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多数语法学家承认“莫”、“无”等词存在“无指代词”的用法,但也有人对此提出了疑议,他们认为无指代词的理论不符合古汉语语法结构实际,“莫”、“无”等实际上是“否定副词”。文章从语法功能上举例证明“无指代词”说是可以成立的,符合古汉语语法结构实际。  相似文献   

2.
郭锡良先生《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是对古汉语虚词进行个案研究的一篇力作,但文中对甲骨文、金文中“于”字用法的归纳还有可补之处。喻遂生师据此做《甲骨文介词“于”用法补议》,对甲骨文“于”字的用法做了详细的补充。对西周金文“于”的用法尚可做以下补充:“于”带谓词宾语;“于”引进时间;“于”字结构的状语用法;“于”字结构的连用。另附“于”的动词用法。  相似文献   

3.
从古至今,"岛-屿"就被视作一组同义词,但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却极少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通过将古汉语词汇中"岛""屿"二词进行同义辨析,对"岛""屿"二词在词义起源、发展及具体运用之间的差异作一个较为清晰的描绘,并据此对现代语言运用中二者的相关疑问作尝试性解答。  相似文献   

4.
古汉语造字取象的具体直观性和义理概括性,可以为考察古代民俗化历史提供科学而有价值的信息。在《说解字》中,巢部、穴部、一部、门部、囱部、土部、木部、片部等部首字群很多都与我国古代居住方式、建筑格局、建筑材料等民俗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同义连用是古汉语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同义连用现象也很多,我们可以通过对由其组成的双音同义复合词的词义和结构形式的分析加深对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牛河粱红山化遗址在选址和布局上暗合了“水”、“神”二字的字形结构。在甲骨、金的字形及徽识中都可以找到这种结构图形的衣钵,从此可以看出红山明与商及后世明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7.
1959年的庐山会议从纠“左”转向反右,根本原因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纠“左”;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估计;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总结经验教训,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君字的内涵和外延的演变及封建社会封君制度的变迁,从上层社会和民间社会的化互动中,可以窥见古代化变迁之一斑,其中乡君,县君之封始于三国曹魏,可纠《辞源》之误。  相似文献   

9.
陈立武 《师道》2007,(7):34-34
点击时下教育,什么词最为流行?不是“择校”,不是“公平”,不是“两免一补”,不是……最流行的当属“文化”一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全国斌先生关于动量词“回”与“次”的差异问题提出一些异议。我们认为:一、早在唐宋时期,动量词“回”与“次”就是一对近义词;二、强调[+过程]是古汉语“回”的功能之一,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某些方言中得以保留了下来;三、现代汉语共同语中“回”与“次”在称量对象方面没有什么差异,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用方面。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期,学者们运用西方逻辑理论和因明阐释中国古代名辩思想资料,虽然有种种缺陷,但发现中国古代有丰富的逻辑理论,开创了中国逻辑史研究之先河。  相似文献   

12.
《史记》是研究古代汉语与历史的必读之书,中华书局的校点本《史记》是学习研究最常用的版本,但其讹误也并不鲜见。本文就《史记》校点本的正文及注疏讹误、记叙对话中的称谓不当,以及文字标点的不当之处提出几处商榷,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古代文学课程是弘扬中国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窗口,是后人领略先贤们智慧结晶和深邃思想的门径.时代飞跃、学生需求、教学现状、教育改革等使得古代文学课程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因此,增强古代文学课程的时代性;师生角色转型;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是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西方传统逻辑讲谬误,主要指形式谬误;中国古代逻辑讲谬误,主要指实质谬误。中国古代逻辑中关于“说”的谬误,主要指非必然性推理的错误。由于在推理的过程中不知类,不明故或不知止,就会产生各种实质性谬误。古代逻辑学不仅分析了产生谬误的原因,而且分析了不同的谬误形式,这些探索和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思辩能力,防止逻辑错误。  相似文献   

15.
陈波的逻辑学著作《逻辑学导论(第二版)》为读者探究中国古代教育名著中所出现的逻辑错误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仅《论语》、《孟子》、《荀子》这三部中国古典教育名著,就分别出现了“因果倒置”、“论据与论题没有必然联系”、“论据不足”的逻辑错误。这些探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  相似文献   

16.
古代纺织品文物复制历来都是纺织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很容易发现辉格解释的现象。基于中国古代纺织品文物复制史,本文分析中国古代纺织品复制中历史的辉格解释之成因、意义、危害,提出在中国古代纺织品文物复制过程中保持历史的辉格解释与反辉格解释之间张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地下出土文献等古文字资料入手,结合传世文献对其在古代汉语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论述。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出土文献对我们准确掌握文字的含义、读音甚至对校正中国古代传世文献中的错误等都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8.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中有一些特殊音注,其所反映的韵母关系不同于中古以后语音的发展与演变。这些特殊音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保留了上古的地名、人名的读法;二是保留了古代域外译音的读法;三是关于通假字的读音;四是记录了古今、方俗之音;五是误注了音。厘清这些特殊音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和构拟胡三省《音注》的语音系统。  相似文献   

19.
道教文化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具有丰富的内容,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任学礼教授的"汉字生命符号"学说,认为汉字是生命的象意文字,源于生命,源于生殖崇拜。仅就任先生的论述而言,"汉字生命符号"学说有多处有悖于古汉语基本常识,同时其论证逻辑也有诸多疏误,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