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周进 《教学随笔》2008,(3):23-23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教学的新路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荣婷  叶临 《成才之路》2010,(12):19-20
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索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作为中学的一门课程,其作用日渐重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获得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掌握,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怎么获取信息、通过哪些渠道进行信息传输、处理和运用等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必须要将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奠基。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程改革后,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让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性和作用推动英语教学发展,还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促进学生英语能力和水平起着重要作用。一、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前提基础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一种基本能力,它包括信息能力,包括在认识、态度层面上的内容,我们称之为信息人所必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贺平 《广东教育》2006,(11):41-42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的发展.还要使学生明确与信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网络犯罪日趋严重的今天.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与基础课程整合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正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但如何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功能特点,科学而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基础课程的教学相结合、相融合,仍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的鉴别信息、创造性的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提高其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内容更新换代很快。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研发信息技术课堂中教与学的新策略、新模式,将每一堂课真正转变为培育学生信息素养的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达到全面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刘晶 《青海教育》2009,(9):91-91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赵瑞  赵健 《教学与管理》2007,(12):141-142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中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即要求信息技术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学数学教学实践的角度,探讨了现代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何跃 《考试周刊》2011,(25):178-179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并逐渐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果,是当今教育资源优化的产物,是中学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5.
万彩艳 《考试周刊》2013,(2):119-120
文章在对传统的体育技术课教学模式弊端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王留强 《考试周刊》2011,(10):142-143
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重要作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全面变革。在信息社会下掌握信息技术,具备信息素养是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目前在我国已广泛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目标就在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基本  相似文献   

18.
陈敏 《新课程研究》2009,(8):169-17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社会的到来。以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准,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整合是当前学科教学改革的一个分支。本文浅析了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整合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初步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解析重难点、有效复习、合作探究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玲 《成才之路》2011,(26):75-75
当今的学生要适应信息社会化的飞速发展,就必须培养以信息素养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能力,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形成能够在信息社会生存所必备的终生学习和持久发展的能力。而培养学生具有这种素养和能力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必须达到的一项历史性任务。为实现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研究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下面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探索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