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心声     
教师节将至,那份惶恐又悄然爬上心头——妻又要借题发泄她满腹的牢骚了。妻在家是独生女,娇生惯养,自嫁给我后,便以满腔热情料理我们的家。但自从前年我有了天下最小的“主任”头衔,“繁忙”便使我无法对“家”投入太多的精力。日久天长,妻便由当初的任劳任怨变得牢...  相似文献   

2.
今天是妻的生日,我想给她送一个礼物。古老的小镇没有生日蛋糕,也没有鲜花,更没有抒情场所。见我为难,妻轻声道:“别乱花钱。我想听你唱首歌。”顿时,我感到浑身涌动着一股暖流。我走过去,轻轻拥抱着妻,细细品味着这份情。结婚六年,女儿四岁,妻还是第一次向我提要求。此时此刻,我有多少话要向她说:  相似文献   

3.
妻今年48岁,以前曾当过小学代课教师,1983年因家庭困难,回家料理家务。1997年8月,在乡亲们的一再请求下,她自筹资金8000元,办起了希望幼儿园。第一年,妻就一鸣惊人,干出了大成绩。乡亲们敲锣打鼓为幼儿园送了一块上写“教书育人,功在千秋”的玻璃匾。当县电视台为希望幼儿园拍摄的专题片在1998年“六一”儿童节播放时,我和妻的心都醉了。4年多的幼儿教师生涯,妻一下子变得苍老了,脸上的皱纹多了、深了,头发也变白了。我几次劝她染发,她只是笑着说:“没那个穷功夫,这也叫自然美,只要你不嫌弃就行。”我…  相似文献   

4.
我与妻是同学,是伴侣,是同事,一道从教15载。 妻从小学“戴帽”初中,至乡初中,至完中,一直担任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她澹泊宁静,并不潇洒,聊以自慰的是练就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那行云流水似的侃侃而谈,那抑扬顿挫、字正腔圆的声调,常常让学生、让同行为之倾倒。 我以教师至教研组长,至教导主任,至县教研室教研员,口吃言钝,自感弗如妻子言语痛快淋漓,但有“下水作文”的癖  相似文献   

5.
我与妻是同学,是伴侣,是同事,一道从教15载。 妻从小学“戴帽”初中,至乡初中,至完中,一直担任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她澹泊宁静,并不潇洒,聊以自慰的是练就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那行云流水似的侃侃而谈,那抑扬顿挫、字正腔圆的声调,常常让学生、让同行为之倾倒。 我从教师,至教研组长,至教导主任,至县教研室教研员,口吃言钝,自感弗如妻子言语痛快淋漓,但有“下水作文”的癖好。从初为人师到担任教研员工作,笔耕不辍,时有“豆腐干”见诸报端,每当“大名”变为铅字,总要获得一种莫名其妙的鼓舞。  相似文献   

6.
不敢“娶”     
李鸿章的一个远房亲戚不学无术,考试时在卷内夹一张小纸条,称“我是中堂大人的亲妻”。主考官看后乐了:这厮将“戚”写成了“妻”字。于是幽了一默:“中堂大人的亲妻,我不敢娶。”故意把录取的“取”写成了娶妻的“娶”,谐音双关。不敢“娶”@谢纯万  相似文献   

7.
去年秋天,我乔迁新居,妻在挂相框时对我说:“这张相片该让它‘下岗’了吧。”我看时,正见妻指的是我和张刚照的那张合影。我慌忙劝阻,说:“别的任何一张都可‘下岗’,唯独这张要保留到永远。”妻斜了一眼那张已有些微黄的照片,嗔怪道:“你这个倔强的老夫子,真是瞎子害眼病——没治了。”妻让步,我心中窃喜。  相似文献   

8.
认识妻的人都说妻说话的声音很好听,娇声细气,温温柔柔;妻的学生都很喜欢她,说她的课生动有趣,洋溢着诗意美,说妻很有慈母般的亲和力。妻极喜欢苏轼的旷达,李白的豪放,更爱毛泽东的旷古豪情,但她最喜欢的是舒婷的那首《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相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于是,自打走进婚姻的殿堂,我的“木棉树”便不时地展露着她蓬勃的风姿。孩子三岁时,我因为工作的需要开始了漂泊生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差不多有三百天在外出差。尽管满怀着对妻儿的歉疚,但工作性质使然,我也无可奈何。孩子、家务的重担就这样落到了妻的肩上。那时候学校离家很远,孩子刚上幼儿园,妻刚带她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班,还当着班主任。谁都知道,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却是最累的“主任”。每天一大早赶去早读,晚上11点多钟查完寝才能回到家。我几乎不能想像在这样繁重的压力下妻子是如何成功地将她的学生一个一个送进理想的大学的,也难以想像这些年妻是如何又当爹...  相似文献   

9.
天刚蒙蒙亮,女儿就唤醒妻小心试探道:“妈妈,如果我做错了事,我说出来,你能原谅我吗?”“做错了什么事?先说出来看看?”妻吃惊地问。“那要看你能不能原谅我讲好,拉钩了再说。”狡黠的女儿不依。“好吧,”妻只好承诺,“什么事我都原谅你。”“真的?”女儿将信将疑,伸出小手要与妻拉钩,妻笑着拉了,女儿这才叹了口气,羞答答地说:“妈妈,这次语文考试,我只得了87分。”“班上其他同学考得好吗?”妻赶紧问。“不知道,老师没有公布分数。”女儿噘着嘴。“那为什么慌张?”妻再问。“你不是要我保证考试得拿满分,至少在9…  相似文献   

