家校教育目标一致、方法互补,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育人效果,"家访的进行就是要解决教育在学校、教师和家长等多重关系中存在的错位、越位与不到位"。家访确实是一种沿用已久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但"久,说明它经得起考验;旧,不等于一定要破除"。家访一旦被赋予新的内涵,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方法就一定能推陈出新,焕发出独特的育人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