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西柏坡精神形成的历史和现实渊源: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特别是明末农民战争的大起大落;中共革命斗争中的经验和教训;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失败提供了“活生生”的样板;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的现实,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A:亲爱的队员们,请记住今天这个难忘的日子。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  相似文献   

3.
当前,一个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热潮正在兴起。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长远而又有战略意义的任务,也是一项紧迫和现实的任务。弘扬革命传统精神诸如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造就一代新人,是我们历史教师的责任,也是历史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4.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培育了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居安思危,艰苦奋斗的不断进取精神;同舟共济,开邦兴国的民主协商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创新精神"为内涵的西柏坡精神。这种伟大的精神是石家庄城市精神的基石和源泉,"坚忍不拔、谦和包容、开拓进取、科学创新"的城市精神与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是革命传统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的凝结和拓展,是石家庄人民奋发图强、建设幸福家园的精神动力。大力弘扬城市精神,对于加快石家庄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与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弘扬和培育全体人民的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革命老区的历史与现实的特点,以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关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论述为指导,以对革命老区各阶层公民的民族精神状况的分类调查事实为切入点,以民族自信心、民族凝聚力、国家意识与民族利益等问题为研究重点,以探索民族精神教育的基本内容、基本规律和基本策略为研究主线,对革命老区公民的民族精神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西柏坡时期,我党开展的整党运动,通过思想斗争、组织整顿、纪律制裁等系列举措,对党员队伍在思想领域、组织领域、作风领域进行了有效整治,使党员思想更加统一、党的队伍更加纯洁、党员作风更加优良,是我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具体展开,充分彰显了党的自我革命精神。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为理路,概要而言,正视问题、敢于斗争的坚定精神,正确领导、周密部署的严谨精神,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公仆精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精神,构成了党进行自我革命实践中依次展开而又紧密相连的精神谱系。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讲,认知这一精神内涵,有着获取历史启示、镜鉴当下的现实且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两个务必"体现了毛泽东一贯的建党思想,无论井冈山革命时期,还是延安革命时期,毛泽东始终要求我党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因此,党领导的革命才一步步走向胜利。"两个务必"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历史性总结,更是在党的任务发生历史性转折时期,毛泽东对全党提出的告诫和要求。毛泽东是实践"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的模范。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以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为实质的西柏坡精神,保持党的革命性和先进性,增强党的感召力、凝聚力,提高党的战斗力和社会影响力。西柏坡精神是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永葆党的执政活力的需要。西柏坡精神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和精神动力。西柏坡精神是我党执政兴国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9.
西柏坡精神及其自信、果敢、自省、图强的特质,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仍具有"转折之魂""制胜基因"的现实意义,对于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国家"管理"到国家"治理"转折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由重视"硬实力"到提升"软实力"转折的文化强国建设、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转折的高校的文化建设均具有较强的方向引领和方法指导作用,展现出西柏坡精神及其特质历久弥新的真理品性和巨大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任务还十分艰巨 ,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 ,因此 ,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以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为实质的西柏坡精神 ,保持党的革命性和先进性 ,增强党的感召力、凝聚力 ,提高党的战斗力和社会影响力。西柏坡精神是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永葆党的执政活力的需要。西柏坡精神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和精神动力。西柏坡精神是我党执政兴国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1.
西柏坡精神是历史和现实双重价值意蕴的结合。发掘这一精神在新时期的重要意义,充实和弘扬这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庄严选择。  相似文献   

12.
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摇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深刻理解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创新校园文化主题;提高学生精神境界,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强化挫折教育,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升教师优良师德,培养学生优良学风;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在实践中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  相似文献   

13.
西柏坡精神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其方方面面与毛泽东一生的伟大革命斗争实践,特别是这一时期的实际革命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升华是他培育西柏坡精神的基础;毛泽东不仅是西柏坡精神的缔造者、培育者,同时,也是西柏坡精神的实践者、传播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缔造和培育的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强大武器,同时也是我们今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中孕育发展形成的。发扬“两个敢于”的革命进取精神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有助于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国梦”奠定雄厚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发扬“两个坚持”的民主精神,有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发扬“两个务必”的继续创业精神,有助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5.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西柏域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升华,是时代精神的现实诉求。当前,我们要加大对西柏坡精神的弘扬和研究,将其转化成凝聚改革共识的强大力量、促进作风转变的强大力量、全国人民实于兴邦的强大力量,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完成了两次"赶考":制度更替与体制转换。当前,"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则是一次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全民福祉的新"赶考"。在这条新的"赶考"路上,西柏坡精神无疑仍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石家庄作为西柏坡精神的发源地,更需将西柏坡精神内化为省会特有的城市精神,在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赶考"路上再谱华章。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走出认识误区,通过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思政课与专业课相结合、学院与企业相结合的途径加强西柏坡精神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8.
弘扬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需要,同时也应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积极倡导西柏坡精神,让西柏坡精神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精神是西柏坡精神的时代升华。党的十七大精神与西柏坡精神至少在三个方面是相通的:在道路上,都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上,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反腐倡廉建设上,都坚持以“两个务必”为标准。  相似文献   

20.
西柏坡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本质特征是“两个敢于”和“两个务必”的革命精神.高校肩负“立德树人”历史责任,高校中层干部队伍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带动者,是管理育人的核心团队.以西柏坡精神引领高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坚持实事求是,锤炼忠诚信念;牢记“两个务必”,强化“两种意识”;实干做表率,扎实练内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