10.
从一块上学,到一起任教,再到结为百年之好,妻和我的婚姻,带有不少传奇色彩。如今,妻和我都已进入花甲之年。不知是天作,还是地合,妻和我原本在同一小学读书,又被分配到同一个班,安排坐在同一条凳子上。妻学习很是用功,成绩蛮好,尤其是数学,在全班是“呱呱叫”的学生。我是全校师生公认的“小作家”,每逢作文讲评课,我的作文总是老师心目中的“精品佳作”,总是重点范读的文章。不是自夸,那时我又有一把好刷子,校园里大大小小的板报,都特意给我留有版面。记得有一次,班主任对我说:“论及功课,你缺一半。”又对妻说:“你…  相似文献   

11.
《语文知识》2005年9期刊登了赵同桂先生的《程度副词误用二例》一文,文中指出“最是亲亲我妻情:傅彪走过生命劫难”(原载《知音》2004年24期)这则标题对“最是”的使用属于误用,理由是“是”为判断动词,不能受程度副词“最”修饰,应将“最是亲亲我妻情”改为“最亲密是我妻情”。赵先生的说法有些武断,难以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2.
无悔真爱     
我与妻结婚9年,妻一直叫我“老头”,对此我从不厌烦,其实我们并不老,只因为妻说:“老,则老师,给人予智慧的启蒙者;头,即是起带头作用的人。老头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别人带来知识而受尊敬的人。”她因为我是教师而这样称呼我。倘若有人问我:“你们的婚姻在幸福的词典里如何称  相似文献   

13.
足球赛     
妻:“你只关心足球赛,也不关心关心我。”夫:“哪儿的话,你也想得太多了。”妻:“那么,我问你,咱们是什么时候结婚的?”夫:“意大利队和德国队比赛后的第三天。” 足球赛  相似文献   

14.
专栏文章之三做一名有良知的教师昨天是妻去沈阳函授学习的日子,因为要住宿,有些日常用品要带去,所以我去送妻。在车站,我意外地遇到了我的学生小龙。说实话我很喜欢这个孩子,虽然我教语文而他的语文是全班最差的。我以为他见了我一定会过来  相似文献   

15.
攀比     
女儿自懂事起就喜欢攀比。在家里,她和大人比。我买了一套所谓高级西服,妻子夸了我几句,她的小嘴马上就撅得老高;我买了几本书,她也要买几本。在学校她和同学比,见人家的书包比她的好,学习用具比她的漂亮,她马上要求父母给她买更好的,达不到目的不罢休。为这事妻没少发脾气,甚至还有过“棍棒教育”。然而,打骂过后,妻又心疼,又内疚,于是,孩子的目的就达到了。有一次,她匆匆跑回家,开口便问:“爸爸,科长大还是主任大?”我干了几年的社会工作,还真是头次听说这个问题,想了想说:“那要看什么样的科长和主任了。”“像你这样的科长和班主任比,谁大?”女儿睁大了眼睛说。我拍拍女儿的头说:“当然是班主任比爸爸这样的科长大  相似文献   

16.
晚上,妻在批改作业,她把一个作业本摊到我面前。这是一个小学一年级孩子写的日记。这天,妻布置的作业是用“最”字说几句与亲人有关的话。这孩子的第一句话是:“我最爱妈妈。”第二句话———“我最()爸爸!”原来写好的字又擦掉了,仅留下一点难以辨认的痕迹。用括号把感情隐藏起来,只有那又粗又长的感叹号,表明感情是多么强烈。妻想在括号里帮他填写一个字,我说:“这个字,他是不敢写还是不会写?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字?应该把准了他的脉。”于是,我与妻拜访了他“最爱”的母亲。他的母亲给我们讲述了他们家的故事。她和孩子的爸爸G原来是大学…  相似文献   

17.
在家里,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给妻按摩。人从头到脚有好多穴位,其中有两个著名的“长寿穴”,即位于足底的“涌泉穴”肾经要穴和位于膝眼下10厘米的“足三黑穴”胃经要穴。我几乎每天都积极主动充满深情地给妻按摩,按摩一次至少耗时20分钟。周一至周五,每天按摩两次,周六周日,按摩次数则成倍增加。每天晚上我差不多都要抽点时间看电视,20这时候妻坐在沙发上,我紧挨妻盘腿坐在沙发旁边,拿过妻的双腿双脚,用我一双强有力的大手精心细致地“伺候”妻那两个“长寿穴”。看电视和按摩双管齐下一箭双雕,既开拓我的知识和眼界,又让…  相似文献   

18.
昨天是妻去沈阳函授学习的日子,因为要住宿,有些日常用品要带去,所以我去送妻。在车站,我意外地遇到了我的学生小龙。说实话我很喜欢这个孩子,虽然我教语文而他的语文是全班最差的。我以为他见了我一定会过来跟我说话的,可是,他却傻傻地站在那儿直直地看着我半晌无声。  相似文献   

19.
儿是娘的心头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抱在手中怕掉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牵扯着每位父母的心。我的孩子长得面黄肌瘦,像根豆芽菜。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尤其烦人的是每天那三餐饭,连哄带骗,每餐还吃不下半碗。带他去医院.结果一切正常。朋友建议,你老家在农村,何不发挥“优势”,送他下乡“带职锻炼”?我点头赞同,妻不放心:瞧孩子那么“苗条”...  相似文献   

20.
“唉。你猜田富那小东西今天猖狂地跟我说什么?”妻经常跟我唠叨一些她自己班级上的事儿.田富所在的初一这个班。妻是班主任,我教他们地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