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11月出版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张注洪教授的《中国现代史论稿》.全书约40万字,分为学科总论、专题探讨、学术述评、史籍研究、著述评析五大部分,所选文章都与中国现代史及其分支学科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学术指导和文献信息价值.通观全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特色:一、关注中国现代史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进程和学科建设情况,体现了作者规范学科发展的努力.该书的“学科总论”和“学术述评”部分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该书全面阐述了国内学术界有关中国现代史、中国工人运动史和中共党史的研究进程和现状,分析了各个历史时期研究的主要课题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注意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  相似文献   

2.
中共党史是中国政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好这门学科,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探索执政党建设规律、提高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而正确地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则是从事这门学科研究的必要途径.笔者认为在中共党史的研究过程中应该正确使用阶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作为一门隶属于历史学一级学科相对独立的新兴分支学科,其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目前正处于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学科体系建构的初始阶段。其中,关于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党史")与  相似文献   

4.
中共党史是一门科学性与党性高度统一的科学。中共党史课在高等师范院校政教系是作为政治理论专业课设置的。党史课教学不仅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内容,而且要使党史课成为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党史课的教育作用,科学地确定和合理地突出教学重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科学地确定教学重点,首先要明确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这是确定教学重点的主要的客观依据。中共党史作为一门科学有它确定的研究对象。它和中国革命史,中国现代史虽然都  相似文献   

5.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是国际共运史、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和共产国际结有不解之缘。研究共产国际,不可不研究中国革命。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在共产国际的战略格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样,研究中国革命,也离不开研究共产国际。离开了对共产国际的研究,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史就讲不清楚。长期以来,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这个课题,成为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人为地变成“禁区”。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学者解放思想,开始在这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上辛勤耕耘。随着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这门课程在  相似文献   

6.
中共党史是一门历史学科,应该遵循历史学的研究规范。但中共党史与现实政治又有紧密的联系,这是不能回避的。因此,处理好中共党史研究的科学性与政治性的关系,就成为这门学科实现良性发展的基础;创新是学科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前提,相比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中共党史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还有诸多需要创新的地方。同时,我们还应该密切关注国外学者与中共党史有关的研究动态和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7.
我校中共党史学科自五六十年代初建,80年代先后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与权;逐渐形成以中共党史学理论及党史学史、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现代化、毛泽东思想研究为支柱,在李大钊研究、五四运动与中共创建史研究、大革命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本主义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研究等多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学科;在全国中共党史学界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作为一门隶属于历史学一级学科相对独立的新兴分支学科,其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目前正处于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学科体系建构的初始阶段.其中,关于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党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国史")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人思想兴奋的焦点,在学科定位和归属方面,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重点方面,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方面,在研究的话语系统方面,其"区隔"究竟何在,有非常大的"仁智互见"的自由讨论和自由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9.
1923—1927年的《中国青年》是大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久、最杰出的革命报刊之一,它的创办发行与宣传,成就辉煌,留给了我们众多的历史经验。可是,我国学人对它的研究却十分薄弱。关于《中国青年》的研究,既涉及刊物本身,也包含早期党团思想政治、文化宣传等。对《中国青年》进行细密化的历史考察和论析,既可以丰富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等学科的内容,又可以进一步丰富共青团史、中国新闻传播史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0.
经过几年的探索,以《中国革命史》替换《中共党史》而作为高校学生的一门政治理论课和历史课,受到师生的欢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中国革命史》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有一些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才能逐步求得解决。一、认清学科性质,树立或转变教学观念认清《中国革命史》学科的性质,是树立或尽快转变教学观念的前提。我认为《中国革命史》是近现代中国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为争取民主革命的胜利,为走社会主义道路而革命的历史。它包括资产阶级领导的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它的研究对象,是近现代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进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因此,它是一门重要的政治理论课,又属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土地革命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教学中应有地位的问题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的教材和课堂教学中,对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讲得很少。文化大革命中,在林彪、“四人帮”的破坏干扰下,中共党史被肆意篡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的史实,被弄得面目全非。打倒“四人帮”后拨乱反正,近两年来,在一些讲义、教材和专题文章中已开始重视对土地革命的叙述和研究,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但对土地革命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教学中应有地位的问题,还有进一步强调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史是高校历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与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的课程。随着高校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国近、现代史分期不当,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滞后等问题更显突出。将现行的中国现代史并入中国近代史部分,将新中国建立后的历史明确为中国现代史,其积极影响将超越历史学学科领域。而深化中国现代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继续贯彻实事求是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问题研究的深入,中共党史史学史问题的研究也日益获得关注,丰富了党史学理论和方法问题研究的内容。周一平先生在这一问题研究上认为张静如先生等人提出的中共党史学史学科名称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应用党史史学史名称为好。在学科研究的对象、内容,学科性质、特点,学科研究的目的、任务、作用、意义,学科分期等问题上也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围绕着这些问题学界也有探讨。本主要就周一平先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就作一简评,并谈了学界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中共党史党建作为一级学科,应注重党史与党建的有机融合,合理设置研究方向,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党的领导和党建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学科建设要遵循守正创新、知行合一、大历史观和恰如其分等基本原则与要求,整体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高峻,1961年9月生,籍贯山东省郓城县,历史学博士。1979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本科学习,在胡华、彭明等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知名学者的传教下,逐步培养起史学研究的志向。1983年6月毕业后分配至福建师范大学马列教研室,任教《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等课,1992年5月转入历史学系讲授《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等课。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史论文书目索引》(以下简称《索引》)一书,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七十多万字的《索引》,由河南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编选、李光一教授主编。这是编者为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教学与研究提供的一本重要工具书。全书内容丰富、资料比较齐全、分类明确、编排有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极其复杂的人物。无论是中共党史,中国政党史,近代政治思想史,还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史、教育史,戏曲史,文学学等诸多学科都要涉及到他。而要研究中国现代的报刊编辑史,则更不能不研究陈独秀了。他主编《新青年》影响之广大、之深远,是空前的。毛泽东在《“七大”工作方针》一文中对陈独秀有过一个中肯的论价,他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  相似文献   

18.
王进 《华章》2012,(23)
进入21世纪,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这门学科的研究,是当今音乐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其中,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就有不少的学者参与到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范畴以及“重写音乐《的讨论,学者们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出了不少建议.本文主要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的研究范畴问题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9.
世界现代史是世界史学科中最年轻的一门。它的宗旨、内容、体系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作者依据自身多年的教研经历概述了该学科的发展,有助于对这门学科的研究与教学。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在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的一些论著中,总是说大革命时期的陈独秀,始终是反对农民运动,轻视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的;对陈独秀所说的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中有“‘过火’行为”一语,则指责为“站在地主资产阶级立场上对农民运动的污蔑”。本文就此提出不同看法,向大家请教。(一)陈独秀并没有否认农民运动的重大意义“陈独秀从来就轻视农民的革命作用,反对农民运动”。这似乎是无可置疑的结论了。可是翻开史料查证一下,却找不出确凿的根据。一些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论著,往往引证陈独秀在1923年写的《中国国民革命和